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县应急局救灾和物资保障方面2024年度工作总结和2025年度工作计划

2024-12-27 15:50作者:ajj001来源:濉溪县应急管理局(县煤矿监督管理局)文字大小:[ ]背景色:       

今年以来,救灾和物资保障股在局党委坚强领导下,在市局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以及“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和上级各项决策部署,紧密围绕全年工作目标“整体部署,分阶段安排”,救灾工作稳步有序开展,灾害应对和应急保障能力有效提升。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作用

全力推动减灾救灾委自然灾害应急处置统筹协调作用,依据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重点加强应急、农业、水务、自然资源、气象等涉灾部门的灾害信息共享机制、灾情会商机制以及任务分担机制。同时在应对自然灾害以及极端天气过程中,县、镇、村三级在灾情核查统计、应急救助等重点环节中步调一致,自然灾害救援救助工作有序开展。今年以来,应对自然灾害(低温雨雪冰冻灾害)1次,与农业、水利等部门以及相关镇(园区)进行灾情研判、调度共计10余次。

(二)进一步增强灾情信息应急处置和救助能力

灾情核查应急救助方面:今年2月份我县遭受两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侵袭。针对灾情,我股立即组织并指导各镇园区开展灾情核查统计上报工作,此次灾情共造成我县4654人受灾,大棚作物受灾365.5公顷,大棚倒损3734个,工矿商贸厂房大棚倒损21743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6428.2万元。针对灾情,我县积极争取省级救灾救助资金149万元,共救助2856户4927人。受灾困难群众冬春救助方面:按照省市相关要求,9月份下发了《关于开展2024-2025年受灾群众冬春救助工作的通知》以及实施方案,召开了全县受灾群众冬春救助工作部署暨业务培训会,全面开展受灾困难群众冬春救助摸底排查工作。12月18日,根据中央、省级自然灾害(冬春救助)资金拨付文件,研究制定资金分配方案,与财政局联合行文下达资金59.7万元,确定救助对象约为2322户3780人。

(三)进一步提升灾害信息员业务能力建设

为切实增强全县灾害信息员面对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下发了《关于举办2024年全县灾害信息员培训班的通知》,此次培训对镇、村级灾害信息员分五场次,采取请上来、走下去、镇级集中、村级分片的方式进行培训。全县镇、村级灾害信息员(A、B岗)共计505人参加了培训。

培训就自然灾害灾情信息报送主体责任、报送时限渠道、重点指标解释以及救灾救助资金管理使用等方面作了具体的分析讲解。通过培训,进一步明确了灾情报送工作的责任和要求,有效提升了灾情应对和科学处置的能力,提高了全县灾情信息报送的业务水平,为今后的灾情报送工作中更加准确、及时、有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进一步强化自然灾害救助资金监管

为进一步加强救灾资金的监督管理,充分发挥救灾资金效能,确保受灾群众基本政策落到实处。2024年3月13日接到中央、省应急生活救助资金下拨文件后,我局于3月15日召开党委会议,研究制定救灾救助资金分配方案,下发了《关于下达2024年省级自然灾害救灾(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救灾救助)资金的通知》。2024年8月30日下发了《关于开展2024年度自然灾害救灾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督查检查的通知》,采听取汇报、查看资料、入户调查的方式对各镇(园区)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开展了检查。共抽查6个镇30个村100余户。截至目前,迎接省、市关于救灾资金检查3次。其中省应急厅对自然灾害救灾资金(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救灾救助)检查1次,市应急局2次。

除以上重点工作外,我股还完成了市减灾救灾委员会和防震领导小组对我县的年终考核迎检;县人大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调研;应急救灾物资的维护,数据的填报;以及对全国自然灾害报灾系统、国家自然灾害救助资金管理系统、全国灾害信息员管理系统、省防灾减灾救灾管理系统、财政惠农补贴资金防控预警和“一卡通”系统、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系统共7大系统的填报、更新、测试、维护等日常工作。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基层救灾救助物资保障能力不足。目前,我县各镇(园区)虽都设置应急物资储备库,其物资主要以防汛救援防火等物资为主,但生活类物资有的镇象征性的购买一些,有的就没有,基本满足不了对应灾情的需要。其原因主要是我县常年灾害主要以低温雨雪冷冻,风雹、内涝等灾害为主,这些灾害主要对农业设施、工商贸设施、种养殖业、家庭财产等造成损失,一般不会出现转移安置群众。这样会让我们思想上麻痹不重视,如果遇到地震、洪水、极寒天气等特大灾害,再有雨季河水上涨堤坝垮塌等情况,这些灾害的发生势必会出现大量的转移安置群众。这就要求我们要具备:①能迅速启动且符合居住条件的综合性应急避难安置场所;②及时提供所需的生活物资;③畅通物资来源渠道等等。

2.基层灾害信息员综合业务能力不足。目前,我县县镇村三级灾害信息员(A\B岗)共505人。因镇村级特别是村级灾害信息员文化程度低,学习能力差,有的村存在临时人员,另外灾部门人员调整、考公务员等原因人员流动性大,新进人员对业务熟悉期较长等原因,造成灾情信息管理和救助等工作质量差。

三、2025年工作谋划

(一)持续加强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建设。紧紧围绕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和新时代防灾减灾救灾新要求,不断细化、完善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完善部门之间协调、信息共享机制;落实防灾减灾救灾经费保障和分担机制,强化救灾资金监督管理;稳步推进应急指挥体系建设,完善配套设施设备,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中、功能完备、保障有力的防灾减灾救灾设施体系。

(二)着力提升突发自然灾害处置能力。进一步完善救灾准备、灾情管理、应急救助、灾损评估、恢复重建等相衔接的自然灾害救灾救助机制,明晰救灾责任、规范灾情报送;完善灾情核查会商机制,规范灾情信息报送,不断强化自然灾害救助工作能力。

(三)不断增强应急物资储备保障能力。完善救灾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和储备模式,推进县镇村救灾应急物资储备库(点)建设,拓宽救灾应急物资协议供货渠道,加大救灾应急物资购置经费,不断丰富救灾应急物资储备品种和数量,确保灾害发生后及时将救灾应急物资运达灾区。

(四)大力推动灾害信息员能力建设。广泛开展镇村级灾害信息员业务培训,拓宽培训方式(采取以会代训、集中培训、网络测试等),细化培训课程,以提升全全县灾害信息员在灾情核查、评估、报送等灾情管理能力,达到在灾情报送方面更加准确、及时、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