濉溪县孙疃镇:建立网格化管护机制促进环境整治长效化

来源:孙疃镇发布时间:2023-01-04 10:56文字大小:[    ]背景色:       

人居环境整治必须持续开展、久久为功。为全力打造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管理有序的美丽宜居乡村,提升群众环境保护意识,濉溪县孙疃镇建立环境整治网格化制度,实行“门前三包”,织密环境整治网格,村村设立网格员、人人主动作为,把整治人居环境当成“家常事”,建立健全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

科学设置,织密包保网络。按照网格化管理要求,坚持因地制宜、点面结合、全面覆盖的原则,以村为基础网格,孙疃镇制定“镇干部包片、部门负责人包村、村干部包组、党员包户”四级包保责任制,划分责任区域、责任人和监督管理人员,实行定人员、定职责、定地段的“三定”保洁管理责任制。同时规定各包片领导为一级网格长,负责网格化统筹协调和督导工作;各包村干部为二级网格长,负责组织整治所包村各类环境问题;村干部为三级网格长,负责督促、指导、参与本社环境卫生整治;村网格员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具体工作,营造了“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人有责”的工作局面,创建了“党员示范干、干部带头干、群众跟着干”的人居环境整治新格局。全镇22个村按照自然庄分布共划分五大片22个村386个网格单元,全镇22个部门负责人分别包保一个村,386名村干部每人包保一个村民组,全镇1280名党员分别包保一户重点户,围绕人居环境整治开展党员活动及志愿服务。

完善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制定镇村网格化工作方案,围绕环境整治提升攻坚战任务,聚焦重点,进一步细化主攻方向、作战重点。主要围绕“清洁村庄环境、整治农户庭院、改善个人卫生习惯”三个方面开展工作:清洁村庄环境,实现“六清一拆”;村庄陈年积存垃圾是否清理、村内沟塘是否清理、农业生产废弃物是否清理、乱搭乱建乱堆乱放是否清理、废旧广告牌是否清理、无功能建筑是否清理;符合条件的农村危房是否拆除。整治农户庭院,实现“四净两规范”;农户院内是否干净、室内、厕所是否干净、房前屋后是否平整干净;生产生活物资摆放、畜禽养殖管理是否规范。改善个人卫生习惯,实现农村居民“四勤两参与”;农民是否勤洗澡、是否勤换衣,是否勤打扫、是否勤收拾;农民群众是否主动积极参与村庄自治、是否主动积极参与环境整治。

做实举措,力求工作成效。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程中,该镇结合各村实际,在村民小组内开展以户为代表的“人居环境每月评”活动。组织党员群众拆除了阻碍村庄道路的临违建筑和房前屋后的露天旱厕,营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浓厚氛围。创新开展“门前三包”工作机制、教育引导村民积极支持、主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党员干部带头利用废旧砖瓦在自家房前屋后建设“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小游园”,带动村民发展“庭院经济”,在增加收益的同时改善生活环境。有条件的村还充分利用村庄内空闲地建设公共绿地和景观标识、打造绿化美化节点,扮靓美丽乡村。

建立台账,确保整治到位。各级网格员加大巡查力度,重点对本网格内发现的乱扔垃圾、乱堆乱放、私搭乱建等问题进行劝导、整改,对卫生死角进行全面排查,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形成网格化监管体系。在日常巡查中积极查找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遇到力所能及的问题,网格员随即清理,发现较大环境问题,网格员第一时间上报,镇村联动处置,确保环境整治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留隐患,实现环境整治全方位、全覆盖、无缝隙管理。

细化考核,强化创建达标。镇纪委牵头对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进展和实效进行实时跟进和监督,促进党员、干部、群众不断提升和改进工作能力和工作方法,做到工作效率与实效并重,方法与过程并举。为扭转农户由“看戏”到“唱戏”,常态化开展“清洁卫生户”“美丽庭院”“十星级文明户”评比,引导农户全面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成为人居环境整治主力军。建立“日调度、周通报、月检查、季考核”机制,对各村自然庄采取随机抽查、专项督查等形式,密集督查调度,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年度村级考评重要依据,把工作成效与工作经费拨付挂钩,通过重罚重奖,撬动各村比学赶超热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