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县数据资源管理局2020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来源:濉溪县数据资源管理局(濉溪县政务服务管理局)发布时间:2021-01-21 10:32文字大小:[    ]背景色:       


 

一、总体情况

2020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新《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全面落实省、市、县有关政府信息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工作要求,紧紧围绕“放管服”改革,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积极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着力打造政务服务“一张网”,不断提升行政审批效率,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经过积极不断的努力,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方面取得一定成效。现将2020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如下:

截至目前,县数据资源管理局2020年共发布和更新的各类信息共计120条。没有收到书面或其它形式要求公开政府信息的申请。

(一)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 

局领导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进一步提高和加大了对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领导力度,严格落实主要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亲自抓督促、抓协调、抓落实,明确责任。年初,在全体人员会议上对政务公开工作进行了细致安排,实行政务公开责任制,我局把政务公开的总体任务分解、细化、量化,明确落实到具体股室,责任到人,以保证公开内容的全面、真实,力戒形式主义,不断提高政务公开质量。

做好政府信息规范管理。我局按照“先审查,后公开”、“一事一审”原则及相关信息公开工作的要求,严格按照公开保密审查程序,结合我局公文制作和运转流程,建立健全了信息公开保密审查机制,凡对外公开的信息,都经过经办人确认、保密审查领导小组分管领导复核、主要领导审批再公开,确保政府信息规范管理。

(二)加强公开解读回应工作 

围绕“放管服”改革加强舆情回应。我局紧紧围绕“一网一门一次”改革,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以“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服务效率,着力打造政务服务“一张网”,努力实现“进一个门、办所有事”,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增强舆情风险防控意识,密切监测收集苗头性舆情,特别是涉及经济社会重大政策、影响党和政府公信力、冲击道德底线等方面的政务舆情,做到及时预警、科学研判、妥善处置、有效回应。准确把握社会情绪,讲清楚问题成因、解决方案和制约因素等,更好引导社会预期。建立完善快速反应和协调联动机制,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系,提高政务舆情回应的主动性、针对性、有效性。

(三)提升政务服务工作实效 

及时公开“互联网+政务服务”有关政策的落实情况及阶段性成果。公开网上办事大厅服务事项清单,推动更多事项在网上办理,实现办事材料目录化、标准化,让群众办事更明白、更便捷。加强实体政务大厅建设管理,推动线下线上融合,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站等发布通知,积极引导群众和企业通过“皖事通”手机APP、“安徽政务服务网”濉溪分厅办理。明确专人及时处理网上咨询、电话咨询。截止到目前,大厅窗口现场服务办件70万余件,网上办件108万余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度99.99%。推行“掌上”便民服务。积极宣传介绍“皖事通”APP功能及服务内容,引导企业群众下载使用,方便群众随时随地可以移动办事、指尖服务。我县“安康码”登记用户总数为99.5万余人,已超额完成市级下达任务,完成任务比例114%,全市排名第一,全县共设立3805个“安康码”核验点,核验总数574.4万,全县亮码记录总数859.9万次。我县“安康码”目前已经成功与电子健康卡、电子社保卡、医保电子凭证做到“一码通办”,完成与县医院的互联互通工作。

统筹服务资源,统一服务标准,理顺工作机制,强化部门协调,群众和企业必须到现场办理的事项力争“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公布县级政府“一次办”事项清单和办事指南。推广“一窗受理、并行办理”模式,实行统一受理、一表填报、后台分办。加强实体政务大厅软硬件设施配备,优化力量配置,做好人员、设施、经费保障,结合群众办事需求灵活设立综合窗口,避免不同服务窗口“冷热不均”现象。建立完善激励约束制度,加强工作人员管理,严肃纪律作风,规范服务行为,切实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第二十条第(一)项

信息内容

本年新
制作数量

本年新
公开数量

对外公开总数量

规章

 0 

 0

  0

规范性文件

 0 

 0

 0

第二十条第(五)项

信息内容

上一年项目数量

本年增/减

处理决定数量

行政许可

0

0

0

其他对外管理服务事项

0

0

0

第二十条第(六)项

信息内容

上一年项目数量

本年增/减

处理决定数量

行政处罚

0

0

0

行政强制

0

0

0

第二十条第(八)项

信息内容

上一年项目数量

本年增/减

行政事业性收费

0

0

第二十条第(九)项

信息内容

采购项目数量

采购总金额

政府集中采购

 1

21.6万元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本列数据的勾稽关系为:第一项加第二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加第四项之和)

申请人情况

自然人

法人或其他组织

总计

商业企业

科研机构

社会公益组织

法律服务机构

其他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0

0

0

0

0

0

0

二、上年结转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0

0

0

0

0

0

0

三、本年度办理结果

(一)予以公开

0

0

0

0

0

0

0

(二)部分公开(区分处理的,只计这一情形,不计其他情形)

0

0

0

0

0

0

0

(三)不予公开

1.属于国家秘密

0

0

0

0

0

0

0

2.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

0

0

0

0

0

0

0

3.危及“三安全一稳定”

0

0

0

0

0

0

0

4.保护第三方合法权益

0

0

0

0

0

0

0

5.属于三类内部事务信息

0

0

0

0

0

0

0

6.属于四类过程性信息

0

0

0

0

0

0

0

7.属于行政执法案卷

0

0

0

0

0

0

0

8.属于行政查询事项

0

0

0

0

0

0

0

(四)无法提供

1.本机关不掌握相关政府信息

0

0

0

0

0

0

0

2.没有现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0

0

0

0

0

0

0

3.补正后申请内容仍不明确

0

0

0

0

0

0

0

(五)不予处理

1.信访举报投诉类申请

0

0

0

0

0

0

0

2.重复申请

0

0

0

0

0

0

0

3.要求提供公开出版物

0

0

0

0

0

0

0

4.无正当理由大量反复申请

0

0

0

0

0

0

0

5.要求行政机关确认或重新出具已获取信息

0

0

0

0

0

0

0

(六)其他处理

0

0

0

0

0

0

0

(七)总计

0

0

0

0

0

0

0

四、结转下年度继续办理

0

0

0

0

0

0

0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行政复议

行政诉讼

结果维持

结果纠正

其他结果

尚未审结

总计

未经复议直接起诉

复议后起诉

结果维持

结果纠正

其他结果

尚未审结

总计

结果维持

结果纠正

其他结果

尚未审结

总计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今年以来,我局信息公开工作稳步推进,有序开展,取得一定成效,但对上级要求、群众愿望,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仍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公开意识需要进一步强化。对新《条例》中的新要求理解不透,对公众的需求还存在一些距离,信息公开内容的完整性、及时性距离新《条例》要求还有差距;二是公开形式的便民性需要进一步提高。三是目前适合群众查阅的公开形式还不够丰富,公开的内容还不够贴近群众生产生活。

针对以上问题,做出如下整改:一是进一步贯彻落实新《条例》。准确把握新《条例》基本原则,深入推进信息公开的制度化、长效化,使之成为政府工作的习惯和常态,积极扩大主动公开领域,不断丰富公开内容。二是进一步加大主动公开力度。重点推进财政预算、互联网+政务服务等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做好政策文件尤其是涉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权利和义务的规范性文件的公开。积极开展政策解读和热点回应,通过在线访谈、新闻发布会等栏目,及时回应公众的期盼和关切。三是进一步拓展查阅形式,畅通网络、窗口等渠道,方便群众查阅。

 

 

                          2021年1月19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