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县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115号提案的答复
李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完善城市交通网络,提升城市品质的提案,现答复如下:
城市交通网络如同城市的血脉,其完善程度直接关系到城市的运行效率、居民生活质量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经过与交通局、自规局、城管局、生态环境分局等多方协调、深入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您提出的一系列建议,通过多方面举措,优化城市基础建设,实现城市交通网络的优化升级,进而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
(一)完善交通网络
构建多层次交通体系:加快城市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的建设与升级,形成级配合理、互联互通的道路网络。一是聚焦项目建设,形成一张“作战图”。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提升城区品质和居民生活质量。对照城市更新2025年项目作战图,重点计划实施城市更新项目24个,总投资约19亿元。包含污水、排水管网建设,闸河路、浍河路提升,碱河路、合欢路、龙脊山路道路建设、片区更新等。二是分区分类施策,形成一套“项目库”。完善路网系统,提升景观环境,实施沱河路、濉临路、闸河路、浍河路道路提升项目;打通断头路,贯通龙脊山路、改造滨湖路、完善河西闸河西路、推进合欢路北延、新建碱河路新濉河桥等;谋划对比玉龙路、金沙路、淝河路下穿立交方案,推进乾隆湖片区与城区的连通。濉溪县旧城区老旧小区片区改造项目、淮海路示范街区提升改造项目正在进行前期设计、招标准备工作;濉溪县城市更新(闸河路)示范段提升项目已开始施工;其余项目序时推进。三是推进重点交通项目,形成一张“交通网”。2025年,精心实施“7+3”十大重点交通项目,其中:续建项目7个、新开工项目3个,已完成总投资15.84亿元。同时,谋划实施X303大临路改建、S411刘桥至铁佛段改建工程、“美丽公路”建设项目、G343改线、S238改线、临涣码头、岳集码头等一批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工程建设,加快形成高铁、高速、水运三网互联的立体交通网络。
强化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加大对公共交通系统的投入,扩大其覆盖范围。优化公交线路布局,提高公交站点覆盖率。
实施县城区公交站亭改造提升项目,围绕淮海路、闸河路、浍河路、沱河路改造橱窗式站台64个,路牌式站点6个。计划分两批实施,总投资约1000万元。目前,沱河路东段公交站台施工图设计方案评审已完成,即将开展施工招标工作,先行实施新华站点2个站台。预计7月下旬完成施工招标工作,月底进场施工。
持续建好四好农村路:一是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2025年计划实施提质改造工程101.268公里,涉及11个镇,共分29标段,计划总投资约2.5亿元。截至目前,已有28个项目完成招标。累计完成路基工程88.6公里,路面工程53.6公里,完成总工程量的53% ,预计9月底全部完成建设。二是危桥改造工程。2025年计划投入资金1455.8万元,实施农村公路危桥改造3座,现已开工建设,计划2025年底完成建设。三是农村公路养护提升工程。2025年计划投入资金3755.2万元,实施县道养护工程,其中:大中修48.925公里,投入资金1898.1万元;预防性养护114.599公里,投入资金401.3万元。现已开工建设,预计9月底完工。
(二)提升供排水能力
加强供水设施建设:以保障供水和节能降耗为主线,科学调度,依据季节变化和用水情况适时调整水压,2024全年实现安全优质供水920万吨;漏损控制率9%、回收率98%。根据管道年限和管道老化等情况,对需要改造的小区管道进行改造更换,提高供水安全性和稳定性。推进智慧水务建设,完成信息化管控平台的初步建设,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对供水管网的实时监测与管理,及时发现并解决漏水等问题,降低水资源浪费。推行管网夜间查漏常态化,有效的保障了供水的安全运行和水压稳定。
完善排水系统:推进管网建设,编制《濉溪县城市地下管网管廊及设施建设改造实施方案》,涉及燃气、供水、污水和再生水、排水防涝、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谋划24 个管网类项目,总投资约25.6 亿元。积极申报管网类中央资金。2025年招标实施了濉溪县城雨污管网、泵站提升改造勘察设计项目,开展雨污管网清淤排查及泵站调研施工图设计,目前已完成雨污管网提升改造一期项目施工图设计,即将启动一期项目施工招标,同步推进泵站施工图设计等工作。在小溪河、岱河路等位置新建强排泵站解决汛期排涝问题,提升城市排涝能力。加强对道路、桥梁、排水等设施的日常巡查及维护,根据县城各路段积水情况,设置了10个抽水点位,利用抽水泵通过强排的方式抽排积水,在汛期有效应对了强降雨天气,城市内涝现象明显减少。
(三)改善能源供应
加强燃气供应保障:完善燃气输配管网,扩大燃气覆盖范围,提高燃气储备能力,积极开展燃气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管网布局,促进管网成环,确保管网运行稳定。截至目前,淮北华润燃气建有高压管网0.868公里,次高压管网101.683公里,中压管网850.737公里,低压管网1146.604公里,合计2099.892公里;建设使用燃气门站两座,保障气源供应安全稳定。扎实推进城镇燃气安全整治工作,发挥城市生命线智能化平台作用,24 小时实时监测燃气管网。安全用能专项检查高层建筑及商业综合体、养老机构等重点场所,相关场所餐饮用户全部实现 “以电代气”,从源头消除燃气使用安全隐患。高效推进城镇燃气 “双改”1766户,完成 “瓶改电” 商户 1068 户,“瓶改管” 通气商户 334 户、完成施工162 户。此外,虎山北路夜市 102 户集中商户和固定摊群燃气改造,已施工完成80户。
二、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一)科学规划城市空间
强化规划引领作用:一是高起点编制更新规划,构建系统化项目储备库。开展2025年濉溪县城市体检工作,科学编制《濉溪县城市更新专项规划》,按照旧城片区、河西片区、古城片区、跨分区、经开区五大功能板块实施分区施策,系统谋划110 个城市更新项目,总投资约133.59 亿元。项目覆盖老旧小区改造、市政道路、城市管网、环境治理、服务设施提升等多元领域,形成 “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实施一批” 的滚动发展格局。二是精准化聚焦重点领域,编制专项实施方案。围绕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城市危旧房)整治、城中村改造、城市公共空间改造利用、老旧街区(厂区)改造提升五大核心领域,编制《濉溪县城市基础设施更新改造重点领域实施方案》,聚焦10 个重点项目,总投资约45.15 亿元,分2025-2027 年三年梯次推进。加快推动老城焕新、服务添新、路网更新,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激发城市发展活力。
(二)提高土地利用率
加强土地资源整合:坚持保护优先、节约优先原则,完成濉溪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持续开展批而未供、闲置和工业低效土地全域治理攻坚行动,创新盘活机制,整治工业低效土地。建立项目选址方案比选制度,项目建设遵循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土地使用标准,做好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及配套工程的前期选址论证工作。落实《自然资源要素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目录》(2024年本)和建设用地使用标准,开展全县城镇低效用地调查,编制《濉溪县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专项规划(2022-2025年)》。开展工业低效用地的处置,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一)推进环境治理
加强污染防治:一是健全“科学控气、精准控尘、严格控车、长效控煤、全面控烧”五位一体的大气治理体系。二是筑牢“清水面、查排口、强设施、保水源、严监测、建联防、谋项目”的水环境治理网络。三是构建“重点监管+风险防控+用地管理”的土壤保护治理新格局。加大对工业污染源、机动车尾气、扬尘等污染的治理力度,推动企业治理技术更新和产品源头替代,更换44家涉VOCs重点行业企业活性炭。加强扬尘管控,严格落实建筑工地扬尘防治措施,如设置围挡、洒水降尘、物料覆盖等。持续开展河湖沟塘清理,县污水处理厂已完成提标改造并稳定运行,县第二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及扩建工程已调试运行。序时推进引江济淮治污工程项目,建立21个重点建设用地地块土壤污染调查台账。
通过实施一系列污染防治措施,截至目前,全县PM2.5平均浓度为45.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05%;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69.9%,同比增加9.8个百分点。全县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扣除本底值)达标率100%。全县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无工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污染地块。
(二)建设绿色生态城市
加强城市绿化建设:通过精准选址居民集中区域、闲置地块等空间,打造一批集休闲游憩、健身活动、景观观赏于一体的口袋公园及街角绿地,已完成盛世游园、淮矿广场、时代游园等口袋公园建设。目前,我县建成区绿地面积已达约124.5932万平方米。为进一步拓展绿色生态空间,现已启动城市更新工作,如闸河路城市更新改造工程正在施工中,淮海路、浍河路更新改造正在进行方案设计。完成城关一中周边环境改造提升项目;中瑞菜市场对面口袋公园已完工并对市民开放;恒大西门口袋公园预计7月底前完成施工。依照口袋公园规划合理布局口袋公园建设,让居民切实享受“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便利。
(三)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如媒体宣传、社区活动、学校教育等,广泛宣传绿色出行、节能减排、垃圾分类等绿色生活理念,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广泛动员群众,激发全民参与热情。对网格环境卫生集中清扫;举办“旧物改造环保手工品”活动;开展“绿植共建”项目等,引导群众养成绿色生活习惯,有效提升了全县居民的生态文明素养和绿色生活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完善城市交通网络,提升城市品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空间布局优化、生态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协同推进。牢牢把握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的定位,加强顶层设计,精准系统谋划项目,通过实施城市更新,我们有信心能够有效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打造更加宜居、韧性、智慧的城市,为濉溪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感谢您对我们县城建设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濉溪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5年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