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32号提案的答复

2025-07-16 09:39来源:濉溪县应急管理局(县煤矿监督管理局)文字大小:[ ]背景色:       

科技科协委员联络组: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消防安全》的提案,县应急局高度重视,经认真研究,现结合我局职能和工作实际,答复如下:

一、目前基层应急消防体系建设情况

我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的重要论述,按照“1+6+11+N”模式布局基层应急站点,即依托县级消防大队,组建6个镇级专业消防站、11个镇级应急救援站,N个微型消防点,切实破解“远水解不了近渴”困局,实现应急消防“1+1”>2的效果。目前全县镇、村拥有应急、消防专兼职队员近2000人,年均处置各类灾情险情超过1000件次,火情等紧急灾情平均响应时间53秒,平均通达时间约10分钟,较之前提高6倍以上;其他灾情平均响应时间约30分钟;各类事故发生率下降约10%。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立足应消一体,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制订《濉溪县镇级应急办、消防救援站建设工作办法》,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推进,防救结合、专兼融合”的原则,统筹推进全县应消一体化建设。一是成立镇应急办公室。以安监办为基础组建应急管理办公室,坚持“统筹协调”,承担辖区内安全生产和消防、防灾救灾、应急救援等职能。二是设立镇级消防救援站。坚持“专兼结合,防消联勤”,除承担灭火救援职能外,配合开展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巡查、宣传教育培训等工作。应急办与消防救援站合署办公,实行“应消一体、办站一体”。三是建设村(社区)应急服务中心。充分利用现有网格治理体系,探索推进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网格化建设,常态化履行巡查发现、宣传教育、应急演练及火情控制、人员疏散等职能。

(二)注重资源整合,多渠道加大资金投入

一是资金下沉,布局基层站点。联合消防救援局筹集资金1000余万元,在南坪镇等偏远乡镇利用学校旧址,闲置厂房等进行标准化改造或拆除重建等方式建成6个镇级专业消防站。同时为了弥补镇级消防站力量不足等问题,在投资60万元试点建立铁佛镇应急救援站基础上,计划再筹措资金500万元,实现11镇应急救援站全覆盖,并且再按照每个镇10万元标准列入预算,作为运转经费。二是资源整合,建强基层力量。整合洒水车等资源建成239个村级消防点,并根据需要随时建立N个微型消防点,发挥信息预警等探头功能以及控制火情、疏散人员等作用。截至目前我县累计建成各类应急、消防站、点近300处,配置消防车辆、紧急救援车辆245辆,冲锋艇、灭火器材、帐篷等各类应急设施6500套,应急物资150吨,与企业、个人签订应急机械租用协议18份,储备应急车辆和机械125台,做到平时不花钱,急时可急用。

(三)推进赋权指挥,提升治理效能

一是组织编办、司法等部门,一体研究推进消防行政执法“镇级赋权”,制定《濉溪县镇(园区)承接消防行政执法目录》,明确24项消防行政执法权赋予镇消防站。二是成立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任组长,县应急、消防部门分管责任人任副组长的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镇级应急办(站)、消防站、村级消防救援点三位一体组织架构。确保紧急情况时能统一服从镇级政府指挥、协同作战。三是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消防救援站人员由县消防救援局统一培训,统一调度,确保接到火情能及时出动,实现控早救小。四是融合“最小应急单元演练”、“五进”宣教活动、案例教育法等工作,针对企业、农村、社区、学校、家庭等不同风险特点,一年来,累计开展各类宣传教育培训演练活动1000余场,惠及群众约36万人。组织召开两次应消一体化建设工作现场会,组织各镇观摩学习,提升全县应急消防能力。

下一步,县应急局将继续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积极配合消防安全工作开展,进一步推进基层应急能力建设,筑牢安全生产防线,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