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冬季开学食品安全提示

2023-11-01 15:30作者:npz001来源:南坪镇文字大小:[ ]背景色:       

为做好2023年冬季学校食品安全工作,防范学校食品安全风险,预防食源性疾病发生,减少餐饮浪费,切实保障广大师生饮食安全,濉溪县市场监管局现向全县学校及广大师生作如下提示:

全面开展食品安全隐患自查

各学校要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严密防控学校食品安全风险。学校应当将食品安全作为校园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校长(园长)要树立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及时排查食品安全隐患。

重点排查以下方面:掌握食堂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和出行轨迹,落实晨检制度并做好记录;全面检查所有食品原料,重点是已开封使用的食品原料,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对食堂加工场所、就餐场所、设施设备、餐用具、饮水机和二次供水的蓄水池等进行全面清洁和消毒;要有自查记录和问题整改情况报告。

严格餐饮食品安全过程控制

学校要建立健全校园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制度,明确各环节、各岗位食品安全要求,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防控食品安全风险。加强人员管理。定期开展食品安全管理员和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并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健康监测和日常管理。加强食堂用水管理。各学校对食堂用水进行彻底检查、对供水管道进行清洗、消毒, 使用自备井和二次供水的学校请供餐前提交水质监测报告,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后才可使用,严禁食堂用水中存有污垢、油渍和异物等不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物质。落实进货查验制度。严格执行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规范加工制作过程。落实《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要求,保证食物烧熟煮透,生熟分开,加强备餐区域管理。中小学、幼儿园食堂不得制售生食、冷荤、凉菜、裱花糕点,不得加工制作豆角、鲜黄花菜、野生蘑菇、发芽土豆等高风险食品。严禁购买、贮存、使用亚硝酸盐。加强清洗消毒。在食堂重新启用前,对食堂环境卫生、设施设备和餐饮器具进行全面清洗消毒,餐用具使用后应及时洗净,餐饮具、盛放或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和工具使用前应消毒。每餐后对食品加工区域、就餐区域等场所进行清洁消毒,定期通风换气。严格食品留样。每餐次的食品成品均应留样,按品种分别盛放于清洗消毒后的专用密闭容器内,留样量不少于125g,并在专用冷藏设备中存放48小时以上,留样食品容器上要标明留样菜品名称、留样时间、留样人等信息,并作好留样记录。加强校外供餐管理。学校从供餐单位订餐的,在签订供餐合同前要对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的许可证照、供餐规模、运输设备、运输时间进行审查,确保食品安全。定期开展食品安全自查。开学后各校园要每周开展食品安全自查,对自查中发现的食品安全隐患要及时整改,自查记录表留档备查。

培养健康文明节约的饮食习惯

学生要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扎堆用餐,不光顾无证照的餐饮店、路边摊,不食用有风险或不熟悉的食物,不购买“三无食品”,提倡分餐和公勺公筷。尽量少食或不食以油炸、烧烤等方式烹饪的食物,做到低油低盐低糖,保持营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引导学生养成崇尚节约、厉行节约的良好习惯,自觉抵制铺张浪费,珍惜粮食,践行“文明消费、节约用餐”的新风尚。

加强冬季食源性疾病防护

冬季天气转凉,是诺如病毒等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尤其是诺如病毒,常在学校、幼儿园发生,且具有传播速度快、发病急、涉及范围广等特点。其症状通常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与食物中毒类似,不易辨别。但食物中毒不具备传染性,只有食用不洁食物的人才会中毒,治疗和防控方式也有很大不同。学校、幼儿园要加强食堂卫生管理,加强室内通风、换气,预防诺如病毒引发感染性肠胃疾病,保障广大师生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