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沟镇发挥“五老”力量助力基层治理

2024-08-15 17:04作者:wgz001来源:五沟镇文字大小:[ ]背景色:       

今年以来,濉溪县五沟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防范化解社会矛盾作为推进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成立“五老”工作室,探索“离退休干部党组织+退休教师宣讲团+村级关工组织”联动管理的基层矛盾多元化解机制,加快形成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  

筑牢阵地根基。五沟镇坚持党建引领,组织各村结合工作实际,统筹本地优势资源,加快推进“五老”工作室建设,把群众基础好、能力强、有威望、身体好且愿意奉献的“五老”人员邀请到队伍中来,发挥在矛盾纠纷化解、传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优势,为基层治理注入新活力。广泛凝聚合力,建成以党员为核心的“五老”工作室31个,志愿服务队伍37个、“五老”宣讲团29个,“五老”志愿者人数近1300人,实现镇、村、庄调解队伍全覆盖;开展各类宣讲活动,受教育青少年达7500人次。

 优化工作机制。加强“五老”人员业务培训,建立健全学习培训、交流互动、考评奖惩等各项管理制度,开展“五佳五老”评选活动,激发“五老”人员工作热情,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结合工作实际,定期召开“五老”人员、村“两委”干部座谈会,分析研判村级信访等各类矛盾形势,对个别疑难问题、村内调解不成的及时上报到镇,由镇建立台账,落实领导包案,明确责任单位和化解责任人,进行集中研判,推动妥善化解;推行综治网格与警务网格“双格融合”机制,建立网格驿站,依托“五老”开展维稳预警、调解纠纷、隐患排查等工作,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形成规范卷宗,足额兑现补助资金,信访化解率得到显著提升。


全力扶困助学。广泛开展“红色传承 童心向党”为主题的志愿者讲党史系列活动,“五老”人员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责任扛在肩上,结合自身经历,讲述红色故事,吸引1500余名学生参与其中。建立帮扶困境留守儿童台账,“五老”志愿者对533名留守儿童进行结对重点帮扶,通过社会募集救助资金、学校募捐等形式,筹集资金20多万元用于困难学生的救助资助,助力56名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打造特色品牌。坚持典型引路,注重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和工作品牌。在藕池村成立邻里和亲调解工作室,建立村情档案,运用道德、风俗、亲情的力量化解矛盾纠纷45起,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藕池村荣获安徽省科普示范单位、淮北市民主法治示范村。张圩村成立老候工作室”“老战士工作室”“道德模范工作室”“矛盾化解工作室,积极参与矛盾纠纷化解、人居环境治理、秸秆禁烧、安全生产宣传、防溺水宣传等工作。以点带面、以面促优,在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等工作中持续发挥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