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县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120号提案的答复
对县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120号提案的
答复
盛彤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推进现代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提案》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濉溪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省、市、县委乡村振兴战略重大决策部署,积极发挥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制种大县、生猪生产优势,认真做好“三头三尾”大文章,在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持续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工作成效
(一)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发展
濉溪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47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0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20家,市级龙头企业37家;国家农业农村部已经公示安徽昊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申报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待批复后我县国家级龙头企业将增至3家。年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3家,产值亿元以上企业21家。2024年1-6月,全县规上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60.6亿元。
全县已形成五大农副产品加工产业,涉及企业33家,2023年产值共计118.79亿元,占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总产值96.11%。一是以鲁王、鲁南、昊晨、华瑞、顺发为代表的粮食加工产业,涉及企业11家;二是以神华、华阳、华安丰食品为代表的畜禽加工产业,涉及企业4家;三是以口子酒业为龙头的饮料酒加工产业,涉及企业1家,连续两年产值超50亿元;四是以牧原饲料、嘉吉农牧为龙头的饲料加工产业,涉及14家企业;五是以福瑞琪食品为龙头的果蔬加工产业,涉及企业3家。逐渐形成以鲁王、昊晨、旭源等企业为主的“粮头食尾”;以神华肉制品、华阳食品、华安丰等企业为主的“畜头肉尾”;以牧原饲料、神华饲料、口子酒业等企业为主的“农头工尾”。
(二)品牌竞争力不断提升
濉溪县深入实施品牌提升行动,以争创政府主导的绿色产品、有机产品和地理标志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为引领,先后培育发展祁康食品、鲁王面粉、昊晨食品等17家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年加工粮食100万吨以上,年销售收入40亿元,形成品牌粮食“1+1+1>3”(农户+种粮大户+企业)的效益;推动“昊晨、神华、天下百粮、金鳜湖、美都、福瑞祺”等农产品加工品牌提质升级、做优做强,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全县目前鲁王制粉、昊晨食品2家企业获得“中国好粮油示范加工企业”称号,生产的面粉产品获得“安徽好粮油产品”称号;“顺军”牌黑糯玉米被安徽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为2022年“皖美农品”产品品牌、被认定为“安徽气象好产品”、“国家气象好产品”,“鲁王”面粉、“幸运”方便面等7个品牌获省级名牌称号。全县累计54家企业、56个产品获得“淮优”农产品认定,74个农产品通过“两品一标”认证,拥有驰名商标5个(“口子”牌白酒、“鲁王”牌面粉、“骆驼”牌饲料、“孙侯”牌面粉、“昊晨”牌面粉),成立“淮优”农产品产业协会2家,被认定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4家,被省农业农村厅评为“一村一品”的示范村5个。
(三)预制菜产业初具规模
濉溪县立足农业资源优势,继续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推进预制菜发展进程。截至目前,濉溪县共有规上预制菜加工企业9家;持续发展特色产业,在做优“一条鱼”方面,利用3万亩采煤塌陷区开展水产养殖,引导金鳜湖等企业投资建设水产养殖基地和水产品加工厂,投产后预计生产“臭鳜鱼”“臭鲈鱼”“鮰鱼开背”等鱼类“预制菜”150万斤,销售额可达到4000万元。
2024年1-6月,全县一季度实现预制菜产业产值2.59亿元,同比增长8.16%;主要产品为顺发食品的方便面,旭源食品的面皮、烫面,昊晨食品的麦胚芽、饼干,南坪的杠子馍、响肚,华安丰的牛养肉调味制品,神华的培根、火腿肠,福瑞琪的香料包,顶大调味品的辣椒酱,临涣的烧饼、酱菜(包瓜)、培乳肉,群翔禽业的卤鸡、浩食客食品的春卷及牛羊肉串等,预制菜产业初具规模。
二、主要做法
(一)扶持壮大企业规模
濉溪县一是立足资源优势,推进精深加工。加快培育双堆豆制品、韩村肉鸡加工、伯特利食品、铁佛3000吨油脂提取项目,尽快入规纳统增加产值,督促麦琪食品、百鲜园项目加速建设进度,助力早日投产见效。二是壮大企业规模,提升农产品加工产值。加快推进韩村恒阳饲料产能扩建进度;力促神华与牧原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扩大神华肉猪屠宰产能;加快推进华安丰与外部企业合作力度,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产值。三是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头雁企业”。培育企业上规模,强化龙头引领带头作用,推动小微企业快成长,形成农产品加工企业强大发展合力。
(二)强化龙头企业带动
濉溪县围绕优质粮油、特色果蔬、畜禽水产等本地优质特色农产品,大力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粮食加工以鲁王、昊晨、华瑞等企业为引领,畜禽加工以神华、华阳、华安丰等企业为带动,支持农产品加工业骨干企业改造升级、研发创新。鼓励优势企业在资金、品牌、技术、管理等方面集聚资源要素,整合资源优势,强强联合,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头雁企业”。
(三)实施品牌提升行动
一是保护提升现有品牌。本着保护“原字号”、壮大“老字号”原则,巩固品牌战略基础优势。一方面,对以黑糯玉米、葡萄、淮北麻鸡等为代表的现有品牌,加大保护、扶持力度,将品牌和产值留在县域;另一方面,要以争创政府主导的绿色产品、有机产品和地理标志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为引领,推动农产品加工品牌提质升级、做优做强,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二是开发创建新品牌。放大濉溪区域品牌效应,整合县域农产品品类,面向市场,倾力打造以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特色品牌为核心的农产品品牌格局。三是持续开展品牌宣传推介。引导龙头农产品企业加强质量标准管理、绿色农产品认证等品牌创建,鼓励终端产品企业加大产品策划包装,加大产品宣传推介力度,开展品牌经营、“两品一标”认证,争创省级以上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实现农产品“带证上网、带码上线、带标上市”,提升濉溪企业自有品牌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和企业影响力,打造一批全国叫得响的农产品品牌。
(四)不断延伸产业链条
濉溪县积极引导金鳜湖、鑫盛等水产养殖公司打造研发、养殖、仓储、交易、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渔业产业链,在加工半成品、即开即食的熟成品的同时,开发高价值的营养产品,延伸水产品加工链条,提高水产品的利用率和附加值。依托年养殖120万只淮北麻鸡产业规模,谋划淮北麻鸡预制菜和鸡肉深加工产业,提升产品附加值。鼓励和促进畜禽深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通过提取生物医药活性成分原料或制作各种营养丰富的特色食品,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大力开展靶向招商、专业化招商、产业链招商。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高、品牌知名度高、科技含量高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推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在谈项目及时签约落地和开工建设,做好跟踪服务,全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重点跟进华阳樱桃谷鸭养殖屠宰项目,加快刘桥百鲜园食品、开发区麦祺食品等项目建设进度,全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
2024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