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粉虱识别与防治技术明白纸

来源:临涣镇发布时间:2024-08-14 15:17文字大小:[    ]背景色:       

正确识别

烟粉虱,俗称小白蛾,主要寄生于叶背面。体淡黄白色,翅2对,体长约1毫米,体形比温室白粉虱小。一般为椭圆形、长椭圆形或近圆形。前翅脉1条、不分叉,静止时左右翅合拢呈屋脊状,脊背有1条明显的缝。

、危害严重

烟粉虱是一种多食性害虫,寄主作物多(如烟草、蕃茄、番薯、木薯、棉花、十字花科、葫芦科、豆科、茄科、锦葵科等)、为害时间长,成虫和若虫刺吸植株汁液,分泌的蜜露可诱发煤污病等真菌病害,严重时植株表面覆盖一层灰黑色霉层,能传播多种植物病毒,农户常误作病害防治而造成减产甚至毁园,危害严重。9月份为烟粉虱露地发生高峰期,也是为害严重时期。

生长发育

烟粉虱的发育分卵、若虫、成虫3个阶段。若虫3龄,烟粉虱一年可发生11-15代,有世代重叠现象。在25℃条件下,从卵发育到成虫需18-30天,成虫在适合的寄主上平均产卵200粒以上。

、发生期

越冬期:11月中旬至来年3月上旬,随着气温的降低,露地作物上的烟粉虱基本消失,仅在大棚内蔬菜上可见成虫活动。

繁殖、扩散期:3月中旬至6月上旬在大棚繁殖。6月上中旬大量向露地扩散,大棚周围适生寄主虫量不断上升。

转移、扩散期:7月上旬至9月中旬,烟粉虱在露地作物大量繁殖,8月下旬至9月中旬随着秋熟作物不断衰老,烟粉虱不断向秋播作物上转移扩散,此时也是对环境为害的时期。

高峰期:9月中、下旬为全年虫量高峰期,10月份以后,温度下降对烟粉虱的繁殖和存活十分不利,直至11月中旬,露地作物上的烟粉虱结束。

、防治措施

由于烟粉虱一年发生世代较多,在同时期一作物上可存在各种虫态,目前对所有虫态都有杀灭效果的农药几乎没有,所以药剂防治必须连续几次用药,交替用药。

1.培育“无虫苗”。育苗时把苗床和生产温室分开,育苗前用高浓度药剂熏蒸苗床,彻底清除残虫和杂草,防止虫苗带入大田。

2.大棚内避免黄瓜、番茄、西葫芦混栽,提倡芹菜、葱、蒜接茬,做到栽培农艺上控虫。

3.烟粉虱不耐低温,但能在日光温室、双膜覆盖的大棚越冬。防治烟粉虱,可利用防虫网将其阻隔在大棚之外,并加强越冬期大棚内烟粉虱的防治。

4.黄色对烟粉虱成虫有强烈的诱集作用,可设置黄板诱杀成虫。

5.使用烟雾机等新型植保机械。

6.农药施用应用要遵循选择对口农药、及早用药、连续施药、统一施药,全面施药,细致施药的药剂防治原则。常用药剂包括矿物油,啶虫脒,噻嗪酮,吡虫啉和螺虫乙酯等。

 

 

濉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024年8月7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