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非遗薪火相传——淮北大鼓传承人又添新成员
“行礼、敬茶、拜帖......”,8月23日上午,濉溪县文化馆举行拜师仪式,淮北大鼓代表性传承人曹廷虎正式收徒袁媛。淮北师范大学、中国农工党淮北市委员会、市教育局、市文化馆、市戏剧曲艺家协会等单位领导和嘉宾受邀出席仪式。
“衣钵相传、师徒相继”,传承和发展是对非遗最好的保护。学徒袁媛在引、保、代师及见证人前向尊师曹廷虎行礼、敬茶、呈拜师帖,互赠礼物,在众人的见证下,正式成为曹廷虎老师的徒弟。整个拜师流程充满温情与庄严,仪式感满满。
“一腔一调道人间百态,一鼓一板唱千古兴替”,淮北大鼓是中国优秀传统曲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由运河渔鼓逐渐演变而来,经过了一代代艺人的创造和改进,加入了淮北当地民间音乐和小调,逐步成熟完善。淮北大鼓采用地方小调和戏曲剧种曲调,腔调高亢婉转,地方特色浓郁,语言诙谐幽默,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2006年被省政府公布为首批省级非遗项目名录,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
曹廷虎是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省级非遗项目淮北大鼓传承人、濉溪县戏剧曲艺协会副主席,他自幼跟随父亲学唱淮北大鼓,几十年来为发展、保护和传承淮北大鼓做出重要贡献。“淮北大鼓非遗传承人力量较为单薄,通过师徒传承方式壮大传承人队伍,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下去,是我的责任和使命,希望徒弟们可以勤学善思、弘扬工匠精神,不断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曹廷虎表示。
拜师仪式确定了师徒的名份和关系,也赋予了彼此责任和使命,是尊师重道、传承智慧的见证。“希望学徒们不负期望,通过师傅的“传、帮、带”,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技艺水平,尽快成长为推动非遗传承保护的中坚力量,为我县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濉溪县文旅体局副局长丁卫东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