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县农业机械管理服务中心2024年9月份工作开展情况及10月份工作计划

来源:濉溪县农业机械管理服务中心发布时间:2024-10-08 10:54文字大小:[    ]背景色:       

濉溪县农业机械管理服务中心20249月份

工作开展情况及10月工作计划

 

一、9月份工作开展情况

1、农机补贴稳步推进。2024年,濉溪县共获得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四批次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资金7020万元。截止目前,共受理机具7302台,占补贴资金4736.099万元,其中已结算机具1477台,占补贴资金1410.91万元,其中通过对公账号发放的补贴机具77台,补贴资金157.58万元;通过惠农“一卡通”系统发放的补贴机具1400台,补贴资金1253.33万元。已受理没结算机具5825台,占补贴资金3325.189万元。

2、机具核验“热情不减”。连日来,濉溪县农机部门组织人员深入镇村一线、田间地头、农家场院等开展农机购置补贴机具核验工作,确保补贴资金能够真正用于农户购置先进实用的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为确保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规范、高效实施,濉溪县农机部门致力于优化农机购置补贴办理流程,采取多种形式的机具核验方式,确保购机户不误农时,让群众少跑腿,推动农机购置补贴强农惠农政策真正落到实处,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濉溪县农机部门工作人员无惧“烤”验、“热”情不减,针对移动机械,采取集中检验方式;针对固定机械,电话预约,入户检验;针对作业机械,深入田间地头、作业场所;对于无法带机到现场进行核验的,开通提前预约服务,根据购机者需求,工作人员上门核验机具、办理相关手续;对于在工作时间尚未办理完成的或者在工作时间无法到达现场办理的,提供了延时服务,帮助农户实现“到达就能办”。

3开展节前农机安全生产检查。912日至13日,濉溪县农业机械管理服务中心到辖区内农机生产企业、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节前农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检查组主要通过现场察看、询问等方式,对农机具维修保养、安全措施、拖拉机到期检审、消防灭火器材配备、电路电线铺设等安全隐患进行了仔细的检查,切实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点。同时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告诫农机驾驶员任何时候都要安全作业,遵守农机法律法规,切实做好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对于现场发现的问题要求生产经营服务主体立即整改到位。

4召开三秋农机化生产启动会。 2024914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和“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各级的安排部署,进一步提高我县小麦、玉米单产水平,切实增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全力夺取今年秋粮作物丰产丰收和保障夏粮适时播种,濉溪县农业机械管理服务中心组织召开全县“三秋”农机生产工作会议。

会议强调,“三秋”农机化生产时间紧、任务重,要提高认识,把“三秋”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要组织协调各类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创新服务方法,拓展服务内容,优化服务质量,提高灾害条件下农业机械生产组织调度能力,全力促进“三秋”农机化生产顺利进行。按照技术包保方案的要求,深入田间地头和农业生产一线,多措并举、齐心协力高质量完成好今年“三秋”农机化生产工作的各项任务。要学习“三夏”工作的经验做法,建好用好“三秋”微信调度群,做实做细各项服务措施,做好极端天气、应急事故等防范应对工作,统筹推进,及时沟通,形成强大合力,推动濉溪县农机化生产工作再上新台阶。

5、做好农机科技志愿服务。连日来,濉溪县农机部门组织系统20余名党员干部,成立5支农机维修党员干部志愿服务队,分片包干,深入到镇村服务组织、农机大户、家庭农场等农机具停放场地,组织有机户抢抓农闲间隙对即将“上战场”的“战马”检修、调试,查找安全隐患、排除故障,对于新购置机械的有机户,农机技术人员还一对一服务、面对面指导,为有机户讲解农机具保养、调试知识。目前,全县6000余辆收割机、1.6万台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已全部完成检修,确保每一台农机状态“健康”,为粮食颗粒归仓提供机械保障。

6农业部和省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有关负责人调研“三秋”生产暨玉米单产提升工作。922日上午,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副站长徐振兴、副处长徐峰和省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站长宋学忠、副站长蔡海涛、科长曹发海,在市农业农村局有关领导、县政府领导、县农业农村农机部门有关负责同志陪同下,深入濉溪县调研“三秋”生产暨玉米单产提升、玉米籽粒收获等工作。

调研组一行深入基层一线,与生产大户、种植农户深入交流生产中存在问题、对策建议,探索交流示范引领大面积粮食作物提升单产经验做法。重点调查当前农机化生产机收减损、玉米籽粒收获及三秋农机化生产准备情况,关注秋收秋种及农机购置补贴等相关情况。

7开展玉米单产提升示范现场测产。923日上午,县农业农村、农机部门组织技术人员到示范区开展现场测产工作。技术人员应用正规测产方法,确定好、中、差测产点选点后,进行现场实测面积拉样方、采收、记录数据等。产量估计达到预期目标,农户脸上也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后续,工作人员将通过数据分析、考种,测算单产,从而掌握基础数据和分析对比,为进一步优化生产技术,搞好粮食生产奠定基础。

8、开展玉米机收减损大比武与测产活动。923日,濉溪县农业农村和农机部门在孙疃镇耿圩村新建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全程机械化示范区联合,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玉米机收减损大比武和测产活动。本次活动不仅展示了现代农业机械化的高效与精准,还通过科学的测产手段,对同一栽种密度下的3个不同玉米品种以及不同栽种密度的同种玉米品种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生产评估,为未来的玉米种植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和技术参考。

在玉米机收减损大比武环节,农机手驾驶着玉米收割机穿梭在金黄的玉米地里。地里是先前通过机械化种植栽种的3个玉米品种,按照同样的栽种密度,每个品种分为两列。农机收割时,就逐一将每个品种的两列玉米一齐收割装袋,并分别做好品种标记,方便后续开展测产工作。

在测产环节,农技人员通过实地测距、精确丈量面积、现场采收样本并称重折算等一系列严谨步骤,确保了测产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同时,他们还分别取一个平方米内机收损失的玉米量,用于计算折损率,以便筛选出适宜机收的品种,为下一步的大面积推广种植奠定基础。

9、扎实推进“三中心一基地”建设。“三中心(粮食烘干中心、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一基地(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推广示范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农机部门充分发挥本地资源禀赋特点和经济作物的优势,坚持问题导向,守正创新、开拓进取,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增动力,为实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添活力。1-9月份完成90%以上“三中心、一基地”项目工程建设目标任务。

 10、强化农机安全监管。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安全生产的部署要求,多措并举严抓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全面遏制农机事故的发生,筑牢农机安全生产防线,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

11、发展壮大本地农机产业。一是加大对本地农机企业培育,用好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富民政策,强化经信、科技、农业农村部门协作力度,引导企业开展科技攻关、产品创新及推广应用,支持现有企业做大做强。 二是抓好农机“双招双引”,促进先进适宜农机装备制造企业落户濉溪县。三是做好落地农机企业生产运营中跟踪服务工作。

12扎实推进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淮北市华丰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生产智能电驱小麦双轴旋耕施肥播种机、濉溪县淮农农机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玉米品字施肥播种机已经安徽省农业农村厅批准立项,两家企业组织开展科技攻关,瞄准农业生产需求,着眼全产业链强化农机装备研发制造和推广应用,加快补齐短板弱项,促进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更好支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目前,2项农机研发补短板产品已经研发成功,加快推广普及应用。完成目标任务100%

二、10月份工作计划

1、高效推进2024年农机购置补贴与应用工作开展扎实推进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开展,强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宣传,充分发挥政策效益,推动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转型升级,有效支撑国家粮食安全、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2、扎实推进“三中心、一基地”项目建设。按照“三中心、一基地”建设实施方案要求,按照时间节点,围绕强化顶层设计、深化机器换人、固化全程保障等方面重点发力,把各项工作谋得更准、抓得更紧、干得更实,不断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亩均产出率和农业综合效益,开启农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为中国式农业现代化贡献更多农机力量,推进农民持续增收、乡村加快振兴。10月底,力争完成100%以上“三中心、一基地”项目工程建设目标任务。

3、发展壮大本地农机产业。一是加大对本地农机企业培育,用好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等党的富民政策,强化经信、科技、农业农村部门协作力度,引导企业开展科技攻关、产品创新及推广应用,支持现有企业做大做强。 二是抓好农机“双招双引”,促进先进适宜农机装备制造企业落户濉溪县。

4、扎实推进农机装备研发应用。加快推进濉溪县淮农农机有限责任公司、淮北市华丰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批准立项的2个农机补短板产品推广普及应用,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让“濉溪制造”端稳“中国饭碗”、守护“大国粮仓”。同时,根据本地需求,对高油酸花生种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种业发展、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短板环节、设施农业发展等所需机械编制研制清单,开展科技攻关,加大推进濉溪县现代农业发展所需机械研发、推广、应用。 

5、不断加强新产品的推广和农机队伍的建设在重要农事时间节点,精心组织、宣传好新产品、新技术,加快推进“机械换人”和全程全面机械化的步伐,助力农业丰产丰收。加强农机队伍的建设,做好新老人员的更替,建设一支爱三农、懂技术、责任心强的农机队伍。并在全县范围内以农机合作社为引领,培育提升农机手的技术水平,壮大服务三农的队伍,助力乡村振兴。

6、构建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以农机户为基础,农机服务组织为主体,农机中介为纽带,建设成以开展农机作业、维修、供应、租赁等活动为内容的新型区域性农机服务体系;加快构建布局合理、服务规范、便捷高效的农机维修养护服务网络,解决农机看病难问题;发展农机信息中介服务、开展跨区作业咨询,便利农机调度,为农业生产供需双方搭建桥梁,聚焦“一户一块田”改革、“大田托管”现有成效,在着力解决全县农户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需求同时,进一步吸引和集聚土地、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现代农业生产要素,探索“公司+村集体田”“公司+社会化服务组织+村集体田”等模式,加速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为区域“大田托管”“一户一块田”改革长效、持久、大范围推广提供全方位保障。

7、推进农机产业招商工作开展紧紧围绕政府下达的任务目标,积极主动的开展精准招商,突出大、高、新、强的产业项目,立足行业企业,前瞻性瞄准招商引资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着力在现代农业产业化项目和先进农机装备制造产业项目做文章。同时注重做好引进企业、有意向、签订框架协议企业的跟踪服务工作。

8坚持不懈抓好减损提质树牢“减损就是增产”意识,在秋收时节,广泛开展大宣传、大培训、大比武活动,加强农机手队伍管理、指导和培训,不断提高减损技能和作业水准。持续开展机收损失监测调查,推动机收减损进一步巩固、挖潜、提升。引导企业研发生产节种节肥机具和减损收获等农机产品,全链条降低机械化生产损失率。实施粮食烘干能力提升行动,推动建设一批智能化信息化烘干中心

9大力推进粮油生产全程机械化。以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为指引,以大面积提高作物单产为目标,加快高性能播种机推广应用,不断提升播种质量。开展大豆、玉米、小麦、等大宗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力争带动粮食亩产提高3公斤左右。加大绿色高效农机装备和技术的示范推广,总结形成区域性的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

10、全面拓宽农机应用领域场景。加强畜牧水产养殖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初加工以及特色作物适用机具设备的遴选与推广,推出一批技术先进、可复制推广、应用前景广阔的典型应用场景,加快智能农机推广应用,不断提升农机信息化水平。

11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国家和安徽省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按照省市县农业行业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推进农机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加强源头管理,严把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注册登记关、安全技术检验关、驾驶人考试关。重要农时定期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督促、指导各镇村、服务组织等常态化开展农机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推进农机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试点,夯实基层农机安全生产责任。

12打好三秋农业生产攻坚战。坚决扛牢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充分发挥农机主力军作用,重研判、精管理、保品质,全力以赴组织好“三秋”机械化生产,奋力夺取全年粮食丰产丰收,坚决打赢三秋农业生产暨秸秆禁烧攻坚战。一是优布局、稳运转。启用农机作业指挥调度平台,建立健全三级农机生产网格化包保机制,贯通三级农机供需调度,充分发挥各类农机服务组织社会化服务功能,为农户提供可供选择的全链条机械化生产服务,确保不落一块田、不漏一农户,保证全县秋粮颗粒归仓。二是强服务、提效能。成立4支指导组,深入一线开展全面督导指导;设立324小时热线电话,全天候做好机收信息咨询服务;强化宣传技术指导服务,实现关键农机技术全覆盖,为“三秋”生产提供了技能支持。三是重防范、保丰收。启动三秋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全面做好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全县组建11支应急维修服务队,各类农机报修能在1小时内迅速响应,指导农机经销商根据缺口动态调整农机装备和零配件有效供给,确保秋粮丰产丰收。四是除隐患、守底线。积极组织开展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和隐患排查整治,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顶得上、靠得住”,确保三秋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三、需协调解决问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