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一汪清水共享幸福河湖
晨曦中,漫步在濉溪县濉溪镇乾隆湖景区,烟波浩渺、水光潋滟,惠黎阁、生态绿岛、重檐亭错落有致,景观树、花草和远处传来的清脆鸟鸣声,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现在的乾隆湖,环境是真好,我每天都要跑上一圈。”晨练的陈大爷竖着大拇指说。
近年来,濉溪镇党委、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按照“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的目标,部署推进河湖建设工作,探索河湖治理新模式,做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推动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2022年,乾隆湖荣获“淮河流域幸福河湖”荣誉称号,2023年又成功创建萧濉新河“安徽省幸福河湖”,使濉溪镇成为全县唯一建成“幸福河湖”的单位。
坚持河(湖)领治,科学优化布局。濉溪镇将辖区内河(湖)分为3个片区12个点位,由镇党政领导干部挂帅镇级河(湖)长,16名村级河(湖)长上岗履职。在实施河(湖)环境综合治理及生态修复的同时,根据原有水系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规划布局,打造河、湖、池、滩等丰富水体空间,将原来单一空间净化体系提升为多重空间套用的复合型净化体系。不断整合老城区与乾隆湖周边资源,实现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资源开发及土地资源利用有机融合,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空间布局。
坚持协同联治,筑牢宜游底色。根据河(湖)长制工作六大任务,落实“河(湖)长+检察长+河(湖)警长”工作机制,修订“一河(湖)一策、一河(湖)一档”方案,严格水域岸线空间管控,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开展“四乱”清理,全年清理湖泊垃圾136立方米,清理高杆植物、杂草1.5万平方米,改善了河道面貌,维护湖泊健康生命,助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截至目前,湖泊、河道水质始终保持Ⅲ类,投放各种鱼、贝等底栖生物,恢复河(湖)水生动植物的多样性,逐渐成为了大雁等候鸟迁徙栖息地,使治水管水、爱护河湖的新气象蔚然成风。治水筑景、依水筑梦的新局面进一步提高了濉溪镇水利风景区的新活力。
坚持全民共治,打造文旅精品。濉溪镇将河(湖)长制融入村规民约,借助“党员活动日”、“移风易俗宣传日”、“志愿服务入家门”等多种活动,积极开展爱护河湖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对河(湖)长制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对河道岸线节点绿化、堤岸局部改造、沿岸设置休憩广场、铺设游步道、湖面生态修复建设等,规划“一心二轴六分区”的景观结构,旨在实现生活与生态的完美融合,打造充满活力与动感的城市花园,使昔日的“黑金”变成了“绿金”,“绿水金山”变成了“金山银山”。自乾隆湖公园运营以来,不断深挖濉溪历史文化,以景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带动了濉溪文旅产业的发展,先后成功举办“濉溪乾隆湖灯会展”、“乾隆湖书画展”、“乾隆湖摄影展”、“红色记忆展”、“盆景艺术展”等文化旅游活动,仅2023年“十一”国庆假期期间,接待游客量超3.2万人。
荣耀属于过去,奋斗成就将来。下一步,濉溪镇将以此为新的起点,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忘治水初心、牢记河(湖)长使命,主动担当、真抓实干,使濉溪的河湖经得住远眺、耐得住细看,为淮北更高质量转型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