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教育发展农村教育优先助推乡村振兴缩小城乡差距

2022-06-01 09:29作者:jyj001来源:濉溪县教育局文字大小:[ ]背景色:       

为进一步发展好乡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濉溪县教育局强化优先发展乡村教育,看力提升全县乡村教育教学质量,为实现全县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街向优质均衡发奠定基础。

一、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一是优先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需要,优先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任务,2021年用于校舍维修改造经费2640万元(中央资金1584万元、省级资金1056万元),智慧学校建设经费(县级资金)288.94万元,聚焦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补齐农村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短板。二是加快教师周转房的建设进度。在原来已建设548套周转房的基础上,县委县政府计划再投入3.5亿元,建设3500套教师周转房,确保乡村教师能安心教学,潜心育人,为乡村振兴做出应有的贡献。三是保留并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统筹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因地制宜,促进学校布局建设与人口流动趋势相协调美好乡村建设。四是加快智慧学校建设。我县现有公办乡村学校103所、城镇学校100所、教学点35所,截止到2021年,我县共投入财政资金4064.88万元,为180所学校建成智慧课堂教学系统,其中教学点28所,乡村学校101所,城镇学校51所,符合建设条件的教学点和乡村学校智慧课堂建成率达到100%,城镇学校建成率51%。

二、强化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一是提高乡村教师水平。在每年招聘的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的分配上大力向农村学校倾斜。二是强化乡村教师扶持力度。提高农村学校中、高级职称岗位数额的比例,确保乡村教师在评优、评模、晋级中优先;乡镇学校按标准优先配足配齐所缺学科教师。三是缩小城乡学校师资水平的差距。按照《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县教师“上挂下派”工作的通知》,充分发挥城区强校的辐射和带动作用,2021年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453人,有效提升了全县教育的均衡发展。四是继续落实2021年城区学校公开遴选乡村教师制度,打通乡村教师进城区学校的渠道,减少乡村优秀教师流失。2021年我县“上挂下派”教师及遴选教师共计93人,其中“上挂下派”82人,遴选11人。五是加大校干交流力度。2021年我县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交流46人,其中任满两届的16名校长全部交流轮岗,校长及教师交流均完成当年交流目标,城区和乡村校干轮岗制度形成制度化。

三、加大农村学前教育投入。一是提升村级幼儿园办园水平,规范自然村所属幼儿园优先建设,改善办园条件,配备玩教具,提供课程资源。二是压减民办幼儿园数量,通过集团化办学,关停不符合条件的幼儿看护点,加大对各乡镇中心幼儿园和公办独立幼儿园建设,2021年度新建公办幼儿园3所,投资2532万元,建筑面积8900平方米,新增学位数900个。三是加大对学前教育资助力度。2021年共资助2318人次,发放金额148.63万元(其中建档立卡1309人,资助98.18万元)。春季学前教育资助1240人,资助金额79.95万元。其中发放建档立卡脱贫户子女718人,资助金额53.85万元;秋季学期学前教育资助1078人,资助金额68.68万元。其中发放建档立卡脱贫户子女591人,资助金额44.33万元.

    四、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一是以濉溪县职教中心为基地,综合利用教育培训资源,灵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振兴培养专业化人才,扶持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等。二是采取社区培训、进校培训、实训培训等方式,对乡村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免费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