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县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130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濉溪县文化旅游体育局(濉溪县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发布时间:2025-09-17 10:01文字大小:[    ]背景色:       

尊敬的王欣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抢救性保护临涣李沃孜墓群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李沃孜汉墓位于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临涣镇陈口村浍北自然村西120米处的一片田间地内。该墓群于1988 年被淮北市公布为第二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对李沃孜墓群的分布、特征、保存现状、环境状况等进行详细登记,建立国家不可移动文物总目录。墓地中部原有三座封土堆,其中东南侧一座被当地居民在七十年代因取土已夷为平地,北侧一座亦消去近乎一半,唯有西南侧一座保存较为完好,三座墓葬在平面分布上呈三角形。西南侧墓葬现保留较好,北侧一座墓葬因人为因素及自然条件影响,破坏较为严重。在调查时,发现有陶器残片、碎青砖块等遗迹,因此,判定其相对年代应为汉代时期。

目前墓葬封土上长满灌木杂草,致使盗墓现象更为严重,在公安部门及当地居民的配合下已制止多次,县文保中心高度重视,进行了抢救性保护措施,防止不安定因素导致国家文物遭到破坏。2022年3月3日,省考古所在进行包浍河治理工程前期文物调查中发现李沃孜汉墓封土上出现二个盗洞。2022年10月28日,接当地村民报告,发现古墓封土上再次出现一个盗洞。以上两次盗掘,县文保中心都及时安排人员到现场勘察,进行了抢救性保护措施,并对古墓回填覆盖保护,确保古墓安全。

经前期专业团队全面评估(考古价值、地理位置、保存现状、结构安全)后,墓群不具备考古发掘价值,建议对古墓进行原址保护。关于在古墓上补齐柏树,柏树的根系生长发展会对文物本体造成破坏影响,不建议栽种柏树。目前,县政府已成立临涣古镇保护利用中心负责古镇开发利用,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将积极协助古保中心结合临涣古城旅游和临涣周边历史文化、古迹对墓群进行保护性维护,进一步挖掘历史文化价值。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您的建议,继续加强保护古墓,确保有效维护其历史文化价值。一是加大安全巡查力度,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如破损、植被生长不当以及周边环境的影响。二是防止盗掘,采取有效的防盗掘措施,文保员与当地公安部门联合进行巡查,防止盗掘行为。三是公众教育,通过举办讲座和旅游推广等方式,提高公众对古墓文化价值的认识,增强文物保护意识,减少人为破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