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回应】科普丨“烟花消毒”与伦敦烟雾事件

来源:淮北市濉溪县生态环境分局发布时间:2023-01-19 15:12文字大小:[    ]背景色:       

“今年过年能放烟花爆竹吗?”“多地调整燃放政策,离‘禁燃令’松绑还远吗?”在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人们熟悉的烟火气回来了。灯火阑珊的夜市街巷、绚丽多彩的喷泉灯光秀......新年的“氛围感”再次拉满!而“报复性”放烟花、“花式烟花秀”等危险行为及其引发的骚乱与事故也引发了网络热议。

过完元旦,年味离我们越来越近,过年期间能否燃放烟花爆竹成为很多人关注的问题。在“要年味不要火药味”“烟花易冷,安全常在”的声音之余,又有人借防疫的“东风”,提出“烟花消毒”的言论。疫情三年来,燃放烟花爆竹能够防疫的声音时有出现。

事实上,燃放烟花爆竹不仅不能“消毒”,反而危害健康!传闻称烟花爆竹里面的硫磺及其燃放产生的化合物是空气消毒剂,还可以有效杀灭靠呼吸道传染的细菌病毒。其实,烟花爆竹里面的硫磺燃放后就会转化为二氧化硫或硫酸盐,并不存在有硫磺消毒一说。而高浓度的二氧化硫进入呼吸道,会阻塞在上呼吸道,在人体的口腔、支气管黏膜上形成具有腐蚀性的亚硫酸、硫酸和硫酸盐。造成眼灼痛、流泪、流涕、咳嗽,甚至会有呼吸困难、胸闷气短、胸口疼痛等症状出现,引起或诱发支气管炎、气管炎、肺气肿等疾病。

那么“烟花消毒”的说法究竟从何而来呢?笔者“考古”发现,早在2020年,便有一篇阅读量达10W+的“神文”——《面对不明病毒,重提解禁烟花爆竹!》流传于网络。“神文”所说的“二氧化硫变硫酸形成空气消毒剂”让人不禁联想到20 世纪十大环境公害事件之一——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5至9日,英国伦敦上空连续五天烟雾弥漫、聚积不散,历史上称为伦敦烟雾事件。英国卫生部在1953 年的报告中称,总共有 3500—4000 人死于这场烟雾,大约是平时死亡率的三倍。烟雾事件是在极端不利的气象条件影响下,空气污染突然加剧,引起成千上万人出现呼吸系统疾病症状,使数以千计的患有肺部疾患和心血管疾患的人及年迈体弱者病情恶化或急性中毒死亡。烟雾事件的罪魁祸首便是二氧化硫和烟尘。当时,伦敦当地每天向空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硫达到370吨,使得伦敦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含量达到500-900微克每立方米。


烟雾事件的后续影响是紧随其后的流感。英国卫生部在报告中称,1952年12月20日以后超出正常死亡人数的 8625 人中,有5655人死于流感。显然,“二氧化硫变硫酸形成空气消毒剂”的方法在当时的伦敦流感疫情面前毫无用处。

时至今日,没有证据表明“二氧化硫变硫酸形成空气消毒剂”,燃放烟花爆竹可以祛除新冠病毒的论断更是无稽之谈。年终岁尾,人群跨区域流动性明显增加,而每年1月恰也是流感发病高峰期,老人、孕妇、儿童等高危人群在流感影响下也会面临更大的感染风险。这种情况下,“烟花消毒”的言论实在不合时宜。对于那些正在因上呼吸道感染或肺部感染而承受病痛的患者来说,“烟花消毒”不是雪中送炭而是伤口撒盐!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空气污染物每一样都会刺激呼吸道导致症状加重,都在增加患者的病痛。

街头年味渐浓,既是迎新也是回归。临近年关,烟花爆竹治理工作又提上日程,各地坚持动态化管理,科学精准划定禁燃区。而随着对环境污染与公众健康认知的提升,年味≠燃放烟花爆竹也成为了许多人的共识。遵守禁燃禁放规则,转变的是一些传统庆贺习俗,不变的是我们对家的思念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年味渐浓,你什么时候回家?在蓝天白云的掩映下,清清爽爽地迎来“阳没兔气”、遇“兔”呈祥的团圆年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