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县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154号提案的答复
对县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154号提案的
答复
张剑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养牛业 做好农民增收大文章的提案》,现答复如下: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农业强省工作部署,大力实施“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千亿级绿色食品肉牛产业发展规划,落实市“牛十条”政策,近年来,我县大力发展养牛业,以实施“秸秆变肉”工程为抓手,扎实推进全县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一、基本情况
(一)肉牛养殖规模。
截至7月底,全县存栏肉牛2.83万头,养殖肉牛场(户)数710家,其中出栏50头以上的规模养牛场(户)130家,存栏2.02万头,占牛场总数的18.3%,占肉牛总头数的71.48%。
(二)养殖效益
肉牛养殖盈利模式主要以外购架子牛,经10个月左右的育肥周期后,活牛出售外地为主。架子牛体重约500—600斤,价格约20元/斤,成本10000—12000元/头,出栏育肥牛体重1300斤左右,价格约12.5元/斤,去除饲料、防疫、水电费、人工、房屋折旧等各项成本,头均利润约300元。
(三)秸秆综合利用
2023年度全县秸秆可收集量为205.8万吨,综合利用总量为198.4万吨,利用率为96.4%,其中饲料化利用量为51.4万吨,占比26%。目前,全县秸秆标准化收储中心23个。2023年,全县完成青贮玉米2万亩,进一步优化肉牛养殖饲料结构,促进秸秆就地转化、就近利用、过腹增值。
二、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一)项目资金使用情况
1.省财政“秸秆变肉”项目资金
根据《安徽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24年省财政“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资金的通知》(皖财农〔2024〕130号)文件精神,拨付我县资金333万元,其中293万元用于肉牛产业发展项目,40万元用于“秸秆变肉”项目。根据省出台的关于“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的相关文件,对肉牛养殖、秸秆饲料化利用、建设青贮池、堆料场、牛舍建设、母牛繁育、屠宰等均出台了具体补贴办法和详细说明。
濉溪县农业农村局制定了《关于2024年省财政资金“秸秆变肉”项目实施方案》,该项目将对达到一定标准的黄(青)贮窖、干草棚以及秸秆饲料化利用给予补贴,奖补资金为40万元。全县上报存栏肉牛50头以上,收贮50吨秸秆以上的养殖场(户)126家,收贮秸秆5.47万吨。县农业农村局将于近期组织人员进行验收,公示后通过一卡通形式发放给养殖主体。
2.中央财政“粮改饲”项目资金
我县是2024年中央财政“粮改饲”项目实施县,项目资金223万元,主要支持规模化草食家畜养殖场(户)、企业、农民合作社以及专业化饲草收储服务组织等主体,收储使用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饲草,兼顾当地有区域特色的饲草品种。结合项目探索实施通过优质饲草与粮食作物秸秆混贮等方式,提高秸秆饲料化利用比例,加快推进秸秆养畜。采取“先收后补”方式支持规模化草食家畜养殖场(户)、企业、农民合作社以及专业化饲草收储服务组织。近期,县农业农村部门将制定粮改饲实施方案。
(二)十佳肉牛养殖示范村
按照《中共淮北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开展2023年度淮北市“十佳家庭农场”“十佳农民合作社”“十佳清洁乡村”“十佳肉牛养殖示范村”评选活动的通知》文件要求:
1.当年肉牛存栏1000头以上的示范村;
2.养殖场建设规范化。养殖场选址科学,布局合理,生产区、生活区分开,配套建设草料棚等相关设施,饲喂技术科学,设备齐全,主要生产环节建立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机械化生产体系,机械化率达40%以上,使用节水、节料、节能的养殖工艺;
3.粪污处理资源化。符合“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的原则,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设备完善,场区实行雨污分流,优先采用生物垫料发酵床技术,粪污处理模式选择合理,种养结合程度高。评选出“十佳肉牛养殖示范村”。
由企业所在村委会自主申报,镇级初验,县级推荐8家规模养牛场所在村,最终淮北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确定濉溪县6个村为“十佳肉牛养殖示范村”,分别是铁佛镇张庄村、北张楼村;百善镇前营村、闫集村、苇波村和孙疃镇燕头村。年初孙疃、铁佛等镇开展“秸秆变肉”肉牛养殖专题培训班,包括养殖场(户)、机械厂商、金融机构在内的300余人参会,在全县掀起了肉牛养殖的热潮,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标准化示范场创建
为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促进全县畜禽规模养殖比重提升,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示范场辐射带动效应,濉溪县连续多年在全县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截至目前已经建立了国家级示范场4个,省级示范场8个,市级示范场50个。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步将以争创肉牛养殖“特色镇”、“示范村”为契机,通过示范引领,联农带农,夯实肉牛产业基础,实现肉牛养殖规模的扩群增量。
年初百善肉牛产业服务中心在百善镇挂牌成立,正式建立以产业服务为核心的专业化组织队伍。下步将结合兽医社会化服务改革,鼓励各镇根据自身产业基础,成立服务组织,把服务中心打造成信息共享、资源共享、技术共享的创新平台,推动肉牛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2023年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中27家实施主体为肉牛养殖户,通过粪污设施设备改造升级,牛粪资源化利用水平得到整体提升。下步将继续争取中央省市奖补项目,将项目实施作为实现我县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手段。
非常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
2024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