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半年农机化工作总结

来源:濉溪县农业机械管理服务中心发布时间:2022-06-30 15:18文字大小:[    ]背景色:       


     2022以来,全县农机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刻把握“立足大农业,面向现代化,发展新农机”战略定位,紧紧围绕省市县“两强一增”行动目标任务要求,以推动农机化高质高效发展为主题,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满足广大农民对机械化生产的需要为目标,以推进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信息化融合、农机服务模式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相适应、机械化生产与农田建设相适应为路径,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促平衡,推动“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提质增效,全县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2%以上,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贡献农机化力量。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全面落实购机补贴政策,着力优化关键环节管控规程,调优农机装备结构,新增各类大中型机械300台(套)以上;

积极组织开展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加强农机牌证管理,新增动力机械挂牌率100%,全县农机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做好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及农机实用人才培训工作已经推广各类新型机具1000余台,培训各类农机人员1260人次发挥农机主力军作用, 确保春季、三夏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稳步推进“机械强农”行动,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科学规范高效有序实施2022年农机补贴。

为切实搞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工作,确保中央及省、市、县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县政府成立农机购置补贴领导小组,农机中心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负责农机补贴政策公开、规范、高效、廉洁实施等事务,并对补贴工作实施全过程监管,确保了购置补贴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的进行。321日上午9时起,濉溪县开始受理2022年农机购置补贴申请。到3月底,已经受理申请表 2396  ,受益农户数 2230 户,申请 机具数量: 2459  ,使用补贴资金1944.795000 万元,全面完成既定目标任务。

(二)扎实推进“两强一增”行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根据省市县两强一增行动主要目标任务分解濉溪县农机部门成立工作专班,多次召开专题研讨座谈交流会议。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结合“新春访万企 助力解难题”活动的开展,及时深入基层农机经营维修网点、生产企业、服务组织、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调查研究,在广泛征求意见、加强基层调查研究基础上, 细化目标任务,压实工作责任,制定推进时间节点,确保“机械强农”工作扎实开展。

1、加强组织领导。为切实做好“两强一增”行动“机械强农”各项工作落实,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升农业提质增效,促进农民增收。濉溪县农机系统成立“两强一增”行动“机械强农”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两中心、两基地”建设工作组、制定濉溪县“机械强农”行动工作实施方案;县委农办成立濉溪县农机装备创新研发推广应用工作组,下发濉溪县“两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稳步推进“机械强农”行动开展。

2、“两中心、两基地” 建设推进情况(粮食烘干中心、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基地、高标准全程机械化综合示范基地)。濉溪县“两基地、两中心”涉及4个种类6个项目全部通过公开遴选的方式确定了实施主体,并与各实施主体签订目标责任书,列出责任清单、措施清单、时限清单,实施挂图作战,确保如期圆满完成既定目标任务。目前2个烘干中心项目已完成场地硬化,围墙等工程,并与烘干设备厂家签订设备订购协议,正在按序时进度推进;2个综合农事中心用地程序全部办理完毕,全部进入施工建设阶段,一栋1000平方米的机库棚已施工完成,一栋1000多平方米的机库棚整体框架已经搭建完成。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基地选址在五铺农场,高标准全程机械化综合示范基地选址在五沟镇庙前村,县委县政府成立了高规格的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农机、农艺、五铺农场、中化集团抽调专业人员组成工作组,科学制定工作方案。示范基地的用地位置、使用的机械已准备到位,已经按照要求完成农业机械信息化系统安装并与省平台进行了对接,并多次召开农机农艺人员座谈会,会商探讨基地建设,于523日、29日在基地召开“三夏”前新机具、新技术推广暨农机农艺融合技术培训会,为基地建设的圆满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3农机装备研发情况。一是建立农机科研攻关和应用推广机制,定期会商研讨,助推我县农机装备研发攻关及产业发展壮大。淮北华丰农机制造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新结构旋耕机用后置式液压调整开沟机,已成功生产出样机,并取得7项实用新型专利,正在组织应用推广,该企业已成功纳入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 大型撒肥机研发已经列入重要日程,组织科技攻关,样机有望6月底完成。安徽维美德农业装备有限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联合研发的电动叉车和电动抓草机联得重大突破,样机已成型。濉溪县淮农农机有限责任公司正在与碧桂园集团广东皓行科技有限公司积极对接,向智慧农机方向发展。三是积极做好本县农机生产企业的产品推广。512日组织召开本县农机产品推介会,40余名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参加,为产品的推广示范销售做好服务 2022527日上午9:30,濉溪县召开2022年机械强农“三夏”农机化生产现场会暨开展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活动,各镇农机管理员、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代表、部分农机合作社理事长等100余人参加会议,本县新型农业机械进行了展示和现场作业演示,加快推进新产品普及应用。

4积极推进大型复式智能高效机械占比。通过农机购置补贴、农机化产业发展项目实施,大力宣传推广普及应用大型复式智能高效绿色农机具,提高大型复式智能高效机械占比,目前全县大型复式智能高效农业机械占比达到20%,达到年度目标任务111%

 

5积极推进经济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率。结合濉溪县的发展现状,制定机械化发展规划,加大机械化技术宣传推广力度,扎实开展农机化技术培训,积极争取资金、建立多元化的投入保障体系,探索建立新机具、新技术示范推广机制,统筹推进,探索出适合我县实际的高质高效机械化发展模式。目前,全县经济作物全程机械化率45%

6强化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农机手培训。结合农机科技志愿下乡、我为群众办实事、农机包村联户等活动开展,强化农机人员能力提升工作,培养一批既精通农机驾驶、维修技术,又懂农业、农艺技术,同时又会经营的新型农机手,加快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普及应用。目前已经培训农机手980余人次,完成目标任务134%(其中培训农机合作社理事长45名,完成目标任务150%

7、农机优势产业集群不断壮大。不断提升华丰、淮农、维美德、华欧等农机企业产品质量、智能化程度,进一步提升我县农机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截止610日,四家农机生产企业2022年完成产值3000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55%。进一步强化农机“双招双引”工作,经前期摸排和外出招商,捕捉到国内一流农机生产企业亚澳农机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市龙丰农业机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均有投资扩产意向,正在积极对接。为响应“两强一增”行动,建议市里考虑出台农机生产企业招商的优惠扶植政策。

(三)打赢三夏农机化生产攻坚战

 2022三夏抢收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农机系统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全省关于三夏生产有关部署要求,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农业机械调度,全力打好夏收这场硬仗,确保夏季粮油应收尽收、颗粒归仓。濉溪县三夏小麦收获从61日开始,6345日是小麦收获高峰期,日机收小麦60余万亩,到66日止,全县小麦机收圆满结束。濉溪县“三夏”期间共投入各类机械9万台套,其中小麦联合收割机械7000台,机收小麦205万亩,机收水平达100%;秸秆打捆机2300台,完成秸秆打捆面积190万亩;投入秸秆还田机新3000台,完成秸秆还田面积15万亩;至622日止,完成玉米种植185万亩,大豆种植面积9.4万亩,大豆玉米复合种植3.4万亩,瓜菜种植2.4万亩,其他作物种植1.6万亩,共投入播种机6万台;全县夏收夏种期间机械足、效率高、质量好,进展顺利。

提前部署,强化工作落实。519日,濉溪县农机部门召开三夏农机化生产启动会议,印发了《濉溪县三夏农机化生产工作实施方案》,对三夏生产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推进。2022527日上午,濉溪县农机部门召开近期农机化重点工作推进会议,对三夏农业机械化生产、粮食减损、秸秆综合利用、农机安全等工作进行专题安排;2022527日上午9:30,濉溪县召开2022年机械强农三夏农机化生产现场会暨开展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活动,抢前抓早,把事情想得更加周全,把工作抓得紧而又紧,督促各镇、村、大户结合实际,及早强化机具准备,及时发布作业信息,强化技术服务,加强部门配合,坚决打好三夏机收这场硬仗,确保不出纰漏,以高质量农机作业促进粮食丰产丰收。同时,加强三夏期间机收减损、安全生产等工作的宣传力度,提升工作动力,传导工作压力,确保全县夏粮颗粒归仓。

提早培训,做好服务保障。围绕农机作业安全和机收减损,组织农机系统专业技术人员、三包服务站及农机维修网点技术人员、农机一线土专家等,深入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现场进行驾驶操作、维护检修、农机安全知识宣传培训。累计培训各类农机人员1060人,检修各类农机具1.55万多台套。组织开展各类现场演示演练观摩会11场次,建成全程机械化示范点3个,提高示范带动作用,建设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2个、粮食烘干中心2个,提高耕、种、管、收、烘、运、贮存等一站式综合服务能力。

强化监测,及时发布信息。深入基层对小麦种植面积、成熟时间、机具保有量及机械化作业需求进行全面摸底,跟踪监测。建立三夏生产调度机制,及时掌握三夏进度。通过省农机化信息网、跨区机收服务手册、跨区作业直通车、宣传彩页等,对外公布小麦收获的时间、地点及预计机收面积、价格等信息,指导小麦联合收割机内引外联、有序流动,保障农机高效调度,确保小麦夏收作物成熟一块、收获一块。

强化服务,保障机收作业。设立机收接待服务站1个,开通24小时三夏服务热线3个,抽调技术人员分成4组,深入田间地头为跨区机手指引路线、安排作业、提供信息、协调解决有关问题。统筹农机生产、供应厂商抽派技术服务人员,构筑技术指导、售后服务、三包服务三条保障线。发放跨区作业证”566份,发布优先保障农机作业用油供应站点9个,全力做好夏收保障服务工作。

加强督导,确保农机安全生产。成立1督导组和4个技术包保指导组下沉包联镇村开展三夏生产跟踪督查指导,协调推进工作。全面开展三项攻坚行动,积极开展隐患排查治理,配合做好安全生产大检查、农机事故应急救援等,设立田间农机作业安全观察劝导员,采取宣传、劝导、教育等方式,帮助广大农机手增强安全作业意识,提高防范能力,全力确保三夏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平稳顺利进行。

(四)小麦机收减损成效显著。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毫不松懈抓好粮食生产的重要指示,抢抓收获时机,多举措做好小麦机收减损,为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贡献农机力量。

一是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小麦机收减损宣传。在前期宣传的基础上,在小麦收获的重要时期,组织人员深入小麦联合收割机作业现场开展小麦机收减损宣传,发放小麦机收减损材料。麦收期间,深入田间地头宣传260余人次,发放小麦机收减损等各类农机宣传材料万余份。二是优化升级机具装备水平。积极引导购机户购买智能化、低损高效小麦联合收割机,持续增加大喂入量等先进小麦联合收割机的保有量。今年以来全县新增智能化、低损高效小麦联合收割机160台。三是强化机收减损培训。今年以来组织小麦机收减损线上培训2次,举办小麦机收减损技术培训班12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机收减损田间操作实训6次。通过培训,让广大农机手熟练掌握小麦联合收割机正确检修保养的技术,提升根据作业条件变化,准确调整机具参数的能力,保持最大限度减少收获损失的操作状态,从思想上增强减损增产意识,从技术上规范机收操作。四是加强小麦机收损失监测。组织农机技术人员,分管领导带队深入小麦机收现场,开展小麦联合收割机收获损失率田间质量调查,实测小麦机收损失的真实情况,及时实地排查机手作业损失率过高的原因,通过技术指导尽可能提升作业水平,同时使机手从感官上深刻认识到机收减损工作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减损即增收意识。

(五)农机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2022年是我省实施“两强一增”行动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做好农机安全生产工作意义重大。濉溪县农机部门积极主动适应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新形势,进一步健全农业农村农机部门总体负责,农机安全监理、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等机构分工负责、协调联动的农机安全监管新机制。积极利用农机购置补贴、作业补贴、农机化项目实施等有关支持政策,引导建立农机安全生产内生动力机制,坚持两个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压实三个必须安全监管责任,强化落实农业生产经营者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抓好农机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落实,推进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为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加安全稳定的环境。截至目前,全县拖拉机注册登记251台、联合收割机注册登记246台、新办理驾驶证337人;检验牌证管理农业机械 800台;发放跨区作业真500余张。农机安全生产持续向好,全县无重大农机事故发生。

(六)加强新型农机经营服务主体建设。一是认真贯彻落实支持农机合作社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不断培育壮大农机合作社、联合社、农机专业户等新型农机经营服务主体,积极引导农机维修网点规范化建设,培育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 2家。争取协调有关部门支持,帮助解决农机合作社库棚建设用地、生产用电、政策性保险、融资和人才等方面的困难。二是提高农机经营服务能力。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农机合作社拉长服务链条,拓展农机合作领域和服务内容,加快建设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为周边农户提供全程机械作业、农资统购、技术培训、信息咨询、粮食仓储与烘干、加工与销售等产前产中产后一站式综合服务。引导农机合作社开展保姆式土地全托管和订单式土地半托管。到目前,全县有农机专业合作社93家,合作社拥有各类机具近4000台套,上半年服务作业面积125万亩,可为农户创收6000余万元。

  (七)大力推广绿色高效农机化技术。一是围绕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组织开展系列培训、现场演示等宣传推广活动,积极推广应用农机信息化、智能化技术与装备,大力推广联合收获、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污处理利用、残膜回收等绿色技术。二是破解粮食生产机械化薄弱环节技术瓶颈。针对高油酸花生种植、秸秆综合利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高效植保、节水灌溉等机械化薄弱环节,开展技术攻关、咨询指导,加快推进作物品种、栽培措施、机械装备的集成配套,落实落细关键技术,探索形成主推的技术路线和解决方案。二是推进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依托全程机械化项目实施,打造农机装备高端、技术路线优化、作业模式完备、农机农艺充分融合的样板,形成各产业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三是组织实施农机推广“田间日”活动。围绕重点作物,在重要农时节点,积极组织开展“田间日”活动。发挥产学研推用各方优势,总结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模式,建立农机化技术推广新平台新机制,提升关键和薄弱环节新技术、新机具、新模式的示范推广能力。上半年共举办各类现场演示会、展示会、观摩会、推进会等12次,推广各类大型高效智能复式农业机械1000余台套。

 (八)实施农机人才培育工程。重点围绕农机安全、产业发展、经营管理、实用技术等方面知识,以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科技需求为导向,按计划、分时段、有步骤地开展新购机农民、新型农机手以及农机合作组织人员等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农机使用操作、维修保养、经营管理人员理论知识、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水平。全面提升农机修理工人员队伍素质。上半年共举办各类农机培训16次,培训农机化管理、技术人员1260人次以上。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县农机部门牵头的全县农业机械化发展协调推进机制,统筹协调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发展工作。相关部门、各镇也围绕补齐短板,强化弱项,加强谋划指导,研究破解农机化发展中的难题,高标准建立农机化科技示范基地。

(二)强化政策扶持。县农业机械化综合服务中心及相关单位、各镇充分认识建立农机化科技示基地对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紧迫性,将其作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积极引导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积极利用好各类惠农政策,保证农业机械化的资金投入和政策保障,落实部门责任,强化目标考核,形成工作合力。

(三)迅速高效抓落实。全县农机系统干部职工紧紧围绕“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要求,进一步增强效率意识、效能意识、效益意识,抓紧抓好重点工作落实。强化“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作风,任务一布置,马上抓落实;工作一部署,马上去推动;工作一完成,马上就反馈。领导干部扛起责任,主动想事、谋事、干事,对重点工作任务,亲自推动,加强督促,全程紧盯。

(四)改革创新抓落实。关注新发展阶段农机面临的改革创新任务,进一步推动理念观念的转变、工作效率的提升,用创新的理念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创造性开展工作,创新性推动发展。要加大农机化工作宣传引导,突出工作创新、新技术新机具应用、机收减损、农机抗灾减灾等成效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五)改进作风抓落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注重实效,抓好具体工作落实。坚持实事求是,不做表面文章。树立强烈的服务意识,推动工作理念从管理向服务转变。适应农机化发展形势需要,从严加强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建设、牌证管理等实施过程的监管,强化廉政风险防控,做到心存敬畏、守住底线。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打造一支服务型、效能型、廉洁型的农机队伍。

四、存在问题

一是开展农机补贴、推广、培训、技术服务、安全监管、深翻作业、服务组织建设等工作经费困难,财政投入少,农机化工作经费不足;二是濉溪县农机量大面广,农机监管人员少,安全隐患依旧存在;三是农机深翻整地作业面积不足,深松整地作业补贴资金不能满足农民需求。通过近年深深翻作业试验、示范,农民对深翻整地技术比较认可,今年申请深翻整地作业的农户较多,远远超出补贴任务面积;对农机合作社的扶持力度不够。对合作社加大政策及资金扶持力度,采取支持政策优先倾斜、项目任务优先安排、长期跟踪指导帮扶等有效措施,使之成为新技术新机具集成的试验田、全程机械化新模式的展示场、新机手新农民的训练营;农机系统人员老化,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积极推进“两中心、两基地”建设粮食烘干中心、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基地、高标准全程机械化综合示范基地)按照时间节点,科学指导、督促项目实施,确保按时完成既定目标任务,让“机械强农”行动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落细,力争实现“一年大突破、三年创一流、长期高质量运转”的机械强农工作大格局。

(二)发展壮大本地农机产业。一是加大对本地农机企业培育,用好“机械强农”的政策,强化经信、科技、农业农村部门协作力度,引导企业开展科技攻关、产品创新及推广应用,支持现有企业做大做强。 二是抓好农机“双招双引”,促进先进适宜农机装备制造企业落户濉溪县。

(三)扎实推进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根据本地需求,对高油酸花生种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种业发展及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短板环节等所需机械编制研制清单,开展科技攻关,加大推进濉溪县现代农业发展所需机械研发、推广、应用。 

(四)不断加强新产品的推广和农机队伍的建设。在重要农事时间节点,精心组织、宣传好新产品、新技术,加快推进“机械换人”和全程全面机械化的步伐,助力农业丰产丰收。加强农机队伍的建设,做好新老人员的更替,建设一支爱三农、懂技术、责任心强的农机队伍。并在全县范围内以农机合作社为引领,培育提升农机手的技术水平,壮大服务三农的队伍,助力乡村振兴。

(五)构建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以农机户为基础,农机服务组织为主体,农机中介为纽带,建设成以开展农机作业、维修、供应、租赁等活动为内容的新型服务体系;加快构建布局合理、服务规范、便捷高效的农机维修养护服务网络,解决农机看病难问题;发展农机信息中介服务、开展跨区作业咨询,便利农机调度,为农业生产供需双方搭建桥梁。

(六)继续推进农机深翻整地工作。按照“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要求,积极争取补贴资金, 2022年计划实施农机深翻整地50万亩以上。

(七)认真落实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大粮食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工作力度,稳步推进农机装备结构优化和提档升级;加快补齐高效植保和粮食烘干机械发展短板;推动秸秆综合利用机械、经济作物和果蔬等设施农业机械、畜禽粪污处理农业机械、节水灌溉机具发展。2022年计划争取并落实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000万元以上,农机总动力达到235万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6% 

(八)继续开展农机报废更新工作。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民自愿、政策支持、方便高效、安全环保”的原则,通过政策支持进一步加大耗能高、污染重、安全性能低的老旧农机淘汰力度,加快先进适用、节能环保、安全可靠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努力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推进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和农业绿色发展。

(九)扎实开展农机技术培训工作。通过宣传培训、示范推广、项目实施等,多举措、多形式开展农机化技术培训、推广工作,保障农机化技术关键环节得到落实,推进农作物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巩固提升和粮食机收提质减损。2022年计划培训农机手2000人次以上。

(十)持续推进农机合作社能力提升工作。围绕构建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这条主线,坚持“量质并重、质量为先”原则,在现有合作社基础上,以综合农事托管服务和各类农机化项目实施为抓手,落实分类指导,推进农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和服务能力提升,努力提升农机合作社承担项目实施、服务农业生产的能力。

(十一)持续抓好作业季节农机安全生产。一是推进属地管理。加强安监、农机、乡镇(村)、农机服务组织协调共管机制,进一步推进农机安全辖区管理责任落实。二是做好季前服务。结合季节性特点,重心下沉,深入镇、村和基层农机服务组织开展农机安全教育培训和现场年检审、换发证等业务办理。三是抓好季中监管。三秋期间,配合乡镇督查、指导作业季节农业机械进地前安全检查和“五个配备”规定的落实,遏制老旧机械下地作业,降低农机安全生产隐患,助力三秋农业生产顺利开展。四是继续推进“平安农机”建设。充分发挥典型带动、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农机驾驶操作等农机从业者安全生产意识显著增强、违法违规行为和安全隐患显著减少、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十二)打好三秋农机化生产硬仗,推动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全国农机系统继续发扬不畏困难不惧挑战的奋斗精神与顽强作风,持续发力,绝不言弃,把所有困难和压力化作奋勇前行的劲头与动力,在秋收秋种、颗粒归仓的三秋大战中再立新功。同时,大力推广使用智能农机,实行智能收获、智能烘干、智能播种、智能田间管理(如采用无人机等),提高“三秋”作业的进度和质量。

 

2022612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