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反诈“高危关键词”,只要出现大概率就是诈骗!
诈骗剧本年年“上新”
套路之“专业”连编剧都叹服!
“修复征信、刷单高返、惠民补贴……”
骗子紧盯社会热点
为不同人群“量身定制”升级版骗局
别慌!
国家反诈中心发布最新
“高危诈骗关键词”
识破骗局、守住“钱袋子”,就靠它!
关键词一:屏幕共享
在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诈骗分子会使用多种话术、套路诱导受害人下载、安装具有屏幕共享功能的应用程序,再利用屏幕共享功能获取受害人的账户信息、银行卡号、验证码等,从而骗取钱款。方提示:
在未确认对方身份前,切勿随意点击对方发来的下载链接或开启屏幕共享功能,在涉及资金操作时需格外谨慎。
关键词二:百万保障
“百万保障”是一些支付平台提供的保险服务,并且是自动开启、完全免费的,用户无需支付任何费用。在冒充客服退款类诈骗中,诈骗分子通常以受害人误开启“百万保障”为由,诱导其进行退款操作,从而实施诈骗。示:
只要接到陌生来电,无论对方以何种理由引导关闭“百万保障”功能设置,均是诈骗。
关键词三:安全账户
诈骗分子会冒充公检法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账户被冻结”“资金有风险”等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将资金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中,并承诺资金核查完毕后进行返还,从而实施诈骗。方提示:
公检法机关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凡是自称公检法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求把资金转到指定账户的,或要求提供银行账号、密码、验证码的,都是诈骗。
关键词四:修复征信
征信记录是个人或企业在信用机构管理下的信用活动记录。如果征信出现问题将对工作、生活产生重要影响。诈骗分子常常以帮助“修复征信”为由,利用受害人急于清除不良记录的心理实施诈骗。方提示:
个人征信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统一管理,任何公司和个人都无权删除和修改。凡是声称可消除不良征信记录的,都是诈骗。
关键词五:刷单做任务
诈骗分子通常以刷单做任务为由诱导受害人进行转账,前期给予小额返利,当受害人大额转入资金后,诈骗分子随即切断联系。提示:
刷单就是诈骗!网络刷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不要轻信网上“高佣金”“先垫付”等兼职刷单的信息,馅饼之下藏着的是更大的陷阱。
关键词六:境外来电
境外来电指的是来自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电话呼叫。来电号码通常以“+”或“00”开头,大多为虚拟号码。如果挂断电话再回拨该号码,经常会提示是空号或忙音。示:
没有海外关系情况下,接到境外来电,几乎都是诈骗电话!如确无境外通联需要,建议联系运营商开通拦截境外来电服务,从源头上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关键词七:小众聊天软件
小众聊天软件系用户基数相对较小、知名度较低的聊天类应用,极易被电信网络诈骗分子用来隐匿犯罪行为、销毁犯罪证据,有的甚至专门用来实施电诈犯罪,社会危害性极大。提示:
警惕小众聊天软件成为诈骗工具!切勿点击陌生链接下载陌生软件,如有下载软件需求请通过官方应用市场等正规渠道。
关键词八:NFC盗刷
目前,NFC技术应用广泛,如移动支付、公共交通、门禁卡等等。诈骗分子会要求受害人将手机与银行卡贴靠,通过NFC功能,使银行卡信息与手机上的虚拟App软件绑定,直接读取并转移卡内资金。示:
切勿随意将手机与银行卡进行贴靠,谨慎通过手机NFC功能进行陌生支付操作。
关键词九:帮信行为
“帮信行为”是指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的行为,即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仍为其提供技术支持或帮助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规定,该行为可能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情节严重的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
“帮信行为”看似获利,实则可能沦为诈骗分子的帮凶,将面临法律严惩。任何出租、出售“两卡”或参与引流、洗钱的行为均属违法犯罪,切勿贪小失大。
关键词十:两卡
“两卡”是手机卡和银行卡的统称。手机卡不仅包括移动、电信、联通、广电等运营商的电话卡,还包括虚拟运营商的电话卡以及物联网卡。银行卡包括个人银行卡、对公账户、结算卡以及非银行支付机构账户,如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
示:
买卖或租借“两卡”均涉嫌违法。切勿将自己的手机卡、银行卡以及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账户出租、出售他人。
大家还可通过【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
及【关闭境外来电服务】远离诈骗!
01
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
用户可以识别和举报各种诈骗行为
还可以接收最新的防诈骗提醒
提前预防可能发生的风险
02
关闭境外来电服务
中国移动为用户提供
按需开通“国际及港澳台来话接听”功能的服务
若用户无需接听国际及港澳台来话
可发送QXGJLH至10086
关闭“国际及港澳台来话接听”功能
关闭后,也可发送KTGJLH至10086重新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