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大规模突发疫情期间全县院前急救工作应急预案(试行)》的通知
关于印发《大规模突发疫情期间全县院前急救工作应急预案(试行)》的通知
县医院、县中医医院,乡镇卫生院(分院):
现将《大规模突发疫情期间全县院前急救工作应急预案(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濉溪县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年1月28日
大规模突发疫情期间全县院前急救
工作应急预案(试行)
为精准应对、处置大规模突发疫情,统筹调度全县医疗急救资源,提升统筹调度能力,保障120生命热线畅通,强化急救车辆转运救治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根据淮北市卫健委《大规模突发疫情期间全市院前急救工作应急预案(试行)》(淮卫秘〔2023〕24号)精神,现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一)坚持生命至上。坚持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生命安全作为院前急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地减少急危重症伤病员的伤亡和危害。切实加强对院前急救一线人员的安全防护,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储备工作。
(二)坚持统筹调度。在县卫健委统一领导、科学指导下,县120急救中心负责统一指挥调度全县院前急救资源,各镇履行属地责任,县级医院和和乡镇卫生院(分院)、村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严格落实有序转诊制度,有效分流普通感冒发热等非急危重症患者。
(三)坚持足额储备。县内120网络医院要严格按照《濉溪县组建院前急救后备应急队伍工作方案》(濉卫健〔2023〕1号)要求配足、配齐急救车辆和医护司人员,要按照网络车标准配备急救设施设备、基本药物及疫情防控物资等,做到平战结合,常备不懈,满足紧急医疗救援使用。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用于我县出现大规模突发疫情流行致120接话量增加至平时接量的2倍以上;县120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和各急救分中心、急救站一线医务人员出现较大范围感染致一线工作人员减员至正常状态的50%以上,引发一线人员严重不足。以下情形以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暴发流行为例。
三、分级预警
按照我县大规模突发疫情可能发生、发展的趋势和危害程度,及时作出预警。根据疫情危急程度和严重性,预警可划分为特别严重(□级)、严重(□级)、一般(□级)三个级别进行预警。
(一)特别严重(□级)。我县出现大规模突发疫情流行导致120接话量连续3天增加至平常接话量的4倍以上;中心工作人员和各急救分中心、急救站一线医务人员出现较大范围感染致一线工作人员减员数至正常状态的80% 以上,一线人员严重不足,院前急救工作不能开展。
(二)严重(□级)。我县出现大规模突发疫情流行导致120接话量连续3天增加至平常接话量的2—3倍;县120中心工作人员和急救分中心、急救站一线医务人员出现较大范围感染致一线工作人员减员数至正常状态的60%—80%,一线人员不足,院前急救工作难以正常开展。
(三)一般(R级)。我县出现大规模突发疫情流行导致120接话量连续3天增加至平常接话量的1—2倍;县120中心工作人员和急救分中心、急救站一线医务人员出现较大范围感染致一线工作人员减员数至正常状态的50%—60%, 一线人员人手紧张。
四、调度指挥
指挥调度和现场急救应遵循“迅速报告、统筹资源、合理调度、科学指挥、动态联系、及时总结”的原则,落实各项紧急救援和转运工作。
(一)一般(□级)。县内各网络医院要严格按照标准和 储备量配齐配足院前急救所需资源,并全员到岗值班待命。按照“就近、就急,医院综合救治能力,兼顾患者意愿”的调度原则调派附近区域网络车出车。院前急救工作能维持正常开展,一线人员感染者可协调居家休息,抗原转阴后返岗,原则上休息不超过5天。一线人员感染者无症状和轻症(体温≤38.0°□)在岗工作,病情较重,确需休息的,凭二级以上医院胸片和检查报告向有关单位及负责人申请休息,同时向县120急救指挥中心报备。
必要时,启用第一梯队后备队伍(按照常住人口80万测 算,达到1辆救护车/5万人口,共需16辆救护车)。第一梯队后备队伍。一是调度台。由现在开放3台增加开放到5台。二是调度员。由于目前每天值班3人调度员增加到5人,县医院、县中医医院各2人。三是现场救治后备队。第一梯队要启用3车组(每车组包括救护车1辆,值班医护司各2人),县医院3车组。
(二)严重(□级)。根据各网络医院责任区域,按照“就近、就急,医院综合救治能力,兼顾患者意愿”的调度原则调派附近区域内网络车出车。一线人员感染者原则上居家休息7天后,不论核酸检测是否转阴(不需提供核酸检测报告),均无条件返岗 (特殊情况病情严重除外)。当120接话量连续3天增加至平常接话量的3倍以上(不含本数)但不超过4倍,指挥中心调度台(席)增加至7个。必要时,启用第二梯队后备队伍(按县域常住人口80万测算,达到1辆救护车/4万人口,共20辆救护车)。第二梯队后备队伍。一是调度台。由开放的5台调度台增加开放到7台。二是调度员。由每天值班5名调度员的基础上增加到7人,县医院、县中医医院各2人。三是现场救治后备队。启用3车组(每车组包括救护车1辆,值班医护司各2人)。县医院、县中医医院、百善卫生院各1车组。
(三)特别严重(□级)。打破行政区划和责任区域限制,实行全县急救资源统筹调度使用。由县120急救中心统一受理指令,统一调度全县急救资源完成院前急救和转诊任务;设立县联络员制度,负责120急救指挥中心和县级医院、各镇卫生院(分院)协调配合。当120接话量连续3天超过平常接话量的4倍时,指挥中心调度台席由7台席增加至8个。必要时,启用第三梯队后备队伍(按县域常住人口80万测算,达到1辆救护车/3万人口,共27辆救护车)。第三梯队后备队伍。120接话量连续3天增加至平常接话量的4倍及以上时择机启用。一是调度台。在开放的6台调度台增加到8台满负荷运转。二是调度员。由每天7名调度人员的基础上增加到8人,县医院、县中医医院各1人。三是现场救治后备队。第三梯队启用3车组车(每车组包括救护车1辆,值班医护司人员各2人)。县医院、南坪卫生院、孙疃卫生院各1车组。
五、成立组织
濉溪县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县120急救指挥中心)应对现阶段疫情期间全县院前医疗急救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孙东海 县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副组长:贾海勇 县医院副院长
刘 杰 县中医医院副院长
刘从彬 县120急救指挥中心主任
赵 权 孙疃镇卫生院院长
邵向前 百善镇卫生院院长
牛 耕 南坪镇卫生院院长
成 员:其他乡镇卫生院(分院)分管副院长
职责:负责大规模突发疫情期间全县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全面组织领导工作;协调全县急救资源的统筹调度以应对各级警情;及时授领和传达县委县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各项指示。
六、机构设立
(一)调度组
组长:徐婷婷 县120急救指挥中心调度科负责人
成员:李阳阳、张晶晶、于晓玲、陈宇航、王洁玲、
陈文静、李燕。
职责:负责辖区内所有120求救电话的接听,并对一线急救单元进行调度;及时统计并向中心领导汇报预警信息;制定调度指挥应急预案并负责落实;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建议预警级别,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120急救热线畅通。
(二)急救组
组长:刘从彬 县120急救指挥中心主任
成员:邬宏飞 县卫健委医政股负责人
各网络医院负责急救工作负责人。
职责:接到指挥中心指令后,立即组织本单位值班人员实施现场救治等工作;负责落实本单位大规模突发疫情期间院前医疗急救工作,做好人员调配管理、科室负责人及医护人员等的替代等。
(三)后勤保障组
组 长:郝 育 县卫健委医政股科员
副组长 戴 娣 县120急救指挥中心办公室负责人
成员:各网络医院120急救分中心(站)护士长。
职责:负责急救车辆的监督,院前急救设施设备、疫情防控物资等的贮备和保障;急救指挥调度系统和网络设施设备维护以及宣传协调工作。
本预案从公布之日起生效,请各网络医院急救分中心、急救站遵照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