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县文旅体局2020年工作总结

来源:濉溪县文化旅游体育局(濉溪县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发布时间:2021-06-30 10:23文字大小:[    ]背景色: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文旅体局的有力指导下,县文旅体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县委中心工作和年度目标任务,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主要措施和工作成效

(一)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各项日常工作稳步推进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立即关闭和暂停各文化旅游体育经营场所(点)777个,其中,公共文化、博物、体育等各类场馆428家、晨晚练点247个、旅游景点6家、旅行社、网吧、KTV、影城等场所96家。通过工作群、现场巡查等方式,深入做好暂停营业场所疫情防控和监督管理工作。县图书馆实行“闭馆不闭网”,举办线上阅读推广活动。通过建立读者群、社区宣传、出入口居民扫描二维码等方式,推送县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信息,让广大群众足不出户,即可获得防疫知识。4.23世界读书日,举办线上诗词竞赛活动,共有5000余人次参与线上答题。组织人员创作专题作品22件,包括淮北大鼓、淮北琴书、快板等,以文艺作品鼓舞斗志,战胜疫情。其中,《为淮北白衣天使点赞》《众志成城 打赢疫情阻击战》在网络上播放。开展“居家健身抗击疫情”网络视频健身教学活动,吸引众多健身爱好者观看直播。

(二)抓好风险隐患排查,文化阵地管理重拳出击

坚持做好本系统外网信息公开、微信公众号以及重要节点和敏感时期的宣传,以及县长信箱、12345市长热线的答复处理,全年共答复县长信箱、12345市长热线10件,答复率和满意率均达100%。及时掌握网络舆情,搜集、研判、处置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和社会动荡的言论。深入开展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提高发现力研判力处置力,认真梳理遗留问题,针对县电影系统事改企、安广网络濉溪分公司等遗留问题和人员上访诉求,局班子亲自做工作,定期和他们见面沟通,说劝结合,通过政策支持、指导成立公司等方式,原县电影系统改制遗留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组织文化市场经营业主进行应急消防演练,进一步提高安全防范意识。积极协调网信、公安、通信等部门,开展网络有害信息整治、网吧、演出、非法出版物等市场整治,以及“绿书签行动”宣传进网吧、进书店、进图书馆等活动,全面清查印刷企业,坚决查处各类非法印制的出版物及宣传品。截至目前,共出动检查人员8000余人次,巡查经营场所 2500余家次,办结违规经营案件11起,查处临涣城址周边违规建房案件1起,取缔非法小片网1处。

(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

按照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要求,充分发挥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的支撑作用,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深入开展精准扶贫、志愿服务和民生工程工作,印发了《濉溪县文化旅游体育局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实施方案》等文件3个,拨付刘桥镇刘桥村省级旅游资金10万元。参加全省“助力脱贫攻坚,同心共战疫情”朗读大赛活动,报送的作品《只因有你》获得三等奖。在全省“我的书屋我的梦”农村少年儿童阅读实践活动中,我县有6个作品获得硬笔书法类优秀作品(中学组),1个作品获得网络人气奖(硬笔类)(中学组)。在2020年淮北市导游大赛总决赛上,我局选手张洁琼、胡汝航分别获一等奖、二等奖,以及“淮北市金牌导游员”称号。利用春节、志愿者服务日等重大节庆日,组织党员和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群众义务写春联、演出、文明旅游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被人民网进行宣传和报道。完成“送戏进万村”演出267场,观看群众达12万人次。其中,淮北春雨豫剧团演出的《包青天》《穆桂英挂帅》等传统经典剧目,以及自编的以倡导家庭美德、移风易俗等为主要内容的豫剧小品,深受基层群众欢迎,并被新华社以《安徽淮北:活跃在乡村的“草根剧团”》为题进行了报道。县文旅体局先后被县政府、县安委会评为“2019年度全县民生工程目标管理先进单位”“2019年度全县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先进单位”等殊荣。

(四)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各项重点工作扎实推进

1.基本文体权益保障有力。县文化馆组织乡村春晚22场、“非遗过大年”演出22场、“送春联进万家”12场;举办声乐合唱、书法、钢琴等公益培训班2期,培训学员1万余人次,县文化馆公益性培训班项目在全县首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决赛)上荣获铜奖。扎实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临涣小磨麻油、临涣羊肉汤被市政府命名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县图书馆在濉河公园、徐楼中心小学、县开发区玉兰路老年社区等成立基层服务点5个,深入百善镇茶安村、宋庙桥头村开展普法宣传。举办立冬古诗朗诵会、中国传统文化之君子之道公益讲座、第十五届文津奖获奖作品图片展、小学生如何写好作文讲座等系列活动。在县医保局举办“阅读伴我行 书香满机关”活动,把阅读推广活动延伸到政府机关。纪念馆开展文化惠民进基层活动10场次,深入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及民生工程、平安创建、扫黑除恶、法治建设等内容。应急广播建设扎实推进,印发了《濉溪县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建成了应急广播县级平台。召开数字农家书屋管理员培训班和室外电影固定放映点信息采集。公益电影放映深入开展,全年放映公益电影2556场。参加全市“放心书店”评选活动,我县有4家书店被评为全市“放心书店”。

2.文化艺术创作硕果累累。通过打造精品力作,繁荣艺术舞台,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青年作家,创作出一批具有影响的精品力作。濉溪县为民文化传媒公司新编现代泗州戏《新王婆骂鸡》,先后荣获2020年安徽省剧本孵化小戏类项目、安徽省群星奖等殊荣。李俊民创作、曹廷虎表演的淮北大鼓《众志成城战疫情》被省文联微信公众号选用,获得市优秀抗疫作品。李俊民改编策划的淮北花鼓戏微电影《村里村外》,在安徽工会“身边的劳动者”微电影作品征集评选活动中荣获全省二等优秀作品奖。李俊民创作的音乐作品《誓言》《沿着小康道路走》、黄梅戏歌《愿你像一朵小白花》在“中国红——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原创歌曲大典”全国征歌评选中,分别荣获金奖、银奖和铜奖,其作品在《中国乐坛》2020年第12期原创歌曲大典专刊上发表。《誓言》《沿着小康道路走》,在安徽工会“助抗疫促发展 网聚职工正能量”活动“唱响爱的赞歌”网络正能量歌曲作品评选上入围优秀作品。这些文艺精品不仅是筑牢文化自信的基石,是涵养文化自信的载体,更是形塑文化自信的抓手,极大地彰显和提升我县文艺创作综合实力和水平。

3.旅游景区建设稳步推进。深入开发淮海战役红色文化资源,串联文昌宫、小李家、双堆集等旅游景点,打造了两条精品旅游线路。实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八个一”提升工程,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能力,加强旅游厕所革命建设。积极推进柳孜文化园、乾隆湖湿地公园申报国家4A级、3 A级景区。云游库初具模型,持续开展数据库采集工作。督促各景区开展防雷安全生产自查。与淮北师范大学合作,完成《濉溪县“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研究》课题。参加中国国际(上海)旅游交易会和“美好安徽,迎客天下”安徽(郑州/深圳)文化旅游活动,编印的宣传折页受到省文旅厅领导高度评价。组织双堆集镇和临涣镇到合肥参加全省旅游特色名镇评审会,组织临涣茶饮参加第三届中国国际旅游景区装备博览会。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乡约濉溪“杏”会铁佛魅力乡村游、临涣古镇特产展销会、四铺首届菊花文化节等节庆活动。筹建红色展陈馆、“忆﹒茶”茶馆,举办红色文物收藏展,展出红色文物1000余件,通过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棒棒茶文化,彰显濉溪民俗魅力。黄新庄村、淮海村、双林雅苑入选我省百佳品牌,其中,黄新庄村、淮海村入选我省百家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临涣镇入选我省十大古村镇,并亮相CCTV发现之旅栏目。《安徽省2020年度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和试验名单公示》发布,韩村镇“三彩”文旅小镇、百善运河文化小镇入选实验名单。多渠道筹集资金,争取地方专项债乾隆湖工业集中区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项目资金9.7亿(已到位资金4亿元)、百善农业示范园区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13亿元、临涣古镇保护与展示提升项目资金13亿元、刘桥镇凤栖湖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资金15亿元,拟争取双堆集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10.04亿元、乾隆湖西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资金6.3亿。

4.体育健身活动精彩纷呈。广泛开展全民全民健身活动和体育赛事,开展国民体质测定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等“五进”活动。举办了中老年人健身球网络视频交流赛、全县三级社会指导员培训班、庆祝建党99周年门球邀请赛、全国第五届“万步有约”健康促进实地健走激励大赛(濉溪赛区)启动仪式”、全民健身日、全省足球、羽毛球、篮球省市县三级业余联赛濉溪县赛区选拔赛,以及第一期“全民健身季”——社会足球场地设施维护与保养培训班等系列活动,各镇举办“全民健身日”活动20余场,成立镇级老年体育活动站11个。我局与安徽工程大学联合建立体育硕士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这也是该大学在校外建立的唯一一处基地。在县域范围施划健身步道近2万平方米,建设全民健身路径14条。6月底建成全县14块社会足球场地。打造乾隆湖5公里、濉河公园10公里和刘桥环凤栖湖7公里健身步道。田径、射箭、篮球、武术、羽毛球、体育舞蹈训练队全面恢复训练,在全省青少年射箭锦标赛、全省射箭射艺联赛(淮北站)上,我县代表队共夺取金牌3枚、银牌6枚、铜牌5枚。在全省青少年县级三人制篮球锦标赛上,县代表队获得冠军。7月20日,在8月8日全市“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上,县文旅体局被评为“2019—2020年度淮北市全民健身先进单位”。

5.文物保护工作扎实给力。扎实做好全县文物“四有”档案电子化整理工作,完成90余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419处文物点的电子档案录入。临涣铚城村新庄发现古墓,经鉴定为宋代穹窿顶砖室墓,未发现随葬品。委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编制《柳孜运河遗址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方案》;争取柳孜运河遗址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古城汉墓防渗工程、淮海战役双堆集歼灭战纪念馆消防工程、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小李家维修等项目资金3700余万元;实施柳孜运河遗址病害整治工程建设;完成《濉溪老街古建筑群的修缮保护方案》专家评审,加快老城石板街改造;调整《临涣城址城墙保护修缮工程设计方案》;做好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安防升级、展陈提升工程;赴京与专家会商,尽快确定柳孜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方案;临涣古城墙修缮工程和监理全部完成招标。召开柳孜运河遗址环境综合治理方案的大门、桥梁、游客休憩中心设计方案研讨会,基本确定设计方案思路。推进濉溪明清酿酒作坊群遗址保护,划定遗址保护区域,建成临时性文物保护大棚和排水设施。9月17日,省政协主席张昌尔赴酿酒作坊群遗址调研,对遗址保护给予高度评价。11月20日,在大运河重点项目投融资对接活动上,文物局局长李彬等进行国家文化公园项目路演。1月上旬,濉溪长丰街明清酿酒作坊群遗址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候选名单、被评为2018—2019年安徽十大考古新发现。市政协公布第一批文史研习基地并授牌,柳孜运河遗址入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