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濉溪县2025年“三秋”农机化生产工作方案》的通知

来源:濉溪县农业机械管理服务中心发布时间:2025-09-30 16:24文字大小:[    ]背景色:       

濉溪县农业机械管理服务中心文件

濉农机﹝202515

 


关于印发濉溪县2025年“三秋”农机化

生产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镇(园区)、相关单位:

     为做好三秋农机化生产组织和服务保障工作,确保三秋农机化生产科学组织、有序开展,高质量完成秋收秋播及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任务,按照《濉溪县2025年秋季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指导意见》要求,结合全县农机化工作实际,制定《濉溪县2025年“三秋”农机化生产工作方案》。农机部门同镇(园区)、相关单位密切配合,精诚合作,抓实抓好各项服务,确保打赢“三秋”生产、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攻坚战。

             

              濉溪县农业机械管理服务中心

               2025926

 

 

濉溪县2025年“三秋”农机化生产        工 作 方 案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秸秆焚烧与结合利用相结合,建立健全秸秆焚烧工作体系,全面防范与重点管控秸秆焚烧行为,不断完善秸秆焚烧和综合利用长效机制,有效改善全县大气环境和农业生态环境,助力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今年三秋农机化生产要实现玉米、大豆等作物机收率进一步提升,小麦机播率稳定在100%,其他经济类农作物的机械化生产努力取得突破。濉溪县秋作物面积大、品种多,三秋生产时间长、农机化生产任务重,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对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的安排部署和防灾减灾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担当,立足提单产保丰收、预防灾害天气等不确定因素可能带来的影响,制定工作方案,落实工作责任,抓细抓实三秋农机化生产服务工作,切实做到准备工作无遗漏,生产服务有保障,应急工作有预案,确保农机化生产科学组织、有序开展,安全平稳、高质高效地完成今年三秋农机化生产任务。

二、目标任务

三秋期间,全县计划投入各类农机具9万台套。力争玉米、大豆机收水平达到95%以上、秸秆综合利用水平稳定在95%左右,机收损失率控制在国家相关标准内;小麦机播水平达到100%;农机抗灾救灾应急保障有力。

三、主要工作

     (一)做好三秋农机化准备工作

  一是做好机具准备与作业对接。要对辖区内自有机械进一步摸底排查,查清能正常使用的机具数量并登记造册,尤其是烘干机、履带式收获机、农用水泵等应急装备数量及分布情况。及时组织农机技术人员,协调农机生产销售企业和维修网点,指导农机手对作业机具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积极协调有关农机企业、经销商备足农机及零配件,确保三秋期间各类农机具以优良的状态投入生产。积极引导农机合作社等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同周边村组签订作业协议,开展整村、整组机械化作业服务,形成相对稳定的供需合作关系,推广收、运、耕、种、管一条龙作业模式,提高农机化作业的组织化程度和作业效率。

  二是做足农机应急救灾准备。各镇(园区)要完善应急预案,按要求成立农机化生产指导组,抓好农机化生产、农机应急作业等工作指导。要动员区域农机服务中心、常态化应急作业服务队做好农机应急救灾的准备工作。要紧密联系相邻地市(县、市、区),根据需要开展互助合作,共同应对区域性自然灾害。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结合本地机械保有量、农作物分布、农机化生产进度等情况,及时调整工作方案,积极应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三是开展技术宣传和培训。各镇村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围绕秋粮机收减损、小麦高质量播种、抗灾救灾、农机社会化服务、驾驶操作、安全生产等方面,开展宣传。要因地制宜采取专家授课、线上线下教学结合、发放宣传册等方式,开展培训。指导农机手科学调整调试、正确操作使用各类农机具,降低玉米、大豆、花生等收获损失,提高秸秆还田、机耕机播作业质量。要与农技部门相结合,指导农民良机良法结合,实现小麦高质量播种。

  (二)组织好三秋农机化生产

  一是做好农机组织调度。要统筹辖区内农业机械,强化域内循环,根据区域机械到位情况,科学安排作业地点,组织机械有序作业,促进供需平衡,保障三秋作业顺利进行。注重发挥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三秋生产骨干功能,以农机合作社为抓手,组织好玉米、大豆、花生等主要农作物机械化收获、秸秆还田、机耕整地、小麦精少量播种等主要农机化生产。采取包、帮、扶措施为军烈属等特殊群体提供机械化作业服务。遇到突发自然灾害,要根据需要做好应急作业机械的组织调度和技术指导工作。

  二是落实好服务保障措施。各镇、相关单位要发扬三夏跨区作业服务经验,落细落实保障措施。一要加强与交通部门的沟通联络,落实好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运输联合收割机(包括插秧机)的车辆,免交车辆通行费政策,确保三秋跨区机车保通保畅。二要加强与气象部门合作,做好三秋期间气象预报预警,提供气象信息服务保障。三要继续会同与石化、石油部门落实农机用油优惠政策和便民服务措施,开设农机绿色加油通道和保供加油站,组织开展送油下乡”“送油到田服务。四要针对三秋作业特点和跨区作业需求,为外来机手提供路线指引、作业信息、农机维修等服务。

三是加强生产指导和技术推广服务。全县农机系统要组织力量,通过下田、进村、入社等方式,深入生产一线,开展生产服务指导,解决生产中的问题。濉溪县农机管理服务中心将成立三秋农机化生产服务指导组,开展服务指导。要抓住三秋重要时期,推进农机化技术应用。针对玉米、大豆、花生机收技术水平提升,玉米、大豆机收减损、高质量播种等大力开展作业示范和技术指导,推进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生产质量和水平提高。针对特色经济作物、设施农业、林果生产等机械化需要,加强技术咨询指导服务,因地制宜组织技术试验示范,促进农机化技术落地应用。

(三)做好生产进度和信息报送工作

农机部门安排专人负责三秋农机化生产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上报工作。916日至1031日每周二通过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生产信息直报系统报送生产进度。三秋工作结束后,于10月底前报送三秋农机化工作总结。

濉溪县三秋农机化生产服务联系电话:0561-60825766882522电子邮箱:3844068640@qq.com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农机部门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机械化秋收秋种作为当前农机化工作的重要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抢前抓早制定工作方案和防灾减灾预案,落实落细工作措施,全力以赴组织好三秋机械化生产,为高质量高效率完成秋收秋种任务提供坚实机械化支撑。

为此,成立“三秋”农机化生产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指导协调全县“三秋”农机化生产工作。人员组成如下:

  长:况开迅

副组长  胡启新

  员:孙永红           王冬梅  丁 会

王玉莲  周美华  朱梦迪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协调“三秋”期间的农机化生产各项工作。

(二)强化包保服务按照《濉溪县2025年秋季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指导意见》要求,濉溪县农机管理服务中心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秋季农业生产实际,制定了《2025年“三秋”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及农机化工作技术人员包保工作方案》。加强辖区三秋农机化生产指导服务,帮助解决农机化生产问题,确保三秋农机化工作高质量推动。一是提前对农机手开展操作技术及安全知识培训。二是安排技术人员深入现场指导农机作业。三是加强安全生产宣传和检查。对不服从镇、村管理的农机手,一律拉入黑名单,三年内不得在我县作业,不予发放跨区作业证,不能享受新购机械补贴。农机管理服务中心监督举报电话:0561-6082576  6882522  6882308

()加大宣传力度。县农机部门认真组织策划三秋农机化生产宣传报道,围绕全程机械化、粮食烘干、机艺融合、智能化、抗灾救灾等方面,宣传三秋农机化生产工作新亮点、新典型、新成效,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及时了解农机化生产信息,安排专人负责农机化生产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即时通过农机直通车系统报送作业进度信息;及时向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通报“三秋”进度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做好后勤保障。“三秋”期间,濉溪县农机部门成立后勤保障组,向社会公布热线电话0561-60825760561-609860768821626882308,接受机手的投诉和咨询,帮助机手解决跨区作业中遇到的加油、维修、道路转移、事故处理、作业纠纷等困难和问题。后勤保障组组成人员如下:

  长:胡启新  0561- 6082576  18156178015

  员:王冬梅  

            

(五)强化工作督查。为充分发挥农机化在农业生产中的突出作用,县农机部门强化“三秋”期间农机化工作督查。督察组及时深入农业生产一线,督查指导秋收、耕整地、秋种等工作,及时解决随时出现的矛盾和困难,确保三秋工作顺利进行。秋收、耕整地、秋种不结束,督查组不撤离,确保秋粮机收、秸秆禁烧和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有序开展。

1.濉溪县农机管理服务中心“三秋”督查组组成人员如下:

    长:况开迅

  员:  13909612160、王冬梅、丁 

2.四铺镇、百善镇秋季秸秆禁烧督查工作

组成人员如下:

四铺片组长:周 

成员:丁  会  朱梦迪

百善片(黄新庄村)组长: 李  

成员:刘  峰  孙永红

工作职责:

1宣传发动情况。检查镇对秸杆综合利用和秸秆禁烧的各项要求是否做到户户皆知、人人明白。

2)组织建立情况。检查镇是否成立秸秆禁烧领导小组、巡查队伍,建立健全秸秆综合利用和秸秆禁烧责任制度,是否做到责任、措施、器具、时间、预案“五落实”。

3)依法行政情况。检查镇对各种违规违禁行为是否得到有效制止和解决。

4)重点区域情况。检查镇在秸秆禁烧重点区域是否真正落实各项禁烧要求,出现秸杆焚烧火情时灭火人员能否及时赶到并迅速灭火。

5)场所落实情况。检查镇秸秆堆放场所是否落实,及时向所属部门及禁烧办报告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情况。

 

附件1.2025年“三秋”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及农机化

工作技术人员包保方案

2.2025年秋季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包镇农机技

术人员名单

          3.濉溪县“三秋”农机化生产应急服务队信息表

          4. “三秋”机械化减灾减损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附件1

2025年“三秋”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

及农机化工作技术人员包保方案

 

为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年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部署,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三秋”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及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制定本方案。

一、包镇农机技术人员工作任务

(一)根据镇(园区)机械需求,按镇(园区)的要求开展技术服务、机械调配、农机安全宣传等工作(见附表1)。

(二)开展技术培训,负责所包镇(园区)的农业机械驾驶员技能培训。

(三)督促指导责所包镇(园区)提高收获质量、深翻整地质量、播种质量,促进粮食收获减损、耕整地质量提升、适法适量播种。

(四)督促指导所包镇深翻项目实施。

(五)配合镇(园区)对不遵守作业合同、不服从镇村管理、不按作业质量要求作业的机手给予通报批评并收回安徽省印制的跨区作业证。

二、包镇农机技术人员安排

整合农机系统技术力量,分片包保。《2025年秋季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包镇农机技术人员名单》附后。

三、农机技术培训计划

计划在每镇安排1-2期安排秋季农机实用技术培训班,培训农机手1000人次左右。各镇需要开展技术培训,可提前与包镇农机技术人员联系 。县农机推广站设常训班,随到随学。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把“三秋”秸秆禁烧、综合利用与农机化生产作为当前中心工作,并成立县农机管理服务中心“三秋”农机化工作领导小组。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与公安、交通、石油、农业、气象等部门协调配合,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明确分工,细化任务,强化服务管理,狠抓措施落实,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保障“三秋”农机化生产的顺利进行。

(二)加强宣传,做好统计工作一是认真组织策划秋季农机化生产宣传报道,大力宣传玉米机收、秸秆综合利用、深耕整地等农机化工作新亮点,为组织农机化生产、秸秆禁烧和秸秆综合利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二是结合秋季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编发“三秋”适用农机化技术宣传资料;三是及时做好生产信息统计和报送工作。

(三)抓好机具调度。一是加强组织协调,科学调配机械,既满足抢收抢种的需要,又提高机具的利用率;二是积极引导扶持农机合作社、农机专业大户等农机服务组织开展社会化服务,提高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

(四)强化技术服务。一是整合农机系统技术力量,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提升机手操作技能、维修能力和职业素养,保障机具以良好状态投入生产,促进作业质量提高;二是依托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三包服务站、农机维修网点等服务组织,安排“三包”售后服务车辆、公开农机产品服务电话、投入“三秋”维修服务;三是督促农机维修网点、经销商、三包站备足货源,延长服务时间,提高服务质量,保证机械在作业中出现故障能得到及时的维修。

(五)抓好农机安全生产。各技术包保组、督查组,及时深入田间地头,宣传安全生产知识,确保农机安全生产。督查组组成人员如下:

(六)严格督查落实。由县农机中心“三秋”督查组进行督查,对包镇农机工作人员工作不力的,实行责任追究。

() 生活保障。“三秋”期间,包保技术人员及参与禁烧的工作人员生活补助按照《濉溪县2025年秋季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指导意见》规定,依据考勤结果执行。

 

 

 

 

 

 

 

 

 

 

 

 

附件2

2025年秋季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包镇农机技术人员名单

片区

镇 别

负责人及     联系电话

包镇技术人员与联系电话

第一

片区

百善镇   (含黄新庄)

铁佛镇

  (组 长)

15756107878

县农机中心

县农机推广站(轮换)

县农机站

 

第二

片区

南坪镇

双堆镇

孙疃镇

孙永红(组 长)

13856199388

 

县农机中心

 

县农机推广站(轮换)

县农机站

 

第三

片区

临涣镇

韩村镇

五沟镇

胡启新(组 长)

18156178015

县农机中心

县农机推广站(轮换)

县农机站

 

第四

片区

濉溪镇

  

刘桥镇

四铺镇

周 建(组 长)13030609177

县农机中心

县农机推广站(轮换)

县农机站

 

注:包镇技术人员根据工作需要可随时调整。

 

附件3

濉溪县“三秋”农机化生产应急服务队信息表

 

序号

服务队名称

联合

收割机

拖拉机

服务队

负责人

手机号码

1

濉溪县百善镇支农农机合作社

10

10

谢好学

13909613592

2

濉溪县双堆镇杨青农机合作社

10

10

  

15856101096

3

濉溪县南坪镇皓月秸秆合作社

5

10

沈书明

13965881352

4

濉溪县任冬冬农机专业合作社

10

10

任冬冬

18705615208

5

濉溪县四铺镇众城农机合作社

5

10

凌开武

18756131116

6

濉溪县五沟镇嘉伟农机合作社

10

10

任启峰

13966158757

7

濉溪县田丰农机专业合作社

6

14

王智民

15605615030

8

濉溪县王猛农机专业合作社

10

10

马学群

18856118696

9

铁佛镇荣丰农机合专业作社

10

10

王建平

13965881579

10

濉溪镇富农农机专业合作社

5

15

潘德钰

15956163888

11

濉溪县标标农机专业合作社

6

14

胡志坤

18726876667

12

濉溪县谷瑞农机专业合作社

10

10

凌养武

15856171116

13

濉溪县梓幕农机专业合作社

6

14

李祥奇

15656157733

14

濉溪县李凯旋农机专业合作社

10

10

李凯旋

15212602122

15

濉溪县汇丰农机专业合作社

5

15

赵新耿

13083358992

注:濉溪县农机部门以全县93个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为依托,组织15支“三秋”农机应急服务小分队,每个小分队配备20台套农机具(联合收割机,拖拉机配套秸秆还田机、播种机、打捆机、深耕机械、旋耕机械等),一台维修服务保障车辆。服务队负责人、成员要具体落实到人、到机具。合作社要按照当地政府的安排,做到随叫随到、随时调度、随时对口支援,发挥“三秋”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农机化生产的主力军作用。

附件4

三秋机械化减灾减损生产技术

指导意见

 

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

农业农村部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专家指导组

  

为切实做好三秋机械化生产工作,提高机械化减灾减损能力,有力支撑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针对水稻、玉米、大豆等主要粮油作物机收减损、倒伏收获、过湿地块作业、小麦高质量播种等情况,提出本技术指导意见,供各地参考。

  一、减灾减损收获

  (一)确定适宜收获期

  适期收获可增加粒重、减少损失、提高产量和品质。作业前,应准确判断确定适宜收获期,过早或过迟收获会增加损失率和破碎率。适宜收获期因品种、播期及生产目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如遇自然灾害等特殊情况,可适当提前收获。

  1、水稻适宜收获期。多数稻穗变黄,粳稻95%以上籽粒转黄,籼稻90%以上籽粒转黄。

  2、玉米适宜收获期。植株的中、下部叶片变黄,基部叶片干枯,果穗变黄,苞叶干枯呈黄白色而松散,籽粒脱水变硬乳线消失,微干缩凹陷,籽粒基部(胚下端)出现黑帽层,并呈现出品种固有的色泽。

  3、大豆适宜收获期。采用联合收获方式应在完熟初期,叶片全部脱落,植株呈现原有品种色泽,籽粒含水量降为18%以下;采用分段收获方式应在黄熟期,叶片脱落70%80%,籽粒开始变黄,少部分豆荚变成原色,个别仍呈现青绿色。

  (二)选择适用机具

  1、水稻。可选用全喂入履带式谷物联合收割机,应优先采用高性能、大喂入量机型,以提高收获作业效率和质量;收获难脱粒品种(脱粒强度大于180g)或倒伏水稻时,应优先选用半喂入履带式谷物联合收割机。

  2、玉米。如籽粒含水率在25%以下,可选用玉米籽粒收获机一次性完成摘穗和脱粒作业,宜选用纵轴流机型;如不具备籽粒收获条件,可选用摘穗型玉米收获机进行果穗收获。

  3、大豆。优先选用配置挠性割台的大豆联合收获机;如无大豆联合收获机,可兼用谷物联合收割机,通过调整改造并配置大豆专用挠性割台方式实现。

  (三)调整良好作业状态

  作业前,依据产品使用说明书对机具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与保养,确保机具技术状态良好;应根据地块条件(大小、坡度等)、作物条件(品种特性、成熟程度、产量水平、籽粒含水率、秸秆水分含量等)、环境天气、农艺要求(留茬高度、秸秆粉碎程度等)等对收获机作业参数进行调整,并进行试收,试收作业距离一般为30—50m。试收后,应停车检查作业质量,需要时进行必要的调整,直至作业质量达到要求后,再投入正常作业。

  (四)减损收获作业

  1、选择适宜的作业路线

  玉米收获时,机具行进方向应与种植行平行,尽量避免与种植行垂直方向收获;水稻、大豆收获作业一般采用向心回转法。作业前,应提前查看地块,对地块中的沟渠、田埂、通道等予以平整,并将水井、坟头、电杆拉线、树桩等不明显障碍进行标记,据此合理规划路线,科学避让。作业时,应根据地块形状,依次进行作业;如有必要,可提前开出收割道。

  2、合理控制作业速度

  应根据机型特点、作物产量、种植密度、植株高度、干湿程度、留茬高度等因素选择合理的作业速度;当作物密、植株大、产量高、地块起伏不平、早晚及雨后作物湿度大时,应适当降低作业速度;作业时,一般先低速收获,然后逐步提高至正常作业速度;严禁使用行走档位进行收获作业;低速行驶作业时,不能降低发动机转速。

  3、科学规范驾驶操作

  作业时,应通过调整作业速度和幅宽实时控制喂入量,使机具在额定负荷下工作,降低夹带损失,避免发生堵塞故障;应注意幅宽衔接,避免相邻两个作业带之间出现漏收损失。地头转弯时,应停止作业,采用倒车法转弯或兜圈法直角转弯,靠行对齐、直线行驶后再开始作业。应注意地头、边角和障碍物附近作物收获情况,做到应收尽收,减少损失。

  4、实时监测作业质量

  可装配收获作业监测终端,作业时实时监测损失率、含杂率、破碎率等参数,并根据相关参数和终端提示,及时调整作业速度、喂入量、留茬高度、滚筒转速、凹板间隙、清选风机转速等参数,控制损失率、含杂率、破碎率等,进一步提高作业质量。

  (五)特殊作业场景

  1、旱地过湿机械化作业

  对于长时间浸水且呈泥泞状态(土壤含水量饱和)的旱作农田(非水田),轮式农业机械作业时易发生陷机和破坏耕层土壤结构,优先选用履带式农业机械。如不具备条件,亦可将轮式农业机械改造为半履带式农业机械(将驱动轮更换为三角履带),或加装一对驱动轮胎,增加接地面积。采用履带式拖拉机作业时,应根据地块情况对履带张紧程度进行调整,泥泞地块适当调紧一些,干燥地块适当调松,以提高机具通过能力、减少履带磨损。抢收过湿地块玉米时,可通过调整改造履带式谷物联合收获机进行作业,注意调整滚筒转速、凹板间隙、清选风机转速等工作参数,并更换玉米专用割台或在割台加装接穗板。

  作业前,仔细观察地块泥泞程度,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作业时,应降低作业速度,避免急进、急退,做到匀速作业;转弯调头应缓慢,避免在同一位置多次转弯调头;如遇机具打滑、下陷、倾斜等情况,应及时停车处理;应及时卸粮,尽量减轻整机重量。收获作业同步开展秸秆还田作业时,应注意观察秸秆还田作业质量,如不满足生产需求可适时开展二次秸秆还田作业。

  2、收获潮湿水稻

  在较为泥泞的湿田中收获潮湿水稻时,容易造成割台、凹板筛和振动筛的堵塞,应低速、少量依次收获,并及时清除割刀和喂入筒入口的秸秆屑及泥土。

  3、收获倒伏水稻

  收获倒伏水稻时,半喂入谷物联合收割机作业效果一般优于全喂入谷物联合收割机;如严重倒伏且倒伏方向一致,应优先选用半喂入机型;如倒伏不严重且倒伏方向交错,可选用全喂入机型。

  倒伏角小于45度时,对收获作业影响有限,一般不进行特殊处理;倒伏角大于45度小于60度时,如选用半喂入机型,应采用顺向收获或侧向收获方式;如选用全喂入机型,应采用逆向收获或侧向收获方式;倒伏角大于60度,应采用顺向收获或侧向收获方式,选用全喂入机型还应加装扶倒器同时更换防倒伏弹齿,并调整拨禾轮与割刀的相对位置,调整弹齿角度后倾,将割台降至适宜高度。

  作业时,应降低作业速度,减少作业幅宽;应将档位保持低速档,发动机采用额定转速;应根据作物情况实时调整拨禾轮高度和转速;应经常检查作业质量,观察凹板筛和清选筛,根据收获效果及时调整机具参数;应及时清除割刀和喂入筒入口处堆积的泥土和秸秆,防止堵塞。

  4、收获倒伏玉米

  收获倒伏玉米时,优先选用割台宽度长、倾角小、分禾器尖能够贴地作业的高性能玉米收获机;也可在普通玉米收获机割台上加长分禾尖或加装倒伏扶禾装置,增加扶禾作业行程,并适当减小割台倾角。收获严重倒伏(倒伏角大于60度)玉米时,在上述割台调整改造基础上,将铁胶混合剥皮辊更换为全胶剥皮辊,防止铁辊沟槽粘连泥土降低作业效果;将排杂辊改为浮动状态,加装强力风机;必要时,在割台上加装辅助拨禾轮或螺旋扶倒器,实现玉米植株有效喂入;玉米籽粒联合收获机还应调整脱粒滚筒转速和凹板间隙,避免过度揉搓,造成籽粒破碎率过高。倒伏角小于45度时,对收获作业影响有限,一般不进行特殊处理。倒伏角大于45度时,应在对行收获原则下,采用逆向收获或侧向收获方式。

  作业时,应减少机具负荷,通过降档加油门方式匀速作业,使喂入速度与各系统作业能力相协调,防止倒伏后玉米籽粒湿度较高、果穗粘连泥土和倒伏玉米植株不规则喂入等原因造成的堵塞;应根据倒伏情况,实时调整收获机分禾器尖与地面的距离,尽量扶起倒伏玉米;应及时清理割台,防止秸秆和泥土在割台堆积。为方便机收作业后人工捡拾,应断开秸秆还田装置动力或将该装置提升至最高位置,防止漏收玉米果穗被打碎;如需秸秆粉碎还田,可在收获作业完成后再进行。

  5、收获倒伏大豆

  收获倒伏大豆时,应选用配置挠性割台的大豆联合收获机。作业时,割台应贴地作业,减少漏收损失。收获严重倒伏大豆时,应加装扶倒器并更换防倒伏弹齿

  作业时,应尽量降低割台高度,保证较低位置的大豆能够进入割台。倒伏角小于45度时,对收获作业影响有限,一般不进行特殊处理;倒伏角大于45度小于60度时,应采用逆向收获或侧向收获方式;倒伏角大于60度时,应采用顺向收获或侧向收获方式。其他作业注意事项可参照倒伏水稻收获。

  (六)收获作业质量要求

  采用全喂入联合收割机进行水稻收获作业时,作业质量宜达到以下要求:损失率≤2.8%,破碎率≤1.5%,含杂率≤2.0%。采用半喂入联合收割机进行水稻收获作业时,作业质量宜达到以下要求:损失率≤2.5%,破碎率≤0.5%,含杂率≤1.0%

  采用玉米果穗收获机进行玉米收获作业时,作业质量宜达到以下要求:损失率≤3.5%,籽粒破碎率≤0.8%,果穗含杂率≤1%。采用玉米籽粒收获机进行玉米收获作业时,作业质量宜达到以下要求:损失率≤4%,籽粒破碎率≤5%,籽粒含杂率≤2.5%

  按照农业行业标准NY/T738-2020《大豆联合收割机 作业质量》要求,采用大豆联合收割机进行大豆收获作业时,作业质量应达到以下要求:损失率≤5%,破碎率≤5%,含杂率≤3%

  (七)及时烘干

  收获后的水稻稻谷、玉米籽粒含水率如未达到储藏要求,应及时烘干。烘干作业应遵循就近原则,提前联系烘干地点,统筹安排,合理拉运,随收随烘,避免湿粮长时间堆放。

  水稻宜采用低温烘干,可选用循环式或连续式烘干机。玉米籽粒可适当提高烘干温度,宜选用连续式烘干机;收获的玉米果穗,应先离地储存,通风降水,待籽粒含水率降至25%以下或进入冬季果穗结冻后,再脱粒并烘干。

  烘干前,应进行初清,含杂率应≤2%且不得有长茎秆、麻袋绳、塑料薄膜等杂物;应测定谷物初始含水率,同一批烘干的谷物水分不均度应≤3%。烘干时,玉米籽粒(不包括制种玉米籽粒)温度一般不超过50℃,最高不超过55℃,应控制一次降水幅度不大于18%或平均干燥速率不大于2.5%/h,防止玉米裂纹率增大;水稻籽粒温度一般不超过40℃,最高不超过43℃,应控制干燥速率不大于1.5%/h,防止爆腰率增大。烘干后,谷物色泽气味应无明显变化,无热损伤粒、焦糊粒。

  二、小麦高质量播种

  (一)选择适宜的播种机

  小麦播种一般采用条播方式,可选择常规条播机、旋耕复式条播机、驱动耙复式条播机等机具。宜选用复式多功能作业机械,一次性完成耕整地、播种等多个环节,减少进地次数,提高作业效率。宜选用具备播前播后二次镇压功能的播种机,建立良好的种床并保证小麦种子与土壤紧密结合,提高出苗率和整齐度,促进小麦均匀健壮生长,合理利用光热资源和水肥资源,增加对病虫害和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实现单产水平提升。

  (二)选择适宜品种

  旱地小麦应选择抗旱节水、抗干热风高产稳产品种;稻茬小麦选择抗冻耐渍、抗穂发芽、抗赤霉病高产稳产品种。因地制宜选择强筋、中筋、弱筋高产优质专用品种。

  小麦种子质量应达到国家标准。播种前应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情况选择高效安全的杀菌剂、杀虫剂,用包衣机、拌种机进行种子机械包衣或拌种,以确保种子处理和播种质量。

  (三)建立良好种床

  应根据土壤情况,因地制宜选择适用的耕整地技术,一般2—3年深翻或深松一次。深翻作业时,土壤含水率应≤35%,耕深≥22cm;深松作业时,土壤含水率15%—25%,深松深度30—40cm。应及时开展整地作业,可选择旋耕机或驱动耙等。地表不平、秸秆杂草过多或深翻深松后或等影响播种质量的地块应进行旋耕作业,一般旋耕深度12—15cm,耕深一致,耕整后耙耱压实,达到地表平整,土壤细碎的标准。为提高秸秆还田质量,玉米收获后可采用秸秆粉碎还田机将玉米秸秆粉碎1—2遍,切碎长度小于10cm。选用驱动耙复式播种机时,可在深翻作业后直接开展播种作业。

  (四)科学布置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

  从各地应用案例来看,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可显著提升小麦产量。可参考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根据水源杂质配置过滤系统,河、湖、塘、堰等地表水源推荐使用砂石+网式(或叠片)过滤组合;井水水源可使用离心+网式(叠片)过滤组合。施肥设备根据灌溉系统规模大小等选择,推荐使用压差式施肥罐,管理水平较高地区可选择水肥一体机,设备安装及使用过程中注意防止肥液倒流。加强田间管网设计,一般以PE或编织软带作为田间干支管网,配套专用管件。滴灌带连接支管,可选用预制孔软带;投资较高的灌溉系统可选择PEPVC等硬质管道,地埋铺设,提高使用年限。合理选择滴灌带,铺设方式为地表或浅埋铺设,采用播种铺管一体化机械进行铺设。

  (五)播种机调整调试

  1、检查与保养

  作业季节开始前,应根据产品使用说明书对播种机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与保养,确保机具作业性能正常。播种机在工作前应及时向各注油点注油,保证运转零件充分润滑。丢失或损坏的零件要及时补充、更换和修复。注意不可向齿轮、链轮和链条上涂油,以免粘满泥土,增加磨损。各排种轮工作长度相等,排量一致。播量调整机构灵活,不得有滑动和空移现象。圆盘开沟器圆盘转动灵活,不得晃动,不得与开沟器体相摩擦。

  2、作业参数调整

  1)行距的调整。应根据不同的农艺要求,调整播种机的行距,开沟器应对称于机组中心线配置。前后开沟器应互相错开,避免拥堵。调整后,应检查实际行距,并进行校正。

  2)播种深度调整。根据不同机型特点,可通过调整限深轮支臂安装位置来调整播深,或调整开沟深浅调节装置调整播深。播深调整后,应实测各行播种深度,保证各行均匀一致。

  (3)播种量的调整。根据不同的种子种类将种量调整杆或手柄调到相应刻度位置并锁紧,根据不同的种子种类选择合适的排种槽轮工作方式。调节变速箱,根据不同的种子种类及下种量选择变速箱刻度。播量调整后,应实测并进行校正,保证实际下种量符合设定数值且各行均匀一致。

  3、试播

  大面积播种前,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进行试播。试播作业一般30m左右,应根据田块、机具等条件选择适宜的播种速度,检查行距、播种深度、施肥量、施肥深度是否满足当地农艺要求,有无秸秆拥堵、播种管和下肥管堵塞等异常情况,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调整。调整后应再次进行试播和调整,直至达到作业质量标准和农户要求。作物品种、田块条件有变化应重新试播和调整机具。试播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倾听机器工作状况,发现异常及时排除。

  (六)播种作业

  1、科学规划路线

  小麦播种作业可采取梭形播法、套播法、向心播法和离心播法。作业前,应提前查看地块,将水井、坟头、电杆拉线、树桩等不明显障碍进行标记,据此合理规划路线,科学避让。

  2、规范驾驶操作

  起步时,通过机具液压控制系统缓慢降落播种机,并逐步提高作业速度。作业时,应尽量保持匀速直线行驶,避免急加速或急减速。作业过程中严禁倒车;转弯时应停止播种作业。悬挂式播种机转弯和完成播种作业时,应及时升起播种机。播种作业过程中,应及时关注各行单体作业状态,如发生拥堵情况,及时停车并排除后再进行播种作业。

  3、保持直线作业

  采用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的播种机,作业前,应查看车载显控终端,确认系统处于差分定位状态;如未处于差分定位状态,可检查差分信号来源,选择合适的网络基站或电台基站。应设置导航线,机组行驶至地头,车头朝向作业的方向,设置A点;手动驾驶机组行驶至地尾,设置B点,完成AB直线的设置;如重复或继续同一地块作业,可以直接导入AB线。作业时,应及时查看车载显控终端提示信息,如误差较大或故障提示,应及时解除辅助驾驶功能,按照使用说明进行调试,作业精度符合要求后,再进行大面积作业。

  如条件不具备,未安装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应及时放下播种机划行器,确保行距一致性。

  4、及时维护保养

  播种作业结束后,应将种箱、肥箱及时清理干净。应检查秸秆处理装置、排种(肥)开沟器等易损部件磨损程度,磨损较大时,应及时更换,避免后续作业质量降低。

  5、适度镇压

  播种时或播种后,应适度镇压土壤,促进小麦根系生长,减轻冷害影响。特别是播前未浇水、播后浇蒙头水的地块,可通过播后镇压方式破解地表的板结层,为出苗创造良好条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