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县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59号提案的答复
张夹夹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串点成线,连点成片,进一步提升淮海战役主战场红色旅游资源影响力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强化顶层设计,厚植红色资源底蕴
县政府坚持高位引领,完善顶层设计,与交通大学、苏州乾川历历公司对接濉溪县文旅产业发展规划编制,推进前期调研与资料收集;为更好引领双堆集文旅项目建设,编制了双堆集旅游规划,目前初稿已完成。全县普查红色资源200多处,确认170处并形成《红色资源普查报告》,为资源保护利用奠定基础。同时,实施《关于赓续红色基因·传承弘扬“小推车”红色文化的实施意见》,提升红色文化影响力。
二、重组优势资源,拓展红色产业版图
提升研学融合力,与安徽新华发行集团合作,依托淮北市中小学教育资源及双堆集交通优势,按“党建+劳动教育”路径建设双堆集镇文旅综合服务中心,丰富研学内容。提升市场引领力,对接本地旅行社,召开旅游线路座谈会,完善“不忘初心一日游红色线路”;联合高校及专业公司,将红色元素融入旅游标识与濉溪logo设计。提升区域影响力,以“交旅融合”理念,统筹推进“淮海66号”美丽公路建设,以文昌宫、小李家、双堆集烈士陵园为重点,全面系统整合红色资源,点线面相结合对红色资源进行保护传承利用,打造皖北红色教育品牌。
三、打造精品项目,助力红色文化传播
成功举办小李家红色旅游季、临涣古镇红色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小李家红色旅游景区入选“安徽省研学旅游基地品质提升试点单位”,濉溪三家红色A级景区全部入选安徽10条“红色+”研学旅游“淮海战役势如破竹”线路。创作推出的淮北坠子《小推车的故事》在“中华颂”第十四届全国小戏小品曲艺大展中精彩亮相,并获评“最佳剧目”;打造《小车推出来的胜利》情景教学专题党课,循环演出。拍摄制作的党史专题片《一盏铜制煤油》,《三十八天》被评为“全省党史地方志部门优秀科研成果影视音像作品类三等奖”;策划“濉溪少年说”栏目,全方位讲述“濉溪故事”。
四、拓宽资金渠道,深化人才培养机制
推进双堆集文旅中心、双堆集红旅项目、淮海66号等项目建设,完成文昌宫雕塑及壁画;谋划濉溪县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项目,实施平谷堆及大王庄“战场遗址”修复、“智农淮海”农文旅融合发展、薪火传承道等重点项目,打造安徽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战场遗址”公园(景区)。广泛借力借智,拜访刘蒙将军,总结双堆集歼灭战的历史地位,获赠《淮海战役中双堆集歼灭战初步总结》一书;与渡江战役纪念馆、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泾县皖南事变烈士陵园等多家场馆联系,参照多地做法,计划将小李家、文昌宫以委托运营的方式实行讲解员收费(已通过发改指导),所收费用用于讲解员队伍扩充、物业服务补贴及讲解员绩效考核;谋划组织县内红色景区讲解员前往周边渡江战役纪念馆、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等地交流学习。
非常感谢您对我县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关注支持。下一步,我局将围绕您的提案,不断强化红色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力度,采取系列重要举措,扎实有效地开展红色文化资源的调查研究、修缮保护、传承利用,努力推动我县红色旅游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