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人社局1-12月份重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
一、2023年工作情况
2023年1月,县人社局荣获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先进集体、2022年度淮北市高质量转型发展先进集体、2022年度濉溪县信访工作优秀单位,5月荣获2022年度全省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优秀集体,8月荣获2022年度全县政务信息工作先进单位,9月荣获2023年全县尊师重教先进集体。2022年度全省就业创业考核中,濉溪县荣获B类县第二名。
(一)坚持优化服务、稳中求进,就业创业形势持续向好
前三季度(统计时间节点为2022年11月-2023年8月),濉溪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2元,增速5.0%,位居全市一县三区第2位,持平全市平均水平。2023年以来,我县城镇新增实名制就业人数25678人,目标任务9800人,完成目标任务262%;发放创业担保贴息贷款717笔,发放贷款金额1.38亿元,实现创业带动就业45378人;组织小微企业家赴厦门大学、重庆大学开展创业训练营,助力我县“小老板”提升经营管理能力。
(二)坚持深化改革、兜牢底线,社会保障事业加快发展
2023年以来,我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8.71万人、5.27万人、7.64万人,参保人数稳中有升;51.5万人参加城乡居保,续保人数31.13万人,完成目标任务113.4%;发放基本养老金5.04亿元、丧葬抚恤费及遗属补助费2812.9万元,工伤认定359人次,工伤保险待遇支付2509万元。
(三)坚持改革引领、创新机制,人事人才工作稳步推进
2023年以来,完成我县事业单位新招聘41名工作人员的入编手续;招募“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37名;完成全县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上学习8000余人次;完成申报市级博士创新实践基地1家,省级博士后工作站3家;发放“五群十链”人才补贴507人次、157.81万元;新纳统人力资源服务企业3家,10家已纳统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营业总收入1.06亿元。
(四)坚持风险防范、源头治理,劳动关系保持和谐稳定
针对农民工讨薪、劳动者维权等重难点问题,不断创新协调机制,畅通诉求渠道,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2023年以来,处理拖欠劳动者报酬案件37件,涉及工资总额231.5万元;劳动仲裁立案428件,已结案412件,结案率96%以上。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5.0%、绝对值30732元,低于全国增速0.2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增速0.5个百分点、低于十强县平均增速1.1个百分点,位于十强县最后一位;绝对值比全国少8696元、比全省少5540元,位于十强县第九位。与年初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增速7%以上的目标任务还有不少差距。主要原因有:一是随着经济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由高速增长转向与GDP同步增长。从全国、全省以及十强县前三季度发布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数据来看,前三季度全国城镇居民收入增速5.2%,与GDP持平,前三季度全省城镇居民收入增速为5.5%,低于GDP增速0.6个百分点,前三季度仅有3个县(市、区)城镇居民收入增速超GDP增速。二是在全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的情况下,企业缺乏增资动力,难以对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提供支撑。同时,由于劳动力素质整体偏低、结构性失业等因素,造成城镇劳动力务工渠道偏窄、就业质量不高,难以稳定增加收入。三是由于收入预期下降,保守性心理增强,减少了非必要的消费支出,压抑了以包括住宿、旅游为代表的服务性消费需求,制约经营净收入增长。
前三季度城镇居民收入、GDP相关数据
地区 |
前三季度 |
|||
绝对值(元) |
增速(%) |
GDP(%) |
差值(%) |
|
全国 |
39428 |
5.2 |
5.2 |
0.0 |
安徽省 |
36272 |
5.5 |
6.1 |
-0.6 |
肥西县 |
41091 |
6.2 |
7.2 |
-1 |
肥东县 |
39179 |
6.1 |
6.5 |
-0.4 |
长丰县 |
38593 |
6.4 |
16.5 |
-10.1 |
天长市 |
37977 |
6.7 |
5.0 |
1.7 |
无为市 |
38817 |
6.3 |
8.4 |
-2.1 |
庐江县 |
37691 |
6.0 |
7.0 |
-1 |
濉溪县 |
30732 |
5.0 |
6.2 |
-1.2 |
当涂县 |
41016 |
6.8 |
8.1 |
-1.3 |
巢湖市 |
37972 |
6.3 |
6.2 |
0.1 |
太和市 |
30694 |
5.2 |
4 |
1.2 |
十强县平均值 |
37376.2 |
6.1 |
7.5 |
-1.4 |
三、2024年工作思路
(一)稳就业、保民生,推动就业局势更稳定。坚持稳岗扩岗并举,加大创业帮扶力度,提升就业培训水平,兜牢困难群体底线,力争就业创业考核中,位列全省B类县第一方阵。一是结合“暖民心行动”,加快推进“三公里”就业圈建设,加大就业见习、公益性岗位等开发力度,力争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9800人以上。二是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实施力度,提高职业技能培训质量,增强就业能力,培养更多技能人才。三是以“小老板”培育工程为抓手,围绕重点群体的创业需求,开展好“小老板”系列创业活动,千方百计做好创业服务保障,培育一批创业新生力量,力促创业带动就业。四是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专项行动,积极搭建校企平台,丰富招聘形式,最大限度提升在淮院校高校毕业生留濉就业率;积极宣传创业帮扶政策、做好创业帮扶工作,进一步提升在淮院校高校毕业生创业服务活动频次和质量,力争让每位留濉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安业、安家、更安心。
(二)全覆盖、保待遇,推动社会保障体系更完善。聚焦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一是做好社会保险参保政策宣传,积极协调协作单位,把社保政策和业务宣传融入窗口日常经办服务全过程,强化企业群众参保意识。二是建立健全全民参保登记动态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简化办事环节,精简办事材料,力推社保业务网上办、自助办,鼓励引导群众线上办理事项,努力实现应保尽保。
(三)引人才、建机制,推动人才资源配置更高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基本定位。一是依托人才政策,强化补贴落实。按照市县关于人才工作决策部署,全力推进人才补贴政策宣传落实力度,助力打造“五群十链”产业人才高地,为我县企业集聚各类人才。二是协同相关单位做好人才工作。协同县委组织部、县教育局、县卫健委等单位完成2024年人才引进、公开招聘等工作。三是做好事业单位人员调动工作。严格按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调动管理办法,办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调入、调出手续。四是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干事创业,加快培养一支扎根基层、奉献基层的青年人才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四)扩渠道、保增量,推动收入分配秩序更规范。拓宽城镇居民收入增长渠道,全力拉动城镇居民收入增量。一是建立样本户台账,建立定期走访工作机制,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记录走访和帮扶情况。二是通过帮扶重点群体务工就业、及时完成工资正常晋级和绩效工资审批、落实好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及丧抚金发放等方式,千方百计增加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力争2024年我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增长6.5%。
(五)治源头、保稳定,推动和谐劳动关系更稳固。以统筹维护劳动者权益和企业发展为导向,压实行业部门和属地监管责任,一是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和培训,以贯彻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为抓手,规范企业劳动用工管理,进一步增强用人单位依法用工的法律意识,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权益保障通道。二是发挥好县治欠办牵头单位作用,强化对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缴纳情况监督,压实行业主管部门、建设单位责任,督促其对各项目落实根治欠薪“六项”制度情况进行监管,持续构建和谐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