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人解读】濉溪县城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孙孔明解读《濉溪县城市管理局(行政执法局)2023年工作要点》
一、背景和依据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濉溪的重要一年。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城市治理的重要论述,顺应城市管理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紧扣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突出党建引领,注重队伍建设,矢志争先创优,加快转型升级,强化改革创新,全力争当城管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二、制定工作要点的总体考虑和意义
为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新时代党的建设为总要求,坚决履行政治责任,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升工作效能,深化作风建设,优化政治生态,全面从严治党,为城市管理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为根本目标,重点围绕城市管理提标、环境卫生提质、服务群众提效,突出“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的工作主线,强基础、补短板、强弱项,以城市管理新成效为我县争创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三、起草过程
2023年初,为确保我局重点工作平稳有序开展,同时参照县政府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及市城管局2023年城市管理重点工作,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草拟了《濉溪县城市管理局(行政执法局)2023年城市管理重点工作》(征求意见稿),于1月下旬向局机关及各二级机构征求意见和建议,一周后党组会议上根据征集意见对征求意见稿进一步完善,形成《濉溪县城市管理局(行政执法局)2023年城市管理重点工作》
四、具体工作要点
(一)坚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升工作效能。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城市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坚持严明队伍作风纪律,巩固“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成果。
(二)积极开展“见证便民”行动,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积极推动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办理。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不断提高城管执法规范化水平。按照《长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协作清单》要求,做好与徐州市、宿州市等周边城市的执法衔接,打造高水平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示范区。
(三)抓好重大理论学习和思想政治教育,每人每月集中学习不少于2次,每名执法人员全年学习培训时间不得少于60课时。倡导“721”工作法,实施“轻微违法免罚”制度,突出服务为先,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服务各类摊群点、特色商业街、马路经济、“后备箱”经济,让城市更有烟火气。
(四)进一步规范县城市市容管理秩序,持续加大对户外广告和门头店招专项整治力度,继续做好违法建设专项治理,扎实做好楼道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全力提升城区环境卫生精细化管理水平。
(五)以做好大气污染防治量化考核为抓手,强化道路扬尘治理、渣土运输治理、餐饮油烟和露天烧烤治理,从源头做起,科学治理,深入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六)坚持创新推动城市管理工作发展,深化城市管理进社区,促进城市管理向精细化、预防式、服务型转变。推进濉溪县智慧城管建设,提升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发挥城管委协调作用,推动城管委各成员单位主动履职担责,使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积极推进第三批公厕改造提升,规划建设生活垃圾总格治理项目。抓好公共自行车和共享单车运行管理。借鉴浙江嘉兴等城市管理经验做法,探索“门责制”管理新机制。全面提升我县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效能。
(七)提升农村生活垃圾处置水平,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深化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置工作,实施村庄清洁连片整治行动。大力整治城乡人居环境,更好地促进我县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
五、工作创新举措
深化城市管理进社区。推动城市管理执法和服务关口再前移,增强部门之间联合执法的刚性约束,促进城市管理向精细化、预防式、服务型转变。
加快城市运管服平台建设。结合县“城市大脑”建设,推进濉溪县智慧城管建设,包括智慧城市管理执法、户外广告和标牌管理、渣土运输监管、“门前三包”管理4个子系统,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发挥好城管委指挥协调作用。定期召开城管委工作会议,协调解决城市管理的重大问题。履行好城管委办公室职责,协调推动城管委各成员单位主动履职担责,推动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探索“门责制”管理新机制。学习借鉴浙江嘉兴等先进地市城市管理经验做法,结合县情,按照《淮北市城市市容环境卫生门前责任制管理规范》要求,推动城市管理机制整体重塑、迭代升级,实现“自治、法治、德治、智治”深度融合,凝聚治理强大合力,全面提升我县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效能。
六、下一步工作目标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为根本目标,重点围绕城市管理提标、环境卫生提质、服务群众提效,突出“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的工作主线,强基础、补短板、强弱项,以城市管理新成效为我县争创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打下坚实基础,助力现代化美好濉溪建设。
七、保障措施
加强学习培训,坚持“一周一学习,一月一分析,一季一测试”学习制度,做好城市管理执法人员轮训工作。
改进工作方式,倡导“721”工作法,实施“轻微违法免罚”制度,突出服务为先,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变末端执法为源头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