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县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51号提案的答复
对县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51号提案的
答复
梁廷春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科技赋能现代种业 做大做强农业“芯片”》的提案,现答复如下: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种业振兴行动方案》要求,以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创新攻关、企业扶优、基地提升、市场净化五大行动为抓手,打好种业翻身仗,保障国家种子安全,保障国家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推进我县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濉溪县作为黄淮海地区重要的产粮大县,2017年被原安徽省农业委员会认定为小麦、大豆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2019年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第二批国家区域性小麦良种繁育基地。2021年被认定为国家级小麦制种大县,每年中央奖励资金3000万,为期5年。种子作为农业的“芯片”,而濉溪县又是国家级小麦制种大县,因此种业一直都是濉溪县的重点工作方向。结合种业行业发展现状,濉溪县确立了以制种大县奖励资金为依托,撬动社会资金的发展模式。
一、支持种业发展措施
(一)颁布惠企政策,支持种业企业规模化发展。
濉溪县除国家级小麦制种大县项目奖励资金外,淮北市支持现代农业发展政策奖励资金濉溪县给予40%的资金配套,用于支持种业行业规模化发展,对农作物良种繁育的规模化经营主体进行相应的补贴;鼓励农户进行土地流转,打造集中连片的良种繁育基地,同时鼓励社会化服务组织与种业企业开展深入合作,提升制繁种过程的专业化程度。我县制种基地主要集中在四铺、百善、铁佛镇,相对集中连片,现已逐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在耕种管收中,有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服务,机械化程度达到99%。
(二)建立科研育种平台,提升种业科研育种实力。
以制种大县项目资金为主体,省、市、县各级对种业发展提供配套资金,支持种业企业引进或签约高级育种人才;鼓励种业企业自建或共建高标准实验室、研发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优先支持创建国家和省级种子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中心,支持承担国家和省级品种研发项目、申报国家和省级科学技术奖励等。安徽柳丰种业责任有限公司、淮北市三丰肥业有限公司、安徽永民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淮北双收种业有限公司建立了首席专家工作室;2024年4月16日,赵振东院士与濉溪县鲁研种业有限公司签约成立院士生物育种工作室,使我县科研育种实力迈上一个新台阶。濉溪县近年来育成农作物新品种53个(小麦26个、大豆18个、玉米9个),其中14个品种通过国审。2023年育成农作物新品种13个(小麦7个、大豆5个、玉米1个),其中2个品种通过国审。
(三)打造标准化育种基地,提升种业企业保种供种能力。
依托濉溪县国家级小麦制种大县资金,通过实施种子田及核心基地改造提升项目,升级改造高标准种子田,建成田块规整、道路连通、灌排方便的种子生产基地,田间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有效提升了展示田防灾抗灾能力,提高了保种供种能力,种子田平均亩产526.6公斤,比全县小麦平均亩产高2.1公斤。濉溪县已取得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业企业达22家,小麦制种面积约54万亩,年小麦制种产量5.3亿斤,可满足黄淮海地区2000万亩的供种需求。
二、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我县高度重视制种大县项目建设工作,成立由县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政府办、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单位和相关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制种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将责任压实到具体单位和个人,规划项目建设、活用奖励资金,保障我县国家级制种大县奖励政策顺利实施。
(二)明确单位职能职责
1.县农业农村局。作为制种大县奖励资金的实施主体,负责规划编制、资金使用方案制定、绩效考核方案制定、统筹协调、日常事务等。
2.县财政局。负责整合县内涉农项目资金,用于基地建设;并对资金使用方案提供技术支撑。
3.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基地建设所需配套设施用地的规划和审批,制种耕地保护。
4.相关镇政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负责各自辖区的基地建设项目,并配合好相关部门开展工作。
(三)健全资金管理制度
严格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建〔2018〕413号)要求,加强制种大县奖励资金的使用管理。制定濉溪县制种大县奖励资金管理办法,确保财政资金专款专用。明确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进行奖补。未能列入农机具补贴目录的制种专用农机具,奖励资金投入不超过30%;根据工程实施进度分批拨付。
非常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
联系单位:濉溪县农业农村局
联系电话:13696533015
联 系 人:王大将
濉溪县农业农村局
2024年8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