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事业发展主要情况】淮北市“十四五”教育事业

2023-06-19 10:43作者:jyj001来源:濉溪县教育局文字大小:[ ]背景色:       


 

 

 

 

一、“十三五”教育改革发展的成就与启示................. 1

1.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 1

2.教师队伍得到全面优化  2

3.教育改革实现多点突破....................................................................... 2

4.各类教育全面提档升级  3

5.教育人口集聚功能凸显  5

二、“十四五”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6

(一)“十四五”时期淮北教育改革发展的机遇............. 6

1.党和国家系列利好政策为教育改革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6

2.安徽整体融入长三角为淮北教育并轨快车道提供了便利条件 7

3.淮北新阶段高质量转型发展为教育事业拓展了发展空间    7

(二)“十四五”时期淮北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挑战.... 8

1.生产生活方式变革要求教育工作因变而变.................... 8

2.国际国内环境变化要求教育工作应变而变.................... 8

3.教育发展目标演变要求教育工作当变速变.................... 9

三、“十四五”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10

(一)指导思想.................................................................... 10

(二)发展原则.................................................................... 10

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10

2.坚持人民满意导向............................................................. 11

3.坚持新发展理念................................................................. 11

4.坚持优先发展..................................................................... 11

5.坚持改革创新..................................................................... 11

6.坚持系统观念..................................................................... 11

(三)发展目标.................................................................... 12

四、“十四五”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和项目............ 15

(一)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15

1.构建“五育融合”教育体系............................................ 15

2.深化德育改革..................................................................... 16

3.提高智育水平..................................................................... 17

4.增强体卫艺劳教育实效.................................................... 17

5.深入推进“双减”工作......................................................... 18

窗体底端

(二)推进区域基础教育快速协调发展......................... 20

1.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水平................................... 20

2.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迈上新台阶...................... 21

3.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 21

4.完善特殊教育体系............................................................. 22

(三)大力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和职业教育................. 23

1.推动中等职业教育提质培优................... 23

2.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品牌建设................... 23

(四)健全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 26

(五)推进区域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27

1.健全教育关爱体系............................................................. 27

2.规范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28

3.加强区域公共教育资源建设............................................ 28

(六)构建智慧教育新生态............................................... 29

1.建设智慧学校..................................................................... 29

2.构建智慧课堂..................................................................... 30

3.推进智慧管理..................................................................... 30

4.保证网络安全..................................................................... 30

(七)加强教育对外开放与合作交流.............................. 31

1.积极融入长三角教育一体化............................................ 31

2.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 32

(八)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育队伍.................................. 33

1.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33

2.持续推进教师管理体制创新............................................ 33

3.不断完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 34

4.大力加强教育管理干部队伍建设................................... 34

(九)完善教育评价导向功能........................................... 35

1.完善党委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体系........................... 35

2.完善学校评价体系............................................................. 36

3.完善教师评价体系............................................................. 36

4.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37

5.树立正确用人导向............................................................. 37

(十)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8

1.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38

2.加强校园安全管理............................................................. 39

3.探索多元参与教育治理长效机制................................... 39

4.推进教育督导机制改革创新............................................ 40

五、“十四五”规划的保障措施和实施路径................ 40

(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40

(二)夯实各方落实责任................................................... 40

(三)加大经费投入力度................................................... 41

(四)细化任务落实措施................................................... 41

(五)营造共抓落实氛围................................................... 42

(六)加强专项监测督导................................................... 43

 

 

 

 

 

 

 

 

 

 

 

 

 


 

淮北市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推进淮北教育现代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公共教育服务的需求,持续增强教育服务淮北高质量转型发展的能力,根据《淮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安徽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制定本规划。

一、“十三五”教育改革发展的成就与启示

“十三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和省教育厅有力指导下,全市教育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新发展理念,聚焦教育改革发展重点任务,开拓进取、进位争先,全市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教育格局面貌显著优化,较好实现了“十三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

1.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市、县区委先后成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强化了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认真履行“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职责,推动全市教育系统党建工作全面提升。选举产生第一届市教育系统党委,三区一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均为兼职党委委员,强化对全市教育系统党建工作的统一指导。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大力培树基层党建品牌。3所学校党组织入选“领航计划”市级示范库;2所民办学校党支部分别被评为省级、市级非公社会组织基层党组织示范点。开展树旗帜、立标杆活动,组建56支党员突击队,1500余名党员在疫情防控、文明创城、三进三联等工作中充分发挥一面旗作用持续从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全面开展专项巡察、督察,首次实现市直学校巡察、督察全覆盖。

2.教师队伍得到全面优化。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制度体系,制定出台《中共淮北市委 淮北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淮发〔201919号)《淮北市中小学校引进优秀教师暂行办法》(办〔201929号)、《淮北市教育系统实施信用“红黑名单”制度暂行办法》等文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先后组织开展“争做‘四有’好老师”、铸师魂、守师道、立师表”和“守教育初心、担育人使命、做师德表率”专题教育活动,把师德师风建设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作为教育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建立师德建设责任追究制度实施教师全员培训工程,通过集中培训、远程培训、校本培训三种方式,每年完成全市1.8名教师年度继续教育培训,每人24学时集中培训、24学时远程培训、24学时校本培训。实施名师培养工程,优秀教育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在各类教育教学比赛中,1名教师荣获全国特等奖,5名教师荣获全国一等奖,29名教师荣获全省教学一等奖,获奖比例位居全省前列。特别是2020年,参加安徽省第五届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我市8名选手,7人荣获省一等奖,获奖数量全省第一。

3.教育改革实现多点突破。密集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激发了教育活力,解决了不少长期以来应该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淮北市成功入选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全省仅淮北市、马鞍山市2市入选。编制实施《淮北市重点发展区域中小学布局规划(20202035年)》,在东部新城、中心湖带、高新技术开发区等重点发展区域规划新建、改扩建55所新城区学校。5所省示范高中试点试行自主招生改革,探索破除“唯分取人”的招生录取机制先后将原二职高改建为市一实小分部、原二中改建为市三实小分部、南湖路小学改建为首府实验小学分部、原工业学校改建为市二中东校区,盘活了闲置教育资源,缓解了优质学校学位总体不足和大班额问题。开辟人才引进绿色通道,解决了多年来优秀教师只流出不流入问题。探索公办中职教育与民办教育合作办学模式,在硬件设施、专业设置、德育教育等多方面开展合作。引进中国科培教育集团作为合作方,接收淮师大信息学院,转办为应用技术型民办高校,更名为淮北理工学院,解决了淮北市自办本科教育空白问题。完成淮北市卫生学校转隶,淮北市卫生学校由市卫健委划归市教育局主管,理顺了管理体制。将已闲置的安徽矿业职业技术学院东校区改建为淮北市卫生学校新校区,优化办学条件。

4.各类教育全面提档升级。全市幼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4.39%,比省定考核指标90%4.39个百分点;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94.87%,比省定考核指标80%14.87个百分点;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为54.7%,比省定考核指标50%4.7个百分点。义务教育适龄人口入学率保持为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8.01%,比省定考核指标95%3.01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4.1%,比省定考核指标92%2.1个百分点。3所学校评为全国文明校园,4所学校入选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 4所学校入选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示范学校,9所学校评为全国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 83所学校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烈山区被认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区);6学校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体育传统特色学校,3所学校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排球体育传统特色学校。

1淮北市“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主要指标一览表

(截至2020年底)

序号

指标项

2015

2020

1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93.36

94.9

2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94.8

98.01

3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91.16

94.1

4

初中毕业生升学率(%

95.44

96.57

5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10.04

10.33

 

 

 

 

 

 

 

 

5.教育人口集聚功能凸显。随着全市整体办学水平大幅度提升,淮北教育影响力和吸引力明显增强,教育发展吸引城市人口集聚的功能彰显,各学段在校学生数持续普遍增加。2020年度,全市各级各类学校(不含高校)在校学生总数为386294人,总体比2019年增加9512人。其中:基础教育在校生总数为361431人,增加8295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24863人,增加1217人。为淮北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教育力量。

淮北教育“十三五”时期取得的成就,为淮北教育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积累了宝贵经验。“十三五”时期淮北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最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坚持党的领导是教育健康快速发展的根本保证。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履行牵头抓总、宏观指导、综合协调等职责,研究淮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转设、淮北卫生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等重大决策,审议《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中小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淮北市引进优秀教师暂行办法》等重要政策性文件,协调召开全市教育大会,举办全市思政课教师培训班,推动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认真履行党建工作主体责任,确保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第二,深化改革创新是教育健康快速发展的内生动力。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不断破解教育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障碍。已经实施和正在实施的各项教育改革、系列创新举措,都为淮北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生机活力。第三,增进人民福祉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价值取向。一直大力推进的教育均衡发展、教育精准扶贫、教育教学改革、招生制度改革等等,都是为了提高教育公共服务水平,努力让每个青少年学生都能享受良好的教育,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都能实现个人的梦想和追求。第四,优化工作作风是教育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举措。网上问政、窗口建设、例行局务会制度、问题清单制、“争做四有好老师”师德师风专题教育活动等等,都是以加强全市教育系统作风建设为目标,从有问题的地方改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促进了教育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这些经验弥足珍贵,是全市教育系统实践的结晶和宝贵的精神财富,要在“十四五”时期新的教育实践中发挥作用并不断丰富发展。

二、“十四五”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淮北市新阶段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关键五年,也是淮北教育现代化全面深入推进,初步建成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五年。未来五年,淮北教育改革发展需要抢抓机遇、直面挑战。

(一)“十四五”时期,淮北教育改革发展的机遇主要有三个方面:

1.党和国家系列利好政策为教育改革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了教育“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重要战略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中共中央、国务院密集出台一系列教育利好政策,第一次专门面向教师队伍建设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第一次针对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出台《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第一次针对教育评价改革专门制定《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对加快推进

教育现代化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向世界展示了让14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教育的中国态度和中国方案。这些政策红利都将在“十四五”时期得到充分释放,激发教育发展内生动力,推进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2.安徽整体融入长三角为淮北教育并轨快车道提供了便利条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安徽省全域加入长三角,标志着安徽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由“全面参与”迈向“深度融合”。2020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成效。长三角各地市教育系统陆续达成一些战略合作协议,加强城市间优质教育的合作和联动。淮北市积极响应,在干部教师交流研修、职业教育合作办学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探索,为下一步深化与上海、浙江、江苏优质教育的合作交流、联合教研、结对共建等奠定了基础。

3.淮北新阶段高质量转型发展为教育事业拓展了发展空间。市委八届十三次全体会议提出,要奋力开启新阶段淮北更高质量转型发展新征程,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构建具有淮北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示范区。未来淮北将会有更多的新兴战略产业兴起,人才需求量更大也更加多样化,有利于推动职业教育结合长三角地区产业趋势和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对接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新职业等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需求,以既有专业为基础,通过合并、取消、更名、增设、超前规划,一体设计,确定本市各职业学校着力打造的优势特色专业,构建定位清晰、横向互补、纵向贯通、系统配套的职业教育专业体系。

(二)“十四五”时期,淮北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也有三个方面:

1.生产生活方式变革要求教育工作因变而变。伴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生产生活方式智能化、产业组织平台化、技术创新开放化成为时代的新特征,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成为战略博弈的核心。在这一背景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为所有人提供全纳、平等、优质的教育”“为所有人提供终身学习机会”已成为全球教育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动自觉。基于新技术的线上线下混合学习、跨学科融合学习和基于认知开展的深度学习已成为教育变革的窗口,未来教育发展的格局将随之深刻改变,必须坚持以新发展理念谋划教育新发展,创新教育组织形态,丰富现代学习方式,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2.国际国内环境变化要求教育工作应变而变。从外部环境来看,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爆发蔓延,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相互角力,国际教育、科技和文化交流遭遇逆流,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将更加尖锐。学校作为立德树人的主要场所、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必须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防范化解好重大风险,健全“三全育人”的体制机制,抓好思政课建设,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教育引导学生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从内部环境来看,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建立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加多样、更可持续发展、更为安全可靠的教育体系,需要建立能够充分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教育体系。

3.教育发展目标演变要求教育工作当变速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标志着我国教育进入了全面提质创新的新发展时代。但是,当前教育事业发展还存在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还不够健全,单纯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评价学校、评价教师的现象依然存在,考试招生、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学校考核等制度,依然没有很好地摆脱“五唯”的窠臼,学校减负、家庭增负,课堂减负、课后增负的问题依然突出。教育发展还不够不平衡,主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还比较严重,学前教育、职业教育依然是我市教育体系中的短板和弱项,民办园质量不高,幼儿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较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不够,招生难问题依然突出。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需要加快推进,教育系统干部队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抓治理的能力还不够强,法治意识和执法能力不足,学校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健全。这些问题,都是“十四五”时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拦路虎”,必须精准施策,全面解决。

 

三、“十四五”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立足“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战略高度,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教师发展核心能力、学校发展核心竞争力,以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为主线,以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为根本保证,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根本目的,抢抓新机遇、迎接新挑战、谋求新发展,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更好发挥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在淮北市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打造苏鲁豫皖四省交汇区域改革开放新高地和民生福祉更加厚实幸福城的实践中实现更大作为,为加快建设美好安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贡献更多教育力量。

(二)发展原则

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把党的领导贯穿教育工作全过程,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着力加强教育系统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学校教育管理全过程,牢牢掌握教育领域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把全市教育系统打造成最讲党性、最讲政治、最讲忠诚的领域,为教育现代化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

2.坚持人民满意导向。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问题,推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3.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在教育工作实践中具体化,全面落实到教育改革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推动教育内涵发展,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主动服从、服务于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4.坚持优先发展。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抓发展、谋教育就是谋未来的理念,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全市现代化全局中超前谋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工作需要,为教育保障奠定坚实基础。

5.坚持改革创新。立足教育市情,坚定不移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解决教育发展难题。加强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破除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重大改革开放举措,持续增强教育事业发展动力和活力。加强教育交流合作,积极融入长三角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6.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推动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城乡、区域和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抓重点、强弱项,补齐教育发展短板。统筹利用各种资源,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多元参与,共建共治共享,协同推进教育现代化。

(三)发展目标

2025年,基本构建起创新型开放式现代化高质量教育体系,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居于皖北领先地位。主动融入长三角教育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实现更高水平、更有质量的教育普及,全面构建更加优质公平的基础教育、更加适应新兴战略产业发展需求的职业技术教育、层次更加完备的现代高职教育、更加完善的特殊教育和更加灵活多样的终身教育,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高,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多样化可选择的优质教育资源更加丰富,市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学习型城市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更加完善。“五育并举”要求得到高效落实,德育工作整体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扎实有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常态化落实,爱国主义教育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新教材、新课程改革成效显著。学校体育固本行动取得实效,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中小学校美育课程刚性管理机制基本形成。劳动教育有效开展。三全育人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家校社共育”实验区建设形成特色鲜明的淮北模式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更加优质多样。学前教育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管理体制、办园体制和政策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普及普惠水平和科学保教质量进一步提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迈出新步伐,加快消除城镇大班额,逐步降低班额标准,相山区、濉溪县顺利通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区)国家级评估。高中阶段教育多样化特色化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普及与完成水平进入全省前列,城乡新增劳动力普遍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有效贯通,职业技术教育与社会需求契合度进一步提高。全面完成淮北理工学院建设。打造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骨干、特色专业。特殊教育实现学段衔接、普职融通、医教结合。

——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融通,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协调发展。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相互融合,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密切配合、良性互动。基本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引领与服务淮北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教育规模与结构更加合理,《淮北市重点发展区域中小学布局规划(20202035年)》高效落实,基础教育规模与城市人口发展、人才集聚、学位需求相适应,优质教育资源显著扩大,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残疾儿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能够平等接受良好义务教育;职业教育质量显著提升,适应城市转型、科技创新、产业升级需要。教育支撑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地位进一步凸显,作用进一步增强。

——新技术赋能教育作用更加凸显。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基本实现“三全两高”发展目标,即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学生,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推进智慧学校和智慧校园建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中得到有效应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供给能力不断增强,基本 形成涵盖各级各类教育学科齐全、内容丰富、优质可选的数字化资源体系。

——教育人才队伍建设水平持续提升。县(区)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普遍提升。教师培养培训和优秀教师引进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整体大幅度提升,教育人才梯队结构合理、配置均衡、通道顺畅、机制健全,优秀教师群体进一步壮大。

——教育对外交流合作更加广泛深入。加强与省内外、国内外优质教育的交流合作,基本形成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高层次的交流合作体系。重点推动实现长三角教育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基本实现长三角内教育合作交流常态化,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实验实训、科研攻关、项目孵化、培训服务等一体化发展;学校结对共建活动广泛开展,重点合作项目加快推进,与上海等大都市教育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教育治理新格局初步形成。教育管理体制和制度体系更加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教育管理信息化和决策施政科学化、民主化、精细化水平显著提高。现代学校制度更加完善,教育发展法治环境持续优化,教育评价考核更加科学,学校依法自主办学有力保障,教育 督导体制机制更加完备,政府、学校、社会多元参与、共建共享的教育治理新生态更具活力。

2淮北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主要目标

序号

指标名称

省 定

标 准

市 定标 

指标

性质

1

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

95以上

96

预期性

2

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

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96

预期性

3

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

55

56

预期性

4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99

99.5

约束性

5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96

预期性

6

初中毕业生升学率(%

95

98

预期性

7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区比例(%

25

50

预期性

8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

90

91

预期性

9

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比例(%

60

71

预期性

10

城市与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专人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之比

6:4

5.03: 4.97

预期性

11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全国平均水平

11.3

约束性

四、“十四五”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和项目

(一)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1.构建“五育融合”教育体系。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和科学的人才观,按照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求,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培养,加强学生综合素养培育模式创新,依托大数据平台,融通课堂内外、校园内外、网上网下、系统内外各类资源,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的区域教育体系,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坚决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唯分数”、“唯升学”倾向。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育人体系,把课堂教学作为培养人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改变教师灌输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学生自己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愿意学、乐于学、自主学。实施因材施教,给每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切实解决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负担过重问题。把德智体美劳等素质要素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整体和合力。

2.深化德育改革。聚焦德育针对性、实效性、亲和力和感染力,建构多元共治的德育课程体系。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八个相统一”要求,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强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扎实推进“家校社共育”实验区建设,打造“家校社共育”的淮北模式,实现育人无处不在。根据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学生年龄特征、认知特点,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科学设置具体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书记、校长带头走进课堂,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支持、鼓励、引导社会各界主动参与、鼎力支持思政课建设,推动学校思政课向社会辐射延伸,统筹学校师资优势和社会资源优势,建设思想教育实践基地。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学生品德、行为规范教育,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加强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等教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3.提高智育水平。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施教学,确保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业质量标准。坚持“零起点”教学,从严控制考试次数,优化考试内容,切实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抓住学科本质特征,着力培养认知能力,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促进思维发展,激发创新意识。坚持教学相长,鼓励教师精准分析学情,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更加注重因材施教。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注重保护学生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推进具有区域特色的青少年科技教育,加大青少年科技创新项目扶持,统筹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加强实验教学,建设书香校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升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全面宣传宪法、民法典等法律知识,深入开展参与式、实践式法治宣传教育。

4.增强体卫艺劳教育实效。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程,加强学校体育场馆综合开发建设,保障学生运动时间,引导学生养成锻炼习惯,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健全人格、增强体质、享受乐趣、锤炼意志,让学生“壮起来”。完善学校传染病防控、食品卫生安全防护体系。加强青少年视力近视综合防控,降低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育积极的心理品质。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加强和改进美育教育,开展面向人人的艺术普及教育,培育学生感受美、发现美、践行美的素养。推动学校艺术特色普遍形成。补齐劳动教育短板,创新劳动教育实践,强化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协同,探索建立“学校劳动规范化、家庭劳动日常化、社会劳动多样化”的培养机制,建设适应教育现代化要求的劳动教育体系。

5.深入推进“双减”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从管理上发力,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校内外负担,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分类明确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指导,及时做好反馈,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建立培训内容备案与监督制度,出台校外培训机构培训材料管理办法,强化常态运营监管,严格控制资本过度涌入培训机构,严禁超标超前培训,严禁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从事学科类培训,严禁提供境外教育课程,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从疏导上发力,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保证课后服务时间,拓展课后服务渠道,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从保障上发力,健全教学管理规程,优化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完善评价体系,严禁下达升学指标或片面以升学率评价学校和教师;深化高中招生改革,规范普通高中招生秩序,杜绝违规招生、恶性竞争;完善家校社协同机制,推进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建立“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开展全面排查整治,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依规严惩重罚。

专栏1 学生全面发展1+6促进项目

思政课创新行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统筹整合学校党的建设。将立德树人覆盖到课上课下、网上网下、校内校外,推进教学、管理、服务等部门协同联动,挖掘育人元素、建立责任清单、强化工作举措,共唱育人合奏曲。

德育融通行动。改进德育方式方法,开展喜闻乐见、入脑入心的德育活动。强化基本礼仪、基本规则、基本要求等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加强品德修养教育,强化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法治意识养成。

智育提升行动。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施教学,确保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业质量标准。加强青少年科技教育,统筹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加强实验教学,建设书香校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升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

体育固本行动。全面强化学校体育工作,强化对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测评。广泛开展校园普及性体育运动,定期举办学生运动会或体育节。开展好学校特色体育项目,大力发展校园足球,开展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活动,让每位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健全学生视力健康综合干预体系,保障学生充足睡眠时间。

美育浸润行动。严格落实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支持高雅艺术和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帮助每位学生学会12项艺术技能、会唱主旋律歌曲。广泛开展校园艺术活动。鼓励学校组建特色艺术团队,办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

劳动教育清单行动。落实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职业院校开设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不少于16学时。鼓励学校结合校本实际,突出校本特色,“一校一策”建立《校级劳动清单》。以“一生一单”形式与家长签订承诺书,建立《家庭劳动清单》,促进家校劳动教育联动。与社区建立《社区劳动清单》,开展社区志愿服务。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专栏2 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示范区建设

推进《淮北市普通高中育人模式创新及学校转型的实践研究成果推广应用工作方案(2020-2023》落实。在目标定位上,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教育改革总体部署文件的指导意见,借鉴具有新时代价值的成果经验,提升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开创新时代淮北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结合淮北实际,二次研究、开发、推广应用北京十一学校的成果,进行创造性转化。在北京市十一学校育人模式创新及学校转型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采用1+N模式(北京市十一学校+淮北市普通高中),在淮北市普通高中同步推进课程改革、课堂改革、教育评价改革、招生考试改革等。对淮北市省示范高中、普通高中、民办高中、农村高中等推广应用操作进行个性化指导。完善组织、经费等保障机制。围绕目标,聚焦任务,构建市、区县、校协同推进的联动机制,确保示范区与省对标,示范校与示范区对标。

(二)推进区域基础教育快速协调发展

1.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水平。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园,充分发挥公办园保基本、兜底线、引领方向、平抑收费的主渠道作用。加大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设力度,提高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学前教育中的占比,加强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幼儿园,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面向大众、收费合理、质量合格的普惠性服务。加强对幼儿园的管理与监督,实现幼儿园监管全覆盖,确保幼儿安全,不断提升科学保教水平。

2.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迈上新台阶。坚持以县(区)为主,着力区域推进,形成统筹规划、典型引路、严格标准、实事求是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深化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全面落实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教师编制标准、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实施义务教育学校薄弱能力提升工程,努力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资源配置均等化、办学行为规范化、教育教学优质化。落实《淮北市重点发展区域中小学布局规划(20202035年)》,完善新城区教育公共服务功能。合理有序扩大城镇学校学位供给,全面消除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问题。以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区)为抓手,高标准提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配置水平,推动相山区、濉溪县顺利通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区)国家级评估验收。

3.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深入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扎实做好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工作。主动对接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稳妥有序推进高考改革,继续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省示范校建设工作,重点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和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构建选课走班教学管理机制,实施行政班与教学班、班主任制和导师制有机结合的班级管理制度。继续实施普通高中改造计划,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完成淮北市第一中学新校区、淮北市烈山区华东师大港利实验学校、濉溪县南部次中心示范高中建设。积极实行普职融通,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机会。

4.完善特殊教育体系。扎实推进特殊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将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的管理有效纳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内部职责分工,加强全口径残疾人教育的统筹规划和工作安排。进一步加大特殊教育投入,建立特殊教育投入增长的长效机制。针对根据随班就读工作需要及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少、班额小、寄宿生多、残疾程度渐重、康复等专业服务需求迫切等特点,在编制结构中保证一定比例的特殊教育相关专业服务人员。

专栏基础教育1+4高质量发展促进工程

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工程开展学前教育普及行动,以县(区)为单位制定幼儿园布局规划,开展公办园建设推进行动,大力发展公办园,积极扶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合理确定幼儿园收费标准并建立定期动态调整机制,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加强对幼儿园的管理与监督,实现幼儿园监管全覆盖。规范办园行为,提高保教质量。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程建立学校标准化建设长效机制,保障城乡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配备等方面达到基本标准。提高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均衡配置县(区)域内校长教师资源,完善校长教师轮岗交流机制和保障机制。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和无校籍管理。加快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行动。推广集团化办学等办学形式,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进一步规范招生秩序。实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普遍开放服务。落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高乡村及薄弱地区义务教育质量。完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制度,建立健全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和反馈改进机制。

普通高中高质量多样化发展工程加强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工作力度。完善落实公办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制度。通过新建、改扩建学校等措施,基本消除大班额。实施校长课程领导力发展计划。完善科学的教育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加强学生发展指导,做好学生生涯规划,建立专兼结合的指导教师队伍,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指导机制。建设高水平普通高中,努力形成特色鲜明、育人全面的普通高中发展新局面。

特殊教育质量提升工程进一步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提高特殊教育保障能力。扩大以职业教 育为主的高中阶段特殊教育规模。支持各级 各类普通学校创设融合教育环境,加强融合教育支持体系建设。

(三)大力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和职业教育

1.推动中等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贯彻落实国家、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根据新时代淮北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高质量职业教育的要求,推动淮北市中等职业教育初步实现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格局的转变,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社会广泛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的发展方式转变,由职业学校一元培养向学校、企业深度合作多元共同参与的培养模式转变;落实国家颁布的中职教育办学标准,融合职业教育资源,通过“关停并转”实现职业教育达标升级,实现淮北市中等职业院校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整体提升。

2.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品牌建设。以提升高水平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改善高等教育办学条件,全面提升淮北市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研能力、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的水平。建设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打造在省内有一点影响力的本科品牌,支持淮北理工学院建设成省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应用型本科。支持淮北师范大学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和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支持淮北师范大学“双一流”建设和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一批学科专业能够进入国内一流行列,若干学科专业能够进入世界一流行列。

专栏中等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工程

办学水平提升工程。2022年前,全市中等职业院校办学条件全部达标,至2025年,校园校舍、教师队伍、教学设备等主要办学指标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区域内的中职学校全部达到B类学校的办学水平,并有不少于2所学校达到A类学校的办学水平;重点建设好5所中职学校和一批骨干特色专业(群);建设不少于3个省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3个以上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比例超过65%;建设3个以上省级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成1个省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积极推动安徽淮北技师学院设置为高等职业学校。

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完善专业体系,每年动态调整专业结构,优化职业院校专业布局,构建面向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的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系。紧密对接安徽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项目,根据淮北市产业布局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实施“一县(区)一校”示范建设、职教园区服务能力提升、区域职业教育融合发展、职业教育扶贫富民能力提升、校企合作协调育人、现代职业培训体系建设等工程。培育区域产业急需技术技能人才,建成区域产教融合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创新联盟和皖北职业人才高地。

产教深度融合工程。推动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中等职业教育,开展多形式的校企合作,初步形成企业、行业和社会优质职教资源广泛参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格局。推动职教集团建设,促进中高职衔接;进一步扩大“1+X”证书制度试点范围;进一步深入开展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学习成果转换工作;推广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新模式;与企业行业合作,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推动产教融合企业、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

 

专栏高等教育特色品牌建设工程

推动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按照科学定位、分类指导、多元发展、特色办学原则,不断增强学院核心竞争力。建设一批高水平的能够支撑区域核心经济、科技创新、就业的应用型专业群,形成“集群发展、特色发展”的专业群建设格局;大力发展“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完成学院二期建设项目,大幅提升学院办学硬件条件;实现1-2个优势专业(群)与本科院校开展联合专升本培养试点;坚持“双线并行、齐头并进”的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双主体”办学格局

支持安徽矿业职业技术学院办特色高校。坚持并不断创新和完善学院“双驱双轨”办学特色,保持特色专业和品牌培训两大优势,以特色求生存、促发展。立足煤炭行业人才培养基地,加强与淮矿集团的合作;扩大“大师工作室”、“人才技能培训基地”等品牌影响力,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落实企业办学的主体责任,力争学院建设达到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水平,专业建设达到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水平。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努力把学院建设成特色鲜明、管理规范、行业和省内知名的职业院校。

推动淮北理工学院建成一流应用技术型民办本科高校。校园建设方面,2022年,校园总占地面积达到1000 亩,达到“千亩校园”标准;学院总体规划校舍建筑面积共78万平方米。教师队伍方面,到2025年,专任教师规模达到650人左右,自有专任教师达到80%左右,自有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达到35%以上,“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达60%以上。专业建设方面,以互联网和工业智能为核心,重点发展工科应用型专业,同时做优做强特色的文、经、管、教育类等品牌专业,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建设。

(四)健全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

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建立渠道更加畅通、方式更加灵活、资源更加丰富、学习更加便利的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的终身学习体系,完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沟通衔接的机制。拓宽学历教育渠道,鼓励高等学校积极开展学历继续教育。鼓励学校和企业共同开发在线学习教育平台,精准推送定制化教育服务。建立健全全民终身学习的制度环境,完善招生入学、弹性学习及继续教育制度。完善终身学习服务平台,加强社区教育资源建设。鼓励各县区加强社区教育机构与城乡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站)的设施统筹、资源共享和服务联动。

建立健全社区教育办学网络。通过财政支持、社会资助等多种形式,扩大社区教育资源和学习场所。引导高等学校、职业学校、行业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社区教育。

专栏学习型城市建设工程

完善终身学习服务平台。健全市、县(区)、镇(街)、村(社区)四级社区教育网络,加强社区教育资源建设,引导职业学校、行业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社区教育。举办“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开展好“百姓学习之星”和“终身学习品牌项目”的评选活动。到2025年,全市社区教育机构覆盖率要达到80%以上,全市社区居民学习参与率达到85%以上,全市建成3个省级社区教育特色品牌。

加强继续教育。面向退役军人和武警官兵、进城务工人员、转岗人员、城镇化进程中的新市民、城乡待业人员、残疾人、农村实用人才等社会群体,提供多样化教育与培训服务。扩大群众公共学习资源,面向农村地区推进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书屋等学习场所建设。鼓励行业企业积极发展基于工作场所的学习,支持高等学校开展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端培训。至2025年,年完成各类职业培训5万人次。

发展老年教育。推进养教结合,创新老年教育体制机制,鼓励高校及职业院校开办老年大学,鼓励和吸引更多社会力量举办老年教育机构。建设老年远程教育网络,满足老年人多元学习需求。至2025年,创建省级老年教育特色品牌3个。

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广泛开展学习型镇(街)、学习型企业、学习型(村)社区、学习型家庭等各类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

(五)推进区域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1.健全教育关爱体系。实施困难群体精准化帮扶。为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提供均等公共教育服务,推进随迁子女入学待遇同城化,切实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强化家庭责任,鼓励父母取得居住证的适龄儿童随父母在工作地就近入学。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关注学生的营养和交通安全,全面改善留守儿童关爱教育条件。健全教育资助体系,完善幼儿园和高中阶段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适时调整资助标准,优先保障特殊困难群体。将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全面纳入生活补助范围。办好特殊教育,推进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全覆盖,全面推进融合教育,促进医教结合。

2.规范民办教育健康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修订后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和规范民办义务教育专项工作推进会精神,坚持支持与规范并重总体思路,进一步健全包括财政扶持、税收优惠、用地保障等的民办教育扶持政策。加强党的领导,以章程建设为抓手,推动民办学校党建工作有关要求入章程;以“双向进入”为抓手,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以课程建设为抓手,用强有力的思政教育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规范管理,重点强化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质量、财务、收费等方面的管理,纠正矫治不规范办学行为,持续激发办学活力,提高办学质量。

3.加强区域公共教育资源建设。聚焦教育公平性和均等性,加大政府公共财政对公益性教育资源建设和教育服务的支持保障力度,科学规划城乡学校布局,满足学龄人口教育需求。提升义务教育均等化水平,建立学校标准化建设长效机制,在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公共教育服务的优质均衡。坚持扩大增量,盘活存 量,完善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机制,稳步推进全市教育资源整合与优化,计划在东部新城、中心湖带、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濉溪县南部次中心等重点实施15所中小学校建设。

专栏教育重点建设项目

淮北理工学院、淮北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二期、市第一实验小学(南湖校区)、市第二中学(南湖校区)、绿金学校、市第五中学扩建,濉溪县南部次中心示范高中、濉溪职业技术学校,相山区凤凰新区学校、滨河学校、淮北师范大学附属相山学校、第二实验小学恒大校区、纺织中学新校区,杜集区沈庄学校改扩建工程、龙湖学校、高岳九年一贯制学校、杜集高级中学,淮北市第七中学改扩建、安徽师范大学洪庄学校、烈山区华东师大港利实验学校(幼儿园、小学、初中)建设等项目

 

 

 

 

 

 

 

 

 

 

 

 

(六)构建智慧教育新生态

(六)构建智慧教育新生态

1.建设智慧学校。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建设高速、安全、支持多业务的校园网,构建具有教育价值的、学生可感受的、可交互的、沉浸式的智慧校园数字环境。构建涵盖统一身份认证、授权以及日志记录等支撑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服务系统,提供“安全的”、“灵活的”基础服务访问接口,可支撑其他职能部门、区域、以及师生建设不同的业务或应用系统,打通“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应用和资源的“共享共创”。

2.构建智慧课堂。建设教育中心云、教育区域节点云和教育边缘云三级架构的5G教育云平台,覆盖全市所有学校,实现平台互通,教学资源、课程资源、学习资源、考试资源、教学科研成果、教学工具软件等资源共享。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推进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教育,形成泛在化、智能化学习体系,全面实现“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在中小学校的常态化按需应用。通过AI 大数据的收集,为区域、学校提供教学情况数据分析,并形成可视化、科学化、可量化的区域教育数据报告。让城市中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AI学服务;让城市中每一个教师都有自己的AI教服务;让城市中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AI家校服务。

3.推进智慧管理。建立教育“智脑系统”,统筹设计和建立市、区、校三级各学段教师和学生评价体系,实现全场景动态数据采集,形成覆盖基础教育各学科、各学段、标准化的校、班、师、生的教学质量监测图谱体系,实时生成多层级质量监测分析报告,促进市、区、学校有针对性地改进和提升教学质量。建成覆盖全市的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系统,实现市级、县(区)级、校级、年级、班级和个人的数字画像。通过教育“智脑系统”推进教育管理现代化,推动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

4.保证网络安全。加大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硬件及软件投入,建立高素质的网信队伍,提高学校各级领导作为决策管理者的网络安全意识和信息处理能力;建设高水平的网络安全技术队伍,引进或培养精通网络架构和开发的高级专门人才;在应用层面,各单位应配备至少1-2名既懂开发维护技术,又懂业务的人员,提高应用水平。

专栏师生信息化素养与能力提升工程

教师信息素养和能力提升工程。培养50名教育信息化中青年领军人才、100名适应智能化教育时代要求的校(园)长和1000名以上教育信息化骨干教师。将校(园)长和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和常态应用纳入职称职级晋升、绩效评价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学生信息素养和能力提升工程。构建从幼儿园、小学、初中到高中的信息技术学科和科学教育的整体解决方案和教学模式,建立青少年学生信息技术人才和科技创新人才贯通式培训机制。将人工智能和编程课程引入学校常识教育,积极探索基于学科的跨界融合教学,积极组织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类信息技术和科技创新竞赛与交流活动,把学生信息化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七)加强教育对外开放与合作交流

1.积极融入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加强干部教师培养培训方面的合作交流,通过组织校际互访、校长挂职、教师跟班进修、随班指导等活动,推进干部教师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发展。制定优秀校长、优秀教师培养计划,定期选派干部教师赴上海等名校跟岗跟班学习,选派校干参加长三角中小学名校长联合培训项目和教师校长领航工程项目积极参加长三角地区教育教学交流、培训与竞赛。定期邀请上海等地的教育名家采取专家讲座、专题报告等方式介绍先进管理经验、教育教学经验充分利用长三角中等职业学校一体化发展顾宏名师工作室,大力开展区域陶铝新材料、新型煤化工、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专业名师培育活动。广泛开展学校结对共建活动,鼓励我市中小学和中职学校与长三角优质学校“一对一”结对,开展全方位的深度合作。探索托管办学新模式,聘请长三角优质学校对我市薄弱学校实行委托管理,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完善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结合长三角地区产业趋势和淮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构建定位清晰、横向互补、纵向贯通、系统配套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体系。积极推进教研一体化,共享精品课程,共享优秀课堂教学案例。

2.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全面深化与周边国家、友好城市和友好学校的教育合作与交流,形成文化互融、经验互鉴、交流更加密切的新局面。积极推动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同走出去,共建一批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人文交流基地,培养一批“一带一路”建设急需的各类人才。

专栏长三角教育重点合作项目

扎实推进淮北工业与艺术学校与长三角职业院校合作办学,在人才供需、管理创新、成果转化、校企合作、就业创业等方面展开全方位深度合作;共同打造新的职教平台,推动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联合发展,完善我市中职教育的办学模式,助推淮北工业与艺术学校打造“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职教品牌校,全面提升我市职业教育质量和水平。积极引进长三角优质基础教育资源,为淮北基础教育资源注入新的活力,着力打造淮海经济区最具规模、高质量、现代化、有特色、有影响的品牌学校。加强智慧学校建设,积极融入长三角区域省级教育资源平台,实现教育资源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积极促进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协同发展,组织开展长三角地区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特色地方品牌创建活动。

(八)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育队伍

1.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实施新时代师德师风提升工程。加强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常态化制度化学习。引导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教师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创新师德教育方式,持续开展“铸师魂、守师道、立师表”专题教育活动。每年9月份开展师德建设月系列活动,发掘师德典型、讲好师德故事。挖掘淮北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建设具有淮北特色的师德教育基地。坚持把师德素养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职称(职务)评聘、岗位聘用和奖励表彰的首要参考依据,对违反师德师风行为“零容忍”。

2.持续推进教师管理体制创新。创新和规范教职工编制配置与管理,落实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加大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统筹配置和跨区域调整力度,在县域范围内建立年度动态调整机制。全面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区)管校聘”管理改革,建立健全县(区)管教职工编制、人员经费、岗位设置、交流轮岗,校管岗位聘用、绩效工资分配、考核奖励的新机制。推进义务教育教师交流轮岗,积极推动城镇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或薄弱学校流动,继续开展市直学校教师赴乡村或薄弱学校支教、县区乡村或薄弱学校教师赴市直学校挂职锻炼工作。创新中小学教师补充机制,规范新任教师招聘,加强优秀教师引进,做好定向培养乡村教师和公费师范生接收工作。规范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配备,建设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加强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完善班主任待遇提升保障机制。推进教师考核评价和职称评审制度改革,建立基于服务学生全面发展、符合中小学教师岗位特点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落实教师职称评聘制度,争取适当提高中小学中级、高级教师岗位比例。实行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完善教师退出机制。扩大职业院校用人自主权,健全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认定和考核评价制度。

3.不断完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完善教师培养培训机制,借助淮北师范大学在教师研训上的专业优势,搭建资源共享、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校地交流平台,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幼儿园“三位一体”的协同培养培训机制。统筹推进各级各类教师培训,丰富教师教育培训资源和形式,推动形成集教育、教学、研究、学习为一体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教师研训体系,促进教师终生学习和专业发展。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提升思政课教师专业素养,落实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轮训制度,培养思政课“种子”教师。持续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健全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机制,壮大职业院校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4.大力加强教育管理干部队伍建设。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实施学校内部推选、外部选派、竞争(聘)上岗、公开选拔(聘)等相结合的管理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健全校级管理干部梯队、青年后备干部梯队建设。加强干部管理监督,推进干部交流轮岗,落实澄清保护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政治生态。常态化开展校(园)长任职培训,确保中小学、幼儿园、中职院校新任校(园)长持证上岗。落实每5年一周期的校(园)长全员培训制度,有计划选拔优秀中青年干部赴长三角等发达地区或市内名校挂职锻炼,依托名校长工作室等平台,加强条块交流、实践锻炼、跟岗学习,提升教育管理干部管理能力。推行校(园)长职级制改革,推动校(园)长队伍专业化发展,培养一批省内著名、全国知名的教育家型校(园)长。强化任期管理,定期开展考核评价,健全激励与退出机制。

专栏10  新时代教师素质提升工程

实施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定期开展党支部书记轮训。推行“双培养”,将优秀教师发展为党员,在党员培养成优秀教师。健全师德培训、考核、激励、问责等长效机制,建立师德评价核心指标体系,构建完备的教师荣誉体系,建立教师诚信档案,落实“红黑名单”制度。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对师德师风失范行为“一票否决”。完善教师编制配置,全面推行中小学编制“周转池”制度,优先向乡村学校和缺编严重的音体美等学科倾斜。完善教育 人才队伍引进、聘用、流动机制,持续推进高水平 育人才梯队建设。统筹推进 干部、党员、教师研训一体化培训计划,完善名师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等教育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做大做深教育人才储备“蓄水池”。优化绩效工资实施方案,激发干部、教师队伍的工作活力。

(九)完善教育评价导向功能

1.完善党委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体系。把“改革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评价,推进科学履行职责”作为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首要任务,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完善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深入教育一线调研、为师生上思政课、联系学校和年终述职必述教育工作等制度。完善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根据国家和省级层面确立的评价内容和指标,结合实际进行细化,作为对县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的依据。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不得将升学率与学校经费分配、评优评先、工程项目等挂钩,不得通过任何形式以中高考成绩为标准奖励师生,严禁公布、宣传、炒作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

2.完善学校评价体系。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科学评价体系。加快完善各级各类学校评价标准,健全学校内部质量保障制度,坚决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素质等片面办学行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完善幼儿园评价,重点评价幼儿园科学保教、规范办园、安全卫生、队伍建设、克服小学化倾向等情况。改进中小学校评价,义务教育学校重点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保障学生平等权益、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营造和谐育人环境、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以及学业负担、社会满意度等情况,普通高中主要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情况。健全职业学校评价,重点评价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德技并修、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学生获取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毕业生就业质量、“双师型”教师(含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等情况。

3.完善教师评价体系。坚决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业绩考核、职称评聘、评优奖励首要要求,强化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考察,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突出教育教学实绩,把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作为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引导教师上好每一节课、关爱每一位学生,坚决克服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等现象。幼儿园教师评价突出保教实践,探索建立中小学教师教学述评制度,完善中小学教师绩效考核办法。落实中小学教师家访制度,将家校联系情况纳入教师考核。切实精简人才“帽子”,优化整合涉教育领域各类人才计划

4.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坚决改变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做法,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完善德育评价,科学设计各级各类教育的德育目标要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强化体育评价,逐步建立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将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作为教育教学考核的重要内容。改进美育评价,把中小学生学习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类课程以及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要求。加强劳动教育评价,实施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探索建立劳动清单制度,加强过程性评价,将参与劳动教育课程学习和实践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严格学业标准,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学业要求,严把出口关,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普通高中实行基于初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模式,推行自主招生改革。

5.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使用机制,努力扭转“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坚持人岗相适的用人原则,公务员招录、国有企事业单位招聘要按照岗位需求合理制定招考条件、确定学历层次,在招聘公告和实际操作中不得将毕业院校、国(境)外学习经历、学习方式作为限制性条件。用人单位要科学合理确定岗位职责,坚持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优劳优酬,建立重实绩、重贡献的激励机制。

专栏11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攻坚项目

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改革。完善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机构与运行机制,统筹领导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建立健全教育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

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改革。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教师发展核心能力和学校发展核心竞争力,完善各级各类学校评价标准,坚持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进一步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逐步形成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

考试招生评价改革。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义务教育探索试行“多校一区划片”入学方式,普通高中试点试行自主招生改革,稳步推进中高考改革。

开放多元教育评价改革。建立开放多元的教育评价体系,完善社会多元参与教育决策、监测、评价和监督的机制,支持第三方机构开展独立评价;发挥行业协会、学会等各类社会组织在教育评价中的作用。

(十)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建立健全教育行政管理清单制度,转变政府教育行政职能,提升政府综合运用法律、标准、信息服务等现代治理手段的能力和水平。全面推进依法治校,落实学校办学主体地位,稳妥有序扩大学校人、财、物、事的办学自 主权,提高学校自主管理能力,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健全学校依章程自主办学机制,切实发挥学校章 程在学校治理中的关键作用。提升民办学校内部治理和规范办学水平。探索建立行业企业广泛参与的现 代职业学校制度。健全教育法律实施监督机制,畅通多元监督渠道。推进法治校园建设,健全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健全学校学生及教师 的申诉制度,加强师生合法权益保护。加强普法宣传,开展“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征文比赛”等活动,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提升青少年法治素养。

2.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完善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长效化工作机制和校园周边综合治理专门机制.建立健全安全风险查找、研判、预警、防范、处置和责任“六项机制”,推进校园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加强智能安防工程建设,实现市、县区、校平台对接、数据交换、信息共享,加强对校车运行、校园管理的智能监管,提高治理效能。依托安全教育平台,整合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力量,构建“多位一体”新型校园安全教育模式。健全完善学校应急处置预案体系,明确职责,定期开展演练。健全完善校园欺凌预防和处置机制,加强学生欺凌和暴力行为早期发现、预防和处置。完善特殊群体保护机制,加强对困境未成年人的关爱保护。

3.探索多元参与教育治理长效机制。鼓励和支持各级各类学校开放办学,完善社会多元参与教育决策、监测、评价和监督的机制。推进家长、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学校治理的常态机制 建设。推进家委会、社区参与幼儿园、中小学管理和评价的试点,完善家 校合作共育项目清单,促使学校、家庭、社会互动工作标准化、优质化。建立完善政府综合评价、学校自评、同行互评、社会参评和学生综评的“五位一体”的评价模式。

4.推进教育督导机制改革创新。落实国家《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精神,系统推进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体系建设,深化教育督导报告、反馈、整改、复查、激励、约谈、通报、问责等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教育督导队伍建设, 促进教育督导专兼职督学队伍专业发展与工作水平提升。实施“智慧 督导”,加快建设教育督导信息化平台和学校督导评价信息资源库, 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每一所学校进行数字画像,促进督导工作 的科学性、针对性、精准性、实效性,增强教育督导的权威性。

五、“十四五”规划的保障措施和实施路径

(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建立健全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形成落实党的领导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面覆盖的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党组织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领导作用。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机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切实加强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统筹领导,及时研究解决教育重大问题,为教育排忧解难,不断深化改革,创造性推进教育现代化。健全各级各类学校党的领导体制,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强化学校党组织的政治功能,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实施“百年行动”为总抓手,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

(二)夯实各方落实责任。全市各级党委和教育部门党组织要切实履行好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党组织要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各县区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切实履行优先发展教育、重点发展教育的责任,按照本规划要求,加强组织领导,结合实际制定本县区规划,确保淮北教育现代化目标、任务和工程建设的经费及资源落到实处。市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能分工,主动履职尽责,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建立健全跨部门统筹协调机制,确保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各基层学校要结合实际,根据各自职责,制定实施方案,采取有效举措,落实教育改革发展任务。

(三)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巩固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优先落实教育投入,确保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制定各级各类学校生均经费基本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并建立健全动态调整机制。完善非义务教育培养成本分担机制,合理确定学费(保育保教费)、住宿费标准,建立收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科学规划教育经费支出,坚持“保基本、补短板、促公平、提质量”,经费使用进一步向农村和薄弱环节倾斜,实现区域教育公平。建立适应提高教育质量的教育投入机制,落实提高教师待遇政策,加大教育教学改革经费投入力度。建立覆盖教育经费投入使用全过程的绩效管理机制,注重结果导向,强调成本效益,硬化责任约束,管好用好教育经费。

(四)细化任务落实措施。建立重点导向的教育资源配置调控机制,统筹推动教育资源优先向各类困难群体倾斜,优先用于教师队伍发展、信息化建设等关键领域,优先确保义务教育,重点向学前教育、普通高中、职业教育等薄弱环节投入。精准实施重大工程项目和政策举措,加快重点领域的教育现代化进程。充分发挥基层特别是各级各类学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大胆探索、积极改革创新,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及时总结推广基层改革创新经验,以点带面、示范引领,通过教育综合改革系统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要聚焦社会关注和群众关切的突出问题,在更高起点、更宽领域进一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以改革精神和创新办法化解矛盾、破解难题。要统筹科技、教育、人才发展战略,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淮北新阶段高质量转型发展等重大战略,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城乡教育协调发展。要远近结合,分阶段实施,分步骤推进,一张蓝图绘到底,明确十四五规划推进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要区分轻重缓急,合理引导预期,分阶段落实未来五年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教育发展。要建立规划重点项目课题发布、研究、试点、总结、推广机制,确保教育改革创新取得新突破。

(五)营造共抓落实氛围。凝聚社会合力推进教育事业发展。搭建社会各界关心教育、建言教育、支持教育的平台,充分发挥社会机构、社会团体的积极作用,引导和鼓励企事业单位、社区、家庭和社会公众,多形式多途径参与、支持教育事业发展。通过全媒体广泛宣传发展教育对于实现中国梦和淮北转型发展的重要意义,加强规划内容的宣传解读,准确解读规划和相关配套政策,及时宣传报道教育事业发展重大战略举措和推进情况,定期发布教育改革和 发展动态,广泛宣传淮北教育现代化实践中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加强对社情舆情的分析研判,将民意及时反映到教育决策管理中,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主动参与教育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广泛传播科学的教育理念与方式方法,弘扬教育发展正能量,促进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树立淮北教育新形象。

(六)加强专项监测督导。建立教育发展监测评价机制,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推动依法治教,建立教育督导问责机制,健全教育督查制度,将教育现代化推进情况作为评价县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重要内容,加强督促检查。市教育督导部门定期组织督导评估,开展重点工作督查绩效评价,跟踪监测分析工作进展,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得准、落得稳、落得好。主动接受人大执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