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双盲”远程异地评标情况新闻发布会
一、发布时间:2025年6月26日(星期四)上午9:20
二、发布地点:濉溪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五楼会议室
三、发布单位:濉溪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四、发布主题:濉溪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双盲”远程异地评标情况
五、发布人:
蔡 奇 濉溪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党组书记、主任
郜喜民 濉溪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
司 朋 濉溪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
六、主 持 人:郜喜民
七、新闻媒体:淮北市传媒中心、濉溪县融媒体中心、濉溪新闻网
八、发布会议程:
1、介绍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双盲”远程异地评标情况
2、回答媒体记者提问
【主持人】
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各位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今天的发布会有两项议程:一是介绍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双盲”远程异地评标情况;二是回答记者们的提问。
出席本次新闻发布会的有: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党组书记、主任蔡奇,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郜喜民,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司朋。
应邀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新闻媒体有:淮北市传媒中心、濉溪县融媒体中心、濉溪新闻网的媒体记者朋友,欢迎大家。
首先请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党组书记、主任蔡奇介绍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双盲”远程异地评标情况。
【蔡奇】
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好!下面由我简单介绍一下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双盲”远程异地评标情况。
“双盲”远程异地评标评审是指,统筹全省专家和工位资源,随机抽取专家、匹配工位,以实现评标评审前,项目实施主体不知专家在何地评标评审,专家和交易中心不知评何项目。自“双盲”远程异地评标工作开展以来,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升级硬件设施,设置标准化远程异地评标室,依托安徽省远程异地调度系统、远程异地评标终端等相关软硬件设备设施,采用环境监控、音频对讲、无纸化评审等技术手段,确保交易全程留痕、可查可溯、公开透明、规范高效。投标人通过系统上传电子加密文件,远程解密,主客场评审专家在线评标,客场专家无需往返主场评标场所,有效降低评标成本,提升评标质效。
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秉持“走出去、引进来”的发展思路,除与省内交易中心开展“双盲”远程异地评标外,县交易中心还与常州市、永城市、烟台市福山区、汶上县等省外地区建立远程异地评标合作关系,进一步提升了我县远程异地评标工作的质量。2025年1-5月份共开展“双盲”远程异地评标项目61个,其中主场8个,客场53个。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拓展远程异地评标‘朋友圈’,持续完善“双盲”远程异地评标机制,为打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贡献智慧与力量。
【主持人】
谢谢蔡主任的介绍,下面进行媒体朋友提问环节,提问前请举手示意。
【记者一】
请问开展“双盲”远程异地评标模式,相较于传统评标方式,优势有哪些?
【主持人】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一是促进公平公正。“双盲”远程异地评标随机抽取专家、匹配副场工位,打破评审专家存在的“圈子化”“熟面孔”“老关系”等人为因素的干扰,最大程度上降低了评审专家被围猎的风险。同时通过线上音视频交流讨论,实现评标专家的空间隔离和物理隔离,评标过程公开透明、全程留痕,任何人都无法对评分结果进行篡改或干预,确保了评标结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二是有利于专家共享。在“双盲”远程异地评标模式下,专家跨区域共享成为现实,打破了地域限制对评标资源的束缚。以往,由于专家资源分布不均,一些地区可能面临专家数量不足等问题,导致评标工作难以顺利开展。如今,通过远程异地评标系统,不同地区的专家可以根据项目的专业需求,参与到评标工作中来,为一些复杂、专业性强的项目提供了更充足的专家保障,确保了评标工作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三是节约时间和成本。“双盲”远程异地评标客观上节约了评标专家的在途时间和评审费用,评标专家只需在规定的时间登录评标系统,即可在自己的工作场所完成评标工作。这不仅为专家节省时间,使他们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专业评审中,还降低了专家的评审费用支出。
四是优化营商环境。开展“双盲”远程异地评标,实现了全程留痕、可追溯。从专家抽取、评标过程到结果公示,每一个环节都公开透明,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这种阳光透明的评标方式,增强了市场主体对招标投标工作的信任度,提高了公共资源交易环境的公信力,有助于营造公平公正、优质高效、阳光透明的招标投标环境,进一步优化了招标投标领域的营商环境。
【记者二】
中心在推进“双盲”远程异地评标工作上有哪些做法?
【主持人】
这个问题请司朋主任回答。
【司朋】
濉溪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多措并举、探索创新,通过“建机制”“强保障”“重合作”,推进远程异地评标走深做实,进一步优化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
一、建机制。出台《远程异地评标评审操作规则》,对采用远程异地评标进场交易项目的范围、评标的组织管理、场地和设施安排、劳务费支付方式、评标评审专家监督责任等作出明确规定,远程异地评标有章可循。
二、强保障。新建工位式“双盲”远程异地评标室,完善远程异地评标系统建设,配齐评标计算机、音视频通话、视频监控等设施设备,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实时检测网络、系统、评标电脑等软硬件环境,全力做好远程异地评标系统对接、测试等技术保障,确保专家在线沟通清晰流畅,系统数据交换不卡顿。
三、重合作。与省内外其他地区签署远程异地评标合作协议,不断拓展远程异地评标“朋友圈”,积极融入远程异地评标全省一张网。全力推进“双盲”远程异地评标标准化工作,提高远程异地评标质量,最大限度的发挥远程异地评标作用。
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双盲”远程异地评标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一些突出问题也需解决,比如,“双盲”远程异地评标专家沟通困难,评标时长相比较偏长,增加了代理机构的经济负担,省级层面统一的规程需要进一步完善等,也希望记者朋友们予以关心关注和呼吁解决。
【主持人】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提问到此结束,未及详述的内容,我们会后再进行沟通,感谢各位媒体记者朋友的光临,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