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沟镇控辍保学的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
控辍保学中的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
农村中学辍学问题,仍然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它严重制约着九年义务教育发展实施,究其原因既有家庭的、也有社会的;既有学生的、也有学校的。确保中学在校生不辍学,逐渐降低辍学率,实施好九年义务教育,我们中心校主要从以下方面做好控辍保学工作:
(一)、建立联席制度,实行包校人员包保责任制
各包校人员全权负责所包学校此项工作,督促检查做好该校实施方案、总结的制定,教师宣传、家访的记录等工作。
(二)、提高质量,避免因学困、厌学而辍学
(1)加强常规管理。认真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全面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合理安排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体育锻炼时间、在校活动内容和家庭作业,不随意加深课程难度、增加课时、赶超教学进度或提前结束课程,落实“双减”。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组织作用,积极开展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2)加强特殊教育建设。做好送教上门工作,建好送教上门为补充的特殊教育保障体系,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
(三)、精准施策,避免因贫困而失学辍学
(1)精准确定教育扶贫对象。把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含非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烈士子女、孤儿、因病因灾或家庭发生重大变故或其他需要国家资助的学生等)作为脱贫攻坚重点对象,特别把残疾儿童、残疾人子女、烈士子女、孤儿、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留守儿童等作为重中之重,优先帮扶、精准扶贫,巩固提高扶贫成效。加强排查,摸清情况,按照“一家一案、一生一案”的原则制订扶贫方案,统筹各类扶贫、惠民政策,确保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
(2)全面落实教育扶贫资助政策。完善义务教育扶贫助学工作机制,认真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和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等政策。加大对残疾学生就学支持力度,对符合资助政策的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子女优先予以资助,建立完善残疾学生特殊学习用品、教育训练、交通费等补助政策。
(四)、强化保障,避免因上学远上学难而辍学
(1)统筹义务教育学校规划布局。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保障学校布局与村镇建设、学龄人口居住分布相适应。因地制宜通过增加寄宿床位等多种方式,妥善解决学生上学远等问题。严格规范学校撤并程序,充分听取群众意见,避免因学校布局不合理和学生上下学交通不便造成学生辍学。完善不能到校学习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制度。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及地方实际,切实处理好坚持就近入学为主与合理集中寄宿的关系。
(2)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加强统筹,完善寄宿制学校、非寄宿制学校办学标准,大力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
(五)、加强领导,狠抓控辍保学工作落实
(1)强化组织实施。切实做到控辍保学工作认识再提高、组织再到位、措施再加强,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完善控辍保学督导机制和考核问责机制,将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纳入对校长的目标管理和年度工作考核内容。
(2)开展专项督导。对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和巩固水平开展专项督导,把控辍保学作为责任督学日常督导工作的重要内容。建立控辍保学约谈制度和通报制度,实行控辍保学督导结果公告、限期整改和责任追究制度。
(3)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方式,加强法制宣传普及工作,提高全社会对控辍保学的认识。积极向社会和家长宣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办法》等法律法规,并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律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使学生依法维护自身接受教育的权利。完善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制度,在通知书中加入有关法律规定和违法追责说明,切实强化家长和适龄儿童少年的法律意识,营造适龄儿童少年依法接受义务教育的良好氛围。
开展专项督导。对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和巩固水平开展专项督导,把控辍保学作为责任督学日常督导工作的重要内容。建立控辍保学约谈制度和通报制度,实行控辍保学督导结果公告、限期整改和责任追究制度。
总之,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更要面向每一个学生。只要家庭、社会、学校、政府都行动起来,相信这一目标很快就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