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村镇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年报

来源:韩村镇发布时间:2021-01-29 09:05文字大小:[    ]背景色:       

一、逆势而上,着力促进经济发展

工业经济稳定提质。截至2020年年底,全镇共有工业规模企业40家,限额以上企业7家,大个体9家,服务业4家。2020年,韩村镇有6个项目被列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另有5个项目被列入县重点项目库,全年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1.21亿元,工业经济持续向好,“四送一服”工作常态化开展。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完成续建项目2个,新签约项目2个,意向签约项目3个,在谈项目9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8亿元,新开工规模项目3个,利用省外资金3.3亿元。商贸旅游业加快发展。按照“工业重镇、旅游强镇”的战略要求,积极谋划、打造、申报“三彩”文旅特色小镇,于2020年10月进入全省实验名单,同月,中共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小李家纪念馆被评为“安徽省中小学研学旅行基(营)地”。小李家纪念馆展厅布展提升、“百荣园”建设及景区周围的绿化美化等工作已进入实施阶段,力争红色旅游和现代旅游的和谐统一。

二、突出重点,全力打赢三大攻坚战

脱贫攻坚完美收官。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最后决战,积极发起“四季攻势”,做实“抗补促推”专项行动,剩余3户11人顺利实现脱贫,全年办理小额扶贫贷款66户,发放扶贫贷款239万元,投入122.16万元大力发展产业扶贫,贫困户覆盖率达90%以上,居全县前列,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均实现饮水和住房安全。污染防治成效凸显。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强力推进,以河(湖)长制、林长制、路长制为切入点,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通过清淤、拆违、植绿、建护坡等行动,对孟沟和其他黑臭水体污染进行治理,规划实施镇区污水处理、配套管网及美丽中心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加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对镇内43家物料堆场及25家新型墙材厂、19家燃煤锅炉及非法加油站点,该关停的关停,该整顿的整顿,该取缔的取缔,绝不姑息手软,对中央和省督办的环保案件,认真彻底整改,杜绝问题反弹,对群众来信、来访的环保问题,均及时有效予以处理或答复。重大风险精准防范。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确保安全可控。加强预算管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缩减一般性支出。2020年,财政预算内累计支出3703.15万元,同比减少18.13%,制定印发《韩村镇财务制度》,严控财务审批, 明确费用支出类别,强化支出管理,规范经费报销程序,完善政府采购,从严控制“三公”经费支出。

三、多管齐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

现代农业稳步推进。夏秋两季全镇农作物播种面积23.48万亩,其中小麦11.21万亩,单产512.8公斤,总产57000余吨;玉米播种10.79万亩,单产492.6公斤,总产53000余吨。全镇畜牧生产稳步发展,养殖效益总体较好。全年生猪存栏2.3万余头,出栏1.6万余头;羊存栏7500余只,出栏1.2万余只;禽存栏65万余只,出栏130万余只,规模养殖户达163家。加快培育和引导家庭农场健康发展,积极做好“三品一标”申报工作,2020年,培育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家,新增新型主体5家,完成绿色农产品认证1个、注册农产品商标4个,投入1610.35万元打造和谐村高标准农田1万余亩,大力扶持和引导农产品电商销售模式,发展贫困户网店(微商)3家,电商致富带头人6名;成功申报省级电商示范村1个(大殷村);全年完成造林1230亩,森林抚育2070亩,大庄村顺利通过省级森林村庄验收;按时完成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的统计、核查、上报等工作,对全镇15个村239个村民小组的资源、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进行了全面清理,15个村完成“三变”改革及合作社登记赋码工作,认真做好农产品质量监管及农业环境污染源整治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农残、兽残合格率均达到100%。智慧农业取得突破。大唐濉溪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总投资5.02亿元,其中农业投资每亩不低于2.5万元,已签署投资意向书。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建设项目总投资12.12亿元,目前已开工建设。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扎实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面完成15个村的“样板示范点”打造,做到生活垃圾全面治理。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成户改厕建设1310户,镇域内54座公厕下放到村管理,并拨付专项资金加强管护。全面启动以“五清一改”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制定《韩村镇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设立奖项对15个行政村进行考核评比,对村庄内沟塘进行清理整治,村庄面貌大为改观。美丽乡村建设有序推进。共投入610.5万元进行1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胜利行政村胜利中心村)和2个市级美丽乡村(马桃园行政村大马家中心村和大李行政村李兆吉中心村)建设,项目均已完工。2020年,马店村、大殷村获评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推动建设完成 26.697公里的扩面延伸道路,不断提高农村路网通畅深度,进一步补齐农村公路“末梢路”短板,打通产业循环路。加大投入力度,夯实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67万元用于24条大、中、小沟的疏浚及6片水塘的整治、清理,全镇自来水实现全覆盖,单村水厂实现并网,全面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城乡建设扎实推进。完成土地整理及工矿废弃地治理752亩,完成年初目标任务的150%。严格农民自建房审批程序,加大违法违规建设查处力度,拆除孟沟违建40余处。加快压煤村庄搬迁进程,顺利完成胜利村前、后骑周、光明村周货郎、吴三毛等自然庄的整体搬迁,和谐村沙垄庄已完成90%的货币搬迁,遗留近10年的双沟村皂角树庄已完成路灯、道路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46户已签订搬迁协议并进行新址房屋建设。浍河航道临涣船闸项目征迁工作于9月启动,123户群众已签订搬迁协议并拆除房屋,后续工作有序推进。

四、统筹协调,努力提升幸福指数

疫情防控精准施策。秉承人民至上理念,坚持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全镇共设置卡点215个,组建志愿服务队20支,千余名党员参加一线执勤,经过干部群众共同努力,未出现一例确诊和疑似病例,防控形势总体稳定,群众生命健康防线坚固、有力。社会治理成果凸显。全面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持续推进“1+11+N”专项行动,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镇安全生产形势比较稳定。集中开展“泡沫夹芯板”、“三合一”场所、有限空间作业场所等安全专项检查。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应急演练、非法加油站点专项整治等行动,聘请第三方安全评价机构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全年共组织执法行动175次,检查出安全隐患436条,并已全部整改完毕。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持“有黑扫黑、有恶除恶、有乱治乱”,30条涉黑涉恶线索已全部核查上报,扎实开展“百万警进千万家”等活动,严厉打击各类治安刑事违法犯罪活动,确保辖区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深化治安防范,积极开展创建平安村、平安企业、平安校园等活动,畅通信访渠道,规范信访秩序,注重源头预防,推动问题化解。及时有效的化解各类矛盾,避免群体性上访事件的发生。社会事业快速发展。规范城乡低保审批程序,做好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不断推进临时救助、医疗救助、特困人员供养及残疾人生活保障等工作。全年累计发放各类补贴资金13大项,涉及74511户次,补贴资金2960万元。267名人口普查员高标准完成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得到有效加强,在“皖新教育杯”、青少年创新大赛等比赛中,先后71人次在省、市、县获奖。以活动为载体、文化为阵地,积极举办“七一”演讲、歌咏比赛、广场舞比赛等活动,极大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社会养老、城乡居民医保、慈善救助、妇女儿童权益等事业齐头并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食品安全放心工程扎实推进,武装工作取得优异成绩,荣获市级“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县级“国防教育先进单位”、“民兵整组先进单位”等称号,民生工程工作连续多年位列全县第一方阵。与此同时,退役军人管理、统战、团委、妇联、工会、卫生健康、统计、科技科协、档案、老龄等各项工作也取得了新成绩、新进步。

五、勤政担当,倾力提升履职能力

持续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不断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履行“一岗双责”,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坚决杜绝铺张浪费。从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入手,不断完善机关考勤值班制度、请销假制度、财务管理等规章制度,坚持执行重点工作调度,有力开展效能督查。不断深化政务公开,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全年公开政务信息 659条,办理市长热线群众诉求件331件,办理人大议案2件、建议12件,做好“政务+服务”工作,积极完成“七五”普法和法治政府建设五年规划任务,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满意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