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防病提示请查收!

来源:刘桥镇发布时间:2024-01-05 09:20文字大小:[    ]背景色:       

流行性感冒  


1.主要症状:

 

高热、头痛、肌肉酸痛、咳嗽、咽喉痛、鼻塞、流涕等。


2.关注原因:

 

冬春季高流行;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易在家庭内和托幼机构、学校、工厂等集体单位内传播。

 

3.重点人群:

 

老年人、幼儿、孕产妇、有基础性疾病的病人。

 

 

 

4.应对措施:

 

●减少病毒接触:

 

①勤洗手:要掌握科学规范的洗手方法,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揉搓双手至少持续20秒。

 

②多通风:居室或办公室要勤开窗,尽可能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以保持空气新鲜。

 

③科学佩戴口罩: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有效措施,可参照《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 年版)》。

 

●增强免疫力:

 

①积极接种流感疫苗:建议每年接种一次,尤其是免疫力低下的老人和儿童。

 

②根据天气变化增添衣物,以免受凉,经常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

 

●感染后应对:

 

①感染后及时就医,合理用药,尽量居家休息。

 

②有咳嗽、打喷嚏的症状时,适当低头避开他人,用手帕或纸巾掩面,避免飞沫喷溅。

 

 

 

02

 

人感染禽流感  

 

 

1.主要症状:

 

发热、轻度的呼吸道症状(流涕、鼻塞、咳嗽、咽痛等)、消化道症状(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

 

 

 

2.关注原因:

 

冬春季是人感染禽流感易发季节。活禽市场、养殖场以及感染病毒的禽、鸟是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的主要来源。主要经呼吸道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已感染的禽类及其排泄物、受病毒污染的环境(如活禽市场)及水源、或直接接触病毒株而被感染。因此长期从事禽类养殖、贩运、销售以及宰杀等职业人员感染程度较高,建议在从业期间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3.应对措施:

 

①不要购买活禽自行宰杀,要购买经过检疫、加工的禽肉制品,应避免接触病死禽、畜,到菜场戴口罩,接触禽类及其制品后要洗手。

 

②注意饮食卫生,进食禽肉、蛋类要彻底煮熟,不要吃生的或者半生的鸡蛋。加工、保存食物时要注意生熟分开,加工处理禽、蛋类后要彻底洗手。

 

③要保持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遮掩口鼻等个人卫生习惯,能够有效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疾病。

 

④如果出现高烧咳嗽,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如果有过禽类接触史,一定要告知医生。

 

 

 

03

 

诺如病毒感染

 

 

1.主要症状:

 

腹泻、呕吐、腹痛、发热等,儿童患者常先出现呕吐,而后出现腹泻。

 

 

 

2.关注原因:

 

诺如病毒传染性强、可重复感染。常在托幼机构出现暴发流行。

 

 

 

3.应对措施:

 

①关注自我及孩子健康状况,如有症状,及时就医,合理用药。

 

②其它应对措施可参考流感。


 

 

04

 

其他呼吸道传染病

 

 

1.主要症状:

 

●肺炎支原体感染: 发热、咳嗽,严重时可引起肺炎。

 

●腺病毒感染: 眼刺激症状和分泌物增多,发热、咳嗽、咽痛、流涕、肺部啰音等。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咳嗽、喘憋、呼吸困难等。

 

 

 

2.关注原因:

 

均为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以冬春季多发,常见于儿童,可与流感等合并感染。

 

 

 

3.重点人群:

 

儿童多见。

 

 

 

4.应对措施:

 

●手卫生:

 

勤洗手,饭前便后,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20秒。

 

注意:消毒纸巾和免洗手消毒剂不能代替洗手。

 

●饮食饮水卫生:

 

①不吃生食和半生食海鲜;

 

②水果和蔬菜,食用前认真清洗;

 

③生熟食物分开放置、避免交叉污染;

 

④不喝生水。

 

●正确处理呕吐物:

 

①保持室内通风并消毒。

 

②如发现疑似患者出现呕吐症状,要立即疏散周围人群,规范处置呕吐物,并做好周边污染环境的消毒。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