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县城管局2024年工作总结
县城管局关于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
工作安排的汇报
一、2024年工作情况
(一)以革故鼎新的勇气,推动纪律作风系统性重塑
新的机制建起来。率先邀请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对局属单位班子成员进行测评,推动股级干部交流,实行内部机构改革,一次性对8个部门、22名中层管理人员进行优化整合,厘清部门责任,激发队伍活力。严的标准立起来。修改公文流转制度,每周一例会安排,督查室及时跟进,保证“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完善局长办公会、局党组会制度,细化重大决策、干部任免、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主要内容;利用“钉钉”考勤手段,灵活实施打卡,全面掌握人员在岗在位情况,严肃工作纪律,对违法违纪行为零容忍,今年以来共辞退8人。实的作风抓起来。树立“干和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的工作理念,强化绩效考核,优化奖金分配,明确职称评定、职务晋升规则,打破“大锅饭”现象,激活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热情。
(二)以敢打必胜的决心,推动“大城管”全方位提速
“大城管”理念树起来。优化顶层设计、厘清城市职能,学习借鉴宿州市、枣庄市等先进地区经验,构建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的濉溪“大城管”体制机制,拓展“城管+N”工作模式,推行“城管+社区、环卫、园林、市政、物业”等一体化治理模式,解决“九龙治水”难题。城市更新动起来。学习长丰县等城市更新先进经验,加强与合肥设计院合作,以闸河路功能提升为切入点,有序推动浍河路、淮海路等综合提升工程。目前,县城区交通护栏已全部更换,闸河路、浍河路完成初步设计方案,淮海路节点文化墙已完成初步设计,小溪河治理正在施工,浍河路与烈山路交叉口提升进入施工阶段。停车秩序管起来。成立工作专班,联合交警队开展为期3个月的停车秩序专项治理行动,增设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点(位)200余处,整治违停机动车2600余辆,规范和处置非机动车14000余辆。
(三)以行则必成的信念,推动发展难题深层次破解
工程项目跑起来。充分利用超长期国债、中央专项债、中央预算资金,多次赴省发改委协调,对接央企(国企),撬动资金筹备难题,积极推动各种项目立项建设。执法协作搭起来。划分4个城镇管理协作执法片区,指导百善、孙疃、铁佛等镇(园区)高效承接审批执法事项,推动综合行政执法工作重心下移,协助乡镇建立健全综合行政执法机制,实现执法力量“下沉扎根”,治理效能“向上攀升”;向濉溪镇、县开发区派驻19人推动规范化中队建设,推动执法服务前移,在高铁片区拆迁、大气污染防治、乡村振兴等方面积极贡献城管力量。生活垃圾分起来。持续完善垃圾分类体系建设,尤其下半年以来,新建垃圾分类集中收集点56处,覆盖小区46个。截至目前,我县已建成垃圾分类集中收集点102处,已开展垃圾分类居民小区共88个,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82%,提前完成上级下达目标任务。
(四)以居安思危的意识,推动风险隐患前置性化解
热线办理顺起来。数字化指挥中心牵头12345热线、市长(县长)信箱、数字化城管、安徽省应急平台等平台事项办理,建立每周工作例会通报机制,前置性风险研判,一揽通办、一揽解决,提高办理效率,提升群众满意度。信访事项解起来。梳理摸排风险隐患点,逐一研判分析,解决初信初访问题,把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中;加大积案化解力度,对重复访等重点信访事项,建立局主要领导包保责任制,积极推进信访积案化解。今年以来,办理信访案件26件,办结满意率100%。对第三方服务公司进行逐一审计,切实保障环卫工人工资,稳在当地。建筑垃圾控起来。成立3个专项督导小组、1个无人机巡查组,采取“人巡+技巡”的方式,对镇(园区)建筑垃圾开展全县域排查、全过程督导、闭环式管理,对排查出的266余处建筑垃圾乱堆放问题,督促责任单位进行及时清理,严厉打击乱倒建筑垃圾的违法行为,确保问题不反弹。对中央环保督察组指出的2处垃圾乱堆乱放问题,严格按照作业流程标准和相关规范要求,进行规范化处置、常态化管控。温情执法暖起来。坚持舆情底线,增强服务意识,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实现城市管理向服务为主、管理为辅、执法兜底的转变。协助百善产业园无害化处置17吨厨余垃圾,加强小溪河烟火集市建设,设置口袋公园流浪猫收容箱,设置龙兴桥、新二中等临时摊群点12处。对内激发职工活力,在职工婚丧嫁娶病时,送去局党组关怀;实施团圆计划,对长期两地分居职工,安排专人赴外地探望家属,了解诉求,并协调解决两地分居问题;解决协管员体检问题,保障职工健康;激活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热情,城管队伍作风形象焕然一新。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队伍建设薄弱。人员老龄化现象严重,目前在编人员35岁以下仅有3人,占比1.8%;人员力量不足,县城管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核定编制110人,目前仅在编52人,局属二级机构之间混编混岗现象普遍。
(二)管理机制梗阻。城市管理职责边界、职能划分不清,导致具体工作职能缺位、越位,甚至出现“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不想管”现象,各单位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和沟通机制,案件办理存在不及时、不顺畅等梗阻,疏于行业日常监管,缺少法治思维,导致大量的矛盾和问题向综合执法部门转移。
(三)基础设施滞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薄弱,路面坑洼,管网老化;城乡环卫资源配置不足,垃圾中转站功能缺失、工艺落后,尤其县开发区垃圾中转站因资金不到位,设备不能及时采购安装,影响二污厂扩容,制约环保督察整改进度;城区景观小品较少,“口袋公园”建设缓慢,小溪河公园设施落后。
三、2025年工作思路
(一)持之以恒抓党建,推动“大城管”思想破冰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管理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更加自觉地从中找方向、找方法、找思路,将学习成果转化成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具体行动。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推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着力提升班子队伍专业化水平,加强对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提升全员法律素养和业务能力,进一步充实执法力量,着力打造一支专业化、标准化、现代化的执法队伍。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严查狠刹执法人员“吃拿卡要”等群众身边“微腐败”现象,坚持一线工作法,强化担责意识、提升服务能力,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以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力保障高质量发展。
(二)持之以恒抓发展,推动“大城管”效能提升
一是深入推进城市更新。按照“一面三中心”发展思路,坚持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由表及里,推进闸河路、浍河路、淮海路道路节点提升,塑造城市“记忆符号”。持续优化、美化、亮化城市环境,推进“拆墙透绿”行动和“口袋公园”建设,以小溪河公园建设为切入点,一体推动青秀公园、初心公园、治学公园建设,打造精品“公园城市”。二是精心开展城市维护。坚持“县级统管、行业主管、乡镇(园区)监管、村(社区)参管”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推进机制,成立全县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监督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强化环卫市场化项目进行考核。细化生活垃圾分类,开展“撤桶并点”,在九香美城(回迁房小区)、碧桂园(商住小区)等具有代表性的小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精品示范小区建设,提高生活垃圾的清运率。三是全力守护城市秩序。强化“门责制”管理,持续开展停车秩序、户外广告、流动摊贩、餐饮油烟等专项整治,抓好市容秩序长效常态管理。全面落实“五个及时”制度,对新增违法建设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格落实“六个100%”管理标准,抓好在建工地、运输企业的源头管控,联合开展渣土运输、散装物料运输专项治理行动,对全县建筑垃圾进行“拉网式”排查、“清单化”管理。
(三)持之以恒抓管理,推动“大城管”机制运行
一是深化城管体制改革。完善行政案件“集体讨论”制度,围绕加强行政处罚决定合法性审核,推进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走深走实,不断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以路灯所整建制划入为契机,推动15项权力事项和8项公共服务事项调整,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加强与公安交管、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协调联动,着力构建统一指挥、齐抓共管的“大城管”格局。二是深化城市管理模式调整。坚持“提前介入、建管并重”,将城市管理提前介入服务于城市规划、建设、环保等工作环节,推进“城管+社区、环卫、园林、路灯、市政、物业”等共同治理模式,推动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体系。三是深化城市管理方式创新。充分发挥城市管理数字化指挥中心作用,拓展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应用场景,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城市管理智能化、精细化水平。
濉溪县城市管理局
2024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