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县教育局关于做好2024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

2024-08-27 15:40来源:濉溪县教育局文字大小:[ ]背景色:       


各中心学校、局属学校、民办学校:

为落实《淮北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24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淮教〔2024〕45号)精神,切实规范招生入学行为,现就做好2024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各学校要严格落实《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规定,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对于因身体健康等原因确需缓学的,其法定监护人应向所属镇(园区)政府或县教育局提出申请,获批准后方可缓学。切实履行好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法定职责,建立失学辍学适龄儿童少年工作台账,认真落实联控联保工作机制;适龄儿童少年未按《义务教育法》相关规定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要落实失学辍学学生劝返、登记和书面报告责任。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或造成辍学,情节严重或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二)严格执行免试就近入学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行“免试、划片、就近”招生入学原则,公办民办学校实行同步报名、同步开展录取、同步注册学籍。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不得以面试、面谈、评测等名义组织学生入学,确保公平、公正、公开确保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就近入学。

(三)合理划定学校招生范围城区、开发区义务教育公办学校由县教育局根据辖区内适龄儿童少年人数、学校分布、学校规模、班额规定、交通状况等因素统筹划定学区,下达招生计划见附件2、3),其他中心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划定辖区内学校招生范围。城区、开发区民办学校城区、开发区范围内招生其他民办学校原则上在本镇辖区范围内招生,各学校制定招生简章及宣传材料要经县教育局审查通过后方可对外发布。寄宿制学校要保障留守儿童住宿需求,落实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就学有关政策。各学校要自觉维护招生政策严肃性,认真落实招生计划,不得擅自扩大招生规模和招生范围,不得扰乱招生秩序。

(四)规范民办学校招生行为民办学校通过规定的网络系统报名,严格按照规定与公办学校同步报名、同步录取、同步注册学籍,任何学校不得提前或推迟招生。民办学校严格按照教育局下达的招生计划,在规定范围内招生。九年一贯制民办学校凡有濉溪户籍或房产的小学毕业生,可根据家长意愿选择直升的方式升入本校七年级就读,报名人数小于或等于招生计划的全部直接录取;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由县教育局通过统一系统实施电脑摇号入学。在摇号随机录取过程中引入公证机构参与,向监察部门以及学校家委会代表等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随机摇号录取结果由招生学校负责公布,未被民办学校录取的,可回原对应的学区公办学校报名。严格按规定控制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班额,小学、初中班额分别不得超过45人、50人。按国家规定消除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大校额。

(五)规范报名入学信息采集。进一步健全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登记制度,按照材料非必要不提供,信息非必要不采集原则,提前明确、广泛宣传报名登记所需材料、报名时间和办理方式。全面清理取消学前教育经历、计划生育证明、超过正常入学年龄等证明材料,预防接种证明不作为入学报名前置条件,可通过大数据查询或在开学后及时要求学生提供。应当采集学生基本信息、家庭住址及家长姓名、联系方式等必要信息,严禁采集学生家长职务和收入信息。信息采集工作应在招生入学时一次性采集,不得利用各类APP、小程序随意反复采集学生相关信息。严格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要求,逐步实现网上报名、材料审核和录取,切实为群众办事提供便利

(六)全面落实均衡分班要求。起始年级全面落实均衡分班要求,不得通过考试分班,不得设立或变相设立重点班和非重点班;非起始年级不得以升学为目的重新组建加强班、尖子班、升学班等。要严格学籍管理规定,一年级和七年级新生入学后,学校须在9月7日前为其注册学籍。新生入学后,学校采用电子学籍管理系统建立学生电子学籍档案。学生没有到校报到入学的,学校不得通过招生程序将其学籍注册成正式在校生,不允许挂靠学籍,不得招收人籍分离的借读生和无学籍学生,严禁出现人籍分离、空挂学籍、学籍造假等现象,不得突破招生计划或扩大班额;学校不得劝退或变相劝退已入学的学生。严禁学校借转学名义变相掐尖招生,切实做到“人籍一致”。

(七)严格执行收费标准。学校的收费必须按财政、发改、教育等部门核定的各项收费标准执行,不得自立名目另行收费,不得收取任何形式的借读费。享受义务教育保障资金的民办学校,应在收取学费时按照义保资金等额减免学费。对政府购买学位的义务教育民办学校,收费时按购买标准减免学生学费。

二、招生对象

(一)小学阶段:凡具有濉溪县户籍或房产且年满6周岁(截至2024年8月31日前年满6周岁)的适龄儿童,凭户口簿、房产有效证明等相关材料,在规定时间通过网上报名。学校在有空余学位的情况下,入学年龄可以适当放宽,但截至2024年12月31日须年满6周岁,不得超班额放宽年龄招收不足龄学生,对于放宽年龄入学,学校必须向社会公开,规范办理,公告办法、流程和入学年龄的截止时间。

(二)初中阶段:六年级全体毕业生

三、招生条件

(一)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应在户籍或房产所在地的区学校报名严格落实学区学位制度,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后,房屋所有权人在一个就学周期内不得发生变更,同一套住宅在一个学段内(小学六年、初中三年)只安排一名学生入学(同一住宅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除外)。

(二)尚未安置的拆迁户,需提供拆迁协议书、原有房卡、房产信息档案等原始证明材料,在原房产所在学区学校报名;已经安置的,在安置地所在学区学校报名。

(三)出生申报随父母落户在集体户的适龄儿童少年,其法定监护人本县有固定房产的,在房产所在地学区学校报名;法定监护人本县无固定房产的在户籍所在地学区学校报名。

(四)已入住新购房屋但暂未办理房屋所有权证需提供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备案的购房合同、正式销售发票或银行提供的按揭贷款证明材料;对于购买商品房由于开发商的原因未能按期交房的业主子女入学,以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备案的购房合同中房屋交付时间认定。

(五)人为挂户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法定监护人原户籍所在学区学校报名。无法确定适龄儿童少年实际住所的,以法定监护人户口簿、房产(房屋产权、土地使用证等)地址为准,在所在学区学校报名。

)对出生申报并随其父母一同(或单独)落户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同一户籍(即就学者户口无辖区外迁移、变动记录)且父母在本县无房产(提供证明以不动产登记中心档案信息为准)的适龄儿童少年,提供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房屋所有权证,可在其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户籍房产所在地入学。

)居住公房未参加房改、集资建房和自建住房未能办理房产证、且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双方在本县无其他住房(以濉溪县不动产登记中心信息为准),户籍地址与居住公房地址信息一致可在居住地所在学区学校报名。

四、报名程序

(一)报名时间

8月19日—8月22日进行网上报名

8月23日进行线下报名

8月24日—8月25日核查材料

(二)报名方式

815各学校向社会公布义务教育网上报名系统安徽政务服务网电脑端或皖事通手机端登录方式、开放时间、信息录入办法、服务热线、注意事项等,为学生及家长登录系统提供方便。各适龄儿童少年要在其法定监护人的带领下,登录“安徽省中小学入学登记服务系统”,填写报名信息、上传佐证材料并选报志愿学校,经审核同意后,凭录取通知书报到入学。

(三)报名流程

1.符合入学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由法定监护人在规定时间内登录安徽政务服务网(电脑端)或“皖事通”(手机端)上的“安徽省中小学入学登记服务系统”,按照相关要求录入报名信息、上传佐证材料。如线上报名不成功,法定监护人也可在学校公示的规定时间内前往报名学校进行线下报名,提交报名材料包括户口簿、房屋所有权证等相关有效材料的原件、复印件。

2.学校要对线上报名材料,在网上逐一进行资格审查,对需补充报名材料的要及时告知;对线下报名材料,要会同辖区派出所、不动产登记部门核查户籍和房产的真实性,采取入户调查,社区核查等多种形式,“一人一档”,逐一核对相关报名材料。发现造假者、不符合条件的,一律取消该校报名资格。报名结束后由学校向社会公布招生入学名单,接受社会监督。

3.各学校要将所有学生的入学材料复印件存档,作为学生的纸质档案材料。

4.各学校公示入学名单并发放新生入学通知书。

五、特殊群体适龄儿童少年入学

(一)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坚持以公办义务教育学校为主安排随迁子女就学,对于公办学校学位不足的,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安排在民办学校就读。随迁子女回户籍所在地义务教育学校就读的,各学校应依法予以统筹安排。全面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政策,根据《居住证暂行条例》相关要求,需要符合在流入地居住半年以上和有合法稳定就业、住所等规定要求。

无固定住房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由其法定监护人持本人的身份证、居住证(县外)、流出地政府证明、流入地政府证明、务工单位证明、租房证明、户口簿等相关有效材料,在网上向相关学校提出入学申请,若报名适龄儿童少年数少于本校学位余额,学校全部接收;若报名适龄儿童少年数超过本校学位余额,由学校在县教育局、县公证部门及家长代表的监督下,通过摇号方式确认接收对象并予以公示。未被摇号录取的适龄儿童少年,由县教育局统筹协调,安排在其他公办学校就读。经审批接受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结果,在学校显著位置公示,接收群众监督。

(二)残疾儿童少年

1.按照“一人一案”的政策落实好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为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建立学籍档案。招生入学前,各学校与镇(园区)民政部门积极沟通,做好辖区内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人数摸排统计工作,广泛动员残疾儿童少年入学。

2.推进残疾儿童少年融合教育,优先采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方式,就近安排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普通学校不得拒收残疾儿童少年入学。适龄聋哑儿童少年和重度残疾儿童由濉溪县特殊教育学校接收。对无法到校学习的重度残疾儿童提供规范、有效的送教上门服务,切实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的权利。积极宣传原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确保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不因贫、因残失学辍学。

3. 具有本户籍,经县级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认定,具有一定接受教育能力的义务教育阶段6—15周岁残疾儿童少年。法定监护人持残疾证、户口簿及所有材料的复印件等有关材料报名登记。

(三)城市低保家庭子女、原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无住房的城市低保家庭子女入学,需向现居住地社区提出申请,提供法定监护人及家庭成员的有效低保证明、无房产证明,报户籍所在地学区学校审核。学校调查核实、公示无异议后安排入学。

(四)其他特殊情况子女

1.在濉固定资产投资一亿元及以上的投资者随迁子女(外地户籍),由项目所在镇(园区)、县投资促进中心等部门出具证明材料,经审核通过后办理入学,并予以公示。

2.现役军人(含武警)子女,按照《淮北市教育局 淮北军分区政治工作处关于印发〈淮北市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实施细则〉的通知》(淮教〔2019〕99号)执行,并予以公示。

3.公安英烈和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子女,按照《安徽省公安厅 安徽省教育厅转发公安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英烈和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子女教育优待有关工作的通知》(皖公政治〔2018〕347号)执行,并予以公示。

4.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子女,按照《安徽省应急管理厅 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做好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及其子女教育优待工作的通知》(皖应急〔2019〕61号)执行,并予以公示。

5.其他符合上级政策要求照顾入学的,按照政策执行,并予以公示。

六、转学工作安排

(一)毕业年级不接收转学生。

(二)原则上非毕业年级学生转学需符合以下两个条件:

1.转学学生的户籍与法定监护人的户籍一致,户籍地址与房产证或不动产权证地址一致(简称“两个一致”,房产是指完全房产,需正式交房入住,不包含分割房产)。

2.转入学校有空余学位。

(三)8月25日前,各学校在学校门口公示栏公示学校空余学位,并办理转学登记;如没有空余学位则不接收转学;如转入人数超出空余学位,采取摇号的方式确定转学学生名单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招生有序。学校要认真贯彻国家、省、市、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有关精神,成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统筹开展好辖区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本2024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实施方案,同时报教育局备案。

(二)广泛宣传引导,增强服务意识。各学校要积极做好招生入学政策的宣传,确保学生、家长及时准确了解应知、须知的政策内容,帮助群众了解、认识和理解招生入学工作。主动对接学区内的幼儿园和小学毕业班,通过致家长一封信、家长会等方式,向学生和家长宣传招生入学的政策。报名期间要设置咨询台,安排专人负责招生咨询工作,及时向社会公布咨询电话,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做好政策解读,正面引导,努力营造招生工作良好氛围

(三)严肃招生纪律,严惩违规行为。各学校要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招生入学的十项禁令,在统一招生前,要通过学校公众号、公示栏等方式向社会统一发布招生计划、招生时间、招生方式、收费标准等信息,并设立招生咨询和监督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招生过程公开、公平、公正、平稳、有序。

对违规招生造成恶劣影响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严格落实公民办学校同步招生政策。民办学校的招生简章公开内容应包括学校办学情况、招生计划、收费标准、三个承诺(不提前组织学生报名或变相报名,不举行任何形式的测试、测评、面试、面谈或调查,招生入学不与任何培训机构挂钩)、办学特色等。民办学校不得拒收符合入学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得变相迫使学生放弃入学或转学;因违规招生被教育行政部门通报的,年检结果一律定为不合格等级,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核减招生计划,追回地方有关奖补资金;拒不执行改正的,依法依规处罚,直至吊销办学许可证;没有取得办学许可证的(含筹设期间)不得招生。

招生咨询电话: 0561-60760160561-6070271

监督举报电话: 0561-60891060561-6089171

附件:

1.濉溪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2.濉溪县2024年城区、开发区公办学校学区

3.濉溪县2024年城区、开发区公办学校招生计划

4.濉溪县2024年民办学校招生计划

 

 

2024年8月13

 

 

 

 

 

 

 

 

 

附件1

 

濉溪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

成员名单

 

 :郭慧慧 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副组长:   县教育局党组成员、督导室主任

牛忠礼 县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秦振华 县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张东岳 县教育局党组成员、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

  县教育局党组成员、县纪委监委驻县教育

局纪检监察组组长

周四喜 县教育局党组成员、党员发展服务中心主任

 各股室负责人中心学校、局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书记、校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教育局教育股,孟令健兼任办公室主任。

 

 

 

 

 

 

 

附件2

 

濉溪县2024年城区、开发区公办学校学区

 

按照相对就近、总体稳定、局部微调,确保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全部入学的原则,依据户籍住址、学校分布、学校规模、交通状况等因素,参照街道、路段、社区、地理位置等,将学区划为独立学区和交叉学区。其中交叉学区对应多所学校,由适龄儿童少年自主选择相应的学校报名。2024年城区开发区公办学校学区划分如下:

一、小学学区划分

A.独立学区

1.第一实验学校(小学部):1237国道(原202省道)以东,溪河路以南,虎山路以西,杏花巷以北;(2)国槐路以东,濉永路以南,237国道(原202省道)以西,银杏路以北。

2.第二实验学校(小学部):1)淮海路以东,闸河路以南,烈山路以西,浍河路以北;(2)烈山路以东,溪河路以南,符夹铁路以西,浍河路以北。

3.实验小学(本部):1)淮海路以东,浍河路以南,符夹铁路以西,汴河路以北;(2)虎山路以东,杏花巷以南,淮海路以西,汴河路以北;(3237国道(原202省道)以东,河路以南,虎山路以西,汴河路以北。

4.实验小学房庄校区:新濉河以东,汴河路及其延长线以南,符夹铁路以西,濉河庭院以北。

5.城关中心小学:(1)烈山路以东,沱河路以南,符夹铁路以西,溪河路以北;(2)烈山路以东,闸河路以南,龙脊山路以西,沱河路以北;(3)符夹铁路以东,沱河路以南,关帝庙巷及延长线以西,濉溪镇南地界以北。

6.城关第一小学:恒大名都小区。

7.城关第二小学:(1)关帝庙巷及延长线以东,沱河路以南,濉溪镇东地界以西,濉溪镇南地界以北;(2)老濉河以东,濉溪镇北地界以南,濉溪镇东地界以西,沱河路以北。

8.城关第四小学:1)龙脊山路以东,闸河路以南,老濉河以西,沱河路以北;(2)龙脊山路以东,濉河路以南,榕树路以西,闸河路以北。

9.城关第一小学西校区:1)淮海路以东,老濉河以南,符夹铁路以西,濉河路以北;2)烈山路以东,濉河路以南,符夹铁路以西,闸河路以北。

10.城关中心学校理想城校区(小学部):理想城小区。

11.新城中心学校教育集团西校区小学部(新城实验学校)1合欢路以东,郭小路以南,国槐路以西,岱河路以北;(2)王引河以东,郭小路以南,合欢路以西,小溪河以北。

12.新城中心小学:1237国道(原202省道)以东,闸河路以南,虎山路以西,溪河路以北;(2虎山路以东,闸河路以南,淮海路以西,百花巷以北。    

13.新城中心学校(小学部):1237国道(原202省道)以东,濉溪镇北地界以南,淮海路以西,濉河路以北;(2)淮海路以东,濉河路以南,烈山路以西,闸河路以北。

14.新城中心学校南校区(原卫校):1)国槐路以东,小溪河以南,237国道(原202省道)以西,濉永公路以北;(2紫薇路以东,小溪河以南,国槐路以西,银杏路以北。

15.开发区中心学校(小学部):1)合欢路以东,银杏路以南,国槐路以西,玉兰大道以北;(2)玉兰大道以南,237国道(原202省道)及新濉河以西。

16.开发区中心小学:王引河以东,小溪河以南,紫薇路以西,银杏路以北。

17.开发区杨楼小学:王引河以西的开发区区。

18.濉芜星城学校:濉芜星城小区、濉溪大市场、原向阳村。

B.交叉学区:

1.第一实验学校(小学部)与实验小学(本部):1)虎山路以东,浍河路以南,淮海路以西,杏花巷以北;(2237国道(原202省道)以东,杏花巷以南,虎山路以西,澥河路以北。

2.第一实验学校(小学部)与第二实验学校(小学部):虎山路以东,溪河路以南,淮海路以西,浍河路以北。

3.实验小学房庄校区与开发区中心学校(小学部):清水湾小区、润泽雅苑小区、安居佳苑小区、上城·濉河一品小区。

4.实验小学(本部)、开发区中心学校(小学部)、第一实验学校(小学部)和新城中心学校南校区(原卫校):国槐路以东,银杏路以南,237国道(原202省道)以西,玉兰大道以北。

5.第二实验学校(小学部)与新城中心小学:虎山路以东,百花巷以南,淮海路以西,溪河路以北。

6.新城中心小学、新城中心学校教育集团西校区小学部(新城实验学校)与新城中心学校南校区(原卫校):国槐路以东,岱河路以南,237国道(原202省道)以西,小溪河以北。

7.新城中心小学与新城中心学校(小学部)237国道(原202省道)以东,濉河路以南,淮海路以西,闸河路以北。

8.城关中心小学、城关第一小学本部、城关第一小学西校区与城关第四小学:符夹铁路以东,老濉河以南,龙脊山路以西,闸河路以北。

9.实验小学(本部)、开发区中心学校(小学部):清华园小区。

10.新城中心学校教育集团西校区小学部(新城实验学校)与新城中心学校南校区(原卫校):合欢路以东,岱河路以南,国槐路以西,小溪河以北。

11.第二实验学校(小学部)实验小学房庄校区和新城中心小学:王冲孜村、王冲社区。

二、初中学区划分

1.第一实验学校:1)237国道(原202省道)以东,溪河路以南,淮海路以西,五里郢桥以北;(2)国槐路以东,濉永路以南,237国道(原202省道)以西,银杏路以北。

2.第二实验学校:1)淮海路以东,溪河路以南,符夹铁路以西,濉河庭院及以北;(2)淮海路以东,闸河路以南,烈山路以西,溪河路以北;(3)虎山路以东,沱河路以南,淮海路以西,溪河路以北。

3.城关中心学校(本部):1)烈山路以东,闸河路以南,溪河路以北,符夹铁路以西;(2)符夹铁路以东,濉溪镇北界以南,老濉河以西,沱河路以北;(3)符夹铁路以东,沱河路以南,职教中心东侧路以西,浍河路以北。

4.城关中心学校理想城校区:1)县职教中心东侧路以东石板街以南,濉溪镇东界以西、浍河路以北。(2)符夹铁路以东,浍河路以南,濉溪镇东界以西,濉溪镇南地界以北。

5.新城中心学校:1237国道(原202省道)以东,虎山以西,溪河路以北;(2淮海路以东,老濉河以南,符夹铁路以西,闸河路以北;(3虎山以东,淮海路以西,沱河路以北。

6.新城中心学校南校区(原卫校):(1)紫薇路以东溪河以南,国槐路以西,银杏路以北; 2)国槐路以东,银杏路以南,237国道(原202省道)及新濉河以西,玉兰大道以北3)王引河以东,沱河路以南,237国道(原202省道)以西溪河以北。(4)紫薇路以东,岱河路以南,237国道(原202省道)以西,沱河路以北。

7.开发区中心学校:(1)开发区西地界以东,小溪河以南,紫薇路以西,银杏路以北;(2)开发区西地界以东,银杏路以南,国槐路以西,经济开发区南地界以北;(3)国槐路以东,玉兰大道以南,237国道(原202省道)以西,经济开发区南地界以北。

8.新城中心学校教育集团西校区(初中部):1)王引河以东,濉溪镇北界以南,紫薇路以西,沱河路以北;(2)紫薇路以东,237国道(原202省道)以西,濉溪镇北界以南,岱河路以北。

 

 

 

附件3

 

濉溪县2024年城区、开发区公办学校招生计划

类型

计划

咨询电话

 

第一实验学校

500

6070112;17756176270

第二实验学校

300

6070586;18356166712

城关中心学校

750

6864102;6864103

新城中心学校

500

6897800;18130696655

开发区中心学校

400

18130203081;13085071289

新城中心学校南校区(原卫校)

200

15156178689;18156196267

城关中心学校理想城校区

300

18156136608;18156136706

新城中心学校教育集团西校区初中部

300

181561366066821336

 

 

第一实验学校

300

6070112;19956181755

第二实验学校

300

6070003; 15212602279

实验小学

500

6881236;13965869610

实验小学房庄校区

200

2211869;15212609311

城关中心小学

300

6077626;13905619932

城关第一小学

300

18726901388;19956130608

城关第一小学西校区

200

19956130601;19956130605

城关第二小学

200

6066901; 18119839569

城关第四小学

300

18156136779;18130212888

新城中心小学

300

6891508;18956138718

新城中心学校小学部

300

6897873;18130696567

新城中心学校教育集团西校区小学部

(新城实验学校)

600

177561681576821338

开发区中心学校

300

6872270;13856188200

开发区中心小学

200

6872281;15309619119

新城中心学校南校区(原卫校)

200

18895416012、18130696516

濉芜星城学校

100

13965889019

杨楼小学

50

13085071289

城关中心学校理想城校区

100

6863196;18156136608

 

附件4

濉溪县2024年民办学校招生计划

序号

学校

辖区

初中计划

小学计划

招生咨询电话

1

广文学校

城关

100

30

小学:15856162066

初中:15856169836

2

幼幼小学

城关

 

30

13956480298

3

濉河小学

城关

 

40

13615613100

4

口子实验学校

新城

300

90

小学:685501918095617675

初中:685519017856115306

5

濉河路学校

新城

90

30

685056113615613100

6

龙华学校

开发区

500

90

小学:6063338;13856110919

 初中:606313713856100921

7

民生学校

开发区

100

30

 小学:606990018456119703

 初中:606990018856161817

8

杭淮学校

开发区

45

30

 小学:608806615309616088

 初中:608806613329116800

9

兴华实验学校

开发区

90

30

 小学:609809818130223957

 初中:609809818130223908

10

英才学校

开发区

30

25

 小学:750388818505613866

 初中:750388815856163598

11

建元学校

韩村

90

30

13515611628

12

鼎力学校

百善

45

30

682688815656117723

13

运河小学

百善

 

0

728808713696657668

14

慧康学校

岳集

45

30

787612413966133221

15

汇佳学校

五铺

90

30

729977718726929391

16

育新小学

双堆

 

30

18956143388

17

圣安学校

杨柳

90

40

1373185988813696600900

18

龙海学校

南坪

45

0

703499915161225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