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解读】濉溪县南坪镇人民政府2025年度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解读
一、政策背景和依据
2025年是处于“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节点,做好全年政府工作具有重大意义。南坪镇党委政府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省、市、县相关文件精神,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南坪镇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南坪镇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是破解南坪镇发展难题、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指南性文件,通过推动产业升级、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民生福祉等措施,有效解决南坪镇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聚焦“五问濉溪”精准发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南坪篇章。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对全年工作进行梳理,征集各方意见,做好全方位、多部门考虑,通过多次修改,发布《南坪镇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四、工作目标
2025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税收实现1.09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635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5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亿元;技改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00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个,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个。
五、主要任务
(一)提升工业经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南坪工业集中区项目建设,完善重点项目前期手续,争取中央预算内等资金支持,加快瑞程食品等项目落地。以“全域、全员、全年”招商为抓手,通过以商招商等模式,引进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等产业,推动农业品牌化发展。优化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招引科技型工业项目,鼓励企业技术升级,促进产业集聚。依托省级“特色美食村”优势,打造特色美食品牌,加强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协同,推动一二三产业协同共进融合发展。
(二)推进农业发展,努力实现产业振兴。健全高标准农田管护机制,大力发展农业,以浍北片为先导发展循环农业、品牌农业、绿色农业,推动农产品对接长三角市场。常态化开展防返贫监测,保障“两不愁三保障”,推进乡村振兴项目落地。规范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营,盘活闲置土地资源,推进农村土地延包,带动群众就业增收。严守耕地红线,推进拆旧复耕和耕地恢复工作,确保土地高效利用与占补平衡。
(三)提升村容村貌,绘就美丽乡村建设。争取农村道路及和美乡村建设项目指标,监督县乡道路施工并保障施工质量,推进工业集中区及城镇基础设施升级。推进农村黑臭水体、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完善镇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压煤村庄搬迁安置,做好防汛和青苗补偿工作,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倾力建设和美乡村,新建若干水冲公厕。提升绿化品质,传承乡土文化,提升乡村宜居水平。
(四)办好民生实事,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大力弘扬“好人”事迹,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建设南坪阻击战陈列馆,发展红色旅游。完善文体设施,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提升学校数字化水平,采取措施有效缓解儿童入学压力。加强医疗设备建设,提升医护人员素质,保障妇女儿童权益。扩大社保覆盖面,落实城乡低保等兜底保障,开展技能培训班,助力重点群体就业创业。
(五)筑牢平安防线,统筹推进平安建设。开展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在重大时段前加大排查力度,确保全镇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推进平安建设,常态化开展反诈、扫黑等专项行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调解机制,定期开展矛盾纠纷全面排查,加强对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坚持依法行政,接受多方监督,开展法治宣传,整治形式主义,落实廉政责任。通过业务培训与作风建设,提升干部执行力,细化任务分工,确保政策落地见效,提升群众满意度。
六、创新举措
紧扣镇党委和政府的决策部署,创新招商引资模式,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创新人居环境整治模式,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调解机制。
七、保障措施
成立由镇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形成工作合力,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力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重点项目和民生领域资金投入;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拓宽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开展业务培训和作风建设活动,提升干部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引进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等领域专业人才,为镇域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建立健全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将各项工作任务纳入部门和干部考核指标体系,定期进行督查考核,对工作成效显著的部门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的进行问责,确保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