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2024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的通知

2024-04-26 10:47作者:ajj001来源:濉溪县应急管理局(县煤矿监督管理局)文字大小:[ ]背景色:       


濉溪县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

关于开展2024全国防灾减灾日

活动的通知

 

县减灾救灾委员会各成员单位:

今年512日是我国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 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511日至17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精神,按照省、市有关要求,现就实开展好我县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活动通知如下:

一、提高站位,充分认识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的重要意义

各成员单位要围绕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聚焦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树牢灾害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理念,聚焦教育和提醒各级干部增强底线思维、落实防灾减灾救灾责任,聚焦广泛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提高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周密安排部署,认真组织开展好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各项活动,营造全社会参与防灾减灾的良好氛围,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二、多措并举,深入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

各成员单位要结合实际,坚持传统和新兴媒体相结合、线上宣传和线下活动相结合、常规有效和创新有趣相结合,加大项目活动内容、机制和载体形式创新,不断扩大防灾减灾科普宣教覆盖面和影响力。

1通过举办展览、演讲、知识竞赛、防灾减灾公益讲座、现场咨询等活动,不断扩大防灾减灾救灾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广泛普及灾害风险基本知识和防范应对技能。

2、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手机短信、互联网等传播载体集中推送防灾减灾知识,在社区、学校、广场公园和大型商场等重点场所张贴悬挂安全标语、挂图,播放防灾减灾公益宣传片,发放印有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册等,全方位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升公众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3、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分级举办灾害信息员培训班,不断提高基层灾害信息员业务能力。

、强化预防,组织做好应急演练和防范应对准备

各成员单位要立足各种极端情况,组织开展有效管用的应急演练,磨合应急响应联动机制,提高应急指挥和处置能力。

1各镇(园区)、各有关部门按照实用管用的原则,结合本辖区、本行业领域风险隐患情况,全面评估和修订各类应急预案,形成一套覆盖全面、衔接有序、简明实用的应急预案一张纸体系,避免应急预案和实战处置两张皮、预案编而无用等潜在问题,做到看得懂、记得住、学得会、用得上

2、各村(社区)要全面总结 2023 年最小应急单元演练经验,结合当地风险隐患情况,从防震自救、防汛疏散、火灾逃生、灭火技能等演练科目中至少选取一项开展演练。演练要注重群众参与,突出应急疏散、紧急避险、信息报告,强化先期处置。

3、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各成员单位要结合实际组织开展一次应急疏散演练。重点防灾单位、中小学校要开展一次应急避险演练。

4、各镇(园区)要着力提升防范应对各类突发灾害的能力,有针对性做好应急物资轮换补充、设备维护保养,加大短缺急需物资配备,确保能及时有效处置灾情。

五、压实责任,科学高效应对处置各类自然灾害

成员单位深刻吸取近年来灾害防范应对经验教训,从最不利情况出发,严阵以待、严负其责,层层落实灾害防范应对工作责任。要突出灾害多发时段,加强预警性、苗头性信息收集分析,及时组织开展多部门联合监测预警和会商研判,提前发布预报预警信息,遇有险情,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提前果断转移避险,全力以赴做好应急抢险救援、救灾救助等工作。要强化灾情期间应急值班值守,严格落实领导带班、24 小时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等制度,时刻保持应急状态,确保一旦发生突发灾情险情,能够有力有序高效处置。

 各成员单位高度重视,周密部署,认真做好各项活动的统筹策划和组织实施工作,确保措施到位、效果到位。要注重总结宣传周活动的成效和经验,认真总结提炼防灾减灾活动成果。请于2024518日前,将活动总结、宣传图片(各镇、园区除报送本级开展活动外,还需汇总报送每个村、社区应急演练(参演人数不得少于30图片,图片注明具体村、社区名称报县减灾救灾办。

联系人:贾秀丽  联系电话:0561-6882070

  箱:ahhbjxl@163.com

 

附件:濉溪县减灾救灾委员会成员单位。

 

4426

 

附件:

 

濉溪县减灾救灾委员会成员单位

 

县委宣传部、县人武部、县应急管理局、县消防救援大队、县直机关工委、县发改委、县教育局、县科技局、县经信局、县公安局、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生态环境分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务局、县商务局、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卫生健康委员会、县审计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医疗保障局、县城市管理局、防震服务中心、县融媒体中心县科协、县红十字会、县气象局、县电信公司、县移动公司、县联通公司、县供电公司、各镇(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