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县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124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濉溪县文化旅游体育局(濉溪县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发布时间:2025-09-17 10:01文字大小:[    ]背景色:       

尊敬的文化文艺委员联络组成员:

您提出的“关于利用古城建筑筹建濉溪县博物馆”的提案,现答复如下:

濉溪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全县共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大运河柳孜运河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柳孜运河码头遗址、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临涣城址、古城汉墓、大运河濉溪百善村运河故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4处,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503处,馆藏文物1518件。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为今日的濉溪留下了大量宝贵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建设一座集收藏保护、宣传教育、科学研究、文化传播和社会服务为一体,展示濉溪历史的县级综合博物馆十分必要。

近年来,县文旅体局积极探寻我县博物馆发展之路,多渠道争取资金、多方面寻求合作,在不懈努力下,柳孜运河遗址博物馆、濉溪酿酒遗址博物馆等专题博物馆于2025年5月相继建成并对外开放,弥补了濉溪国有博物馆的不足。

根据联络组的提案,结合县级博物馆设立的标准规范,县文旅体局对濉溪古城开展了细致的调研,以古城现有建筑无论从建筑体量、房屋布局、安全防范等各方面均满足不了设立县级博物馆所需条件。

《博物馆条例》《博物馆管理办法》已明确“国家扶持和发展博物馆事业,鼓励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设立博物馆”。民营博物馆的创立无论从展陈面积、藏品数量、人员配置等方面的要求相对较为灵活,利用濉溪老街古建筑设立民营博物馆切实可行。

作为地方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下一步县文旅体局仍将继续努力,一是争取濉溪县博物馆建设早日立项;二是依法依规在民营博物馆创立的选址、申报、审批上给予大力支持;三是引导相关单位和个人利用老街古建创办小型党史、文史馆,文物藏品及书画艺术收藏馆,丰富濉溪老街文化内涵,以期我县文博事业有序健康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