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村镇十三五期间发展规划
一、.主要经济工作计划及“十三五”规划
1、201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确保完成19.7亿元,力争完成19.8亿元。“十三五”末,计划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确保完成90亿元,力争完成100亿元。
2、2016年重点项目建设要完成5000万元以上项目1个,亿元以上项目1个。“十三五”末,力争完成5000万元以上项目5个,亿元以上项目3个。
3、2016年工业化建设: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家,总数达到24家。“十三五”末,力争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0家,总数达到32家。
4、2016年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8.1亿元,确保增速达到18%;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30.9亿元;工业固定资产完成17.8亿元,确保增速达到15%。“十三五”末,计划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15.7亿元,确保增速达到18%;工业固定资产完成31.1亿元,确保增速达到15%。
5、2016年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完成13.6亿元,确保增速达到15%。“十三五”末,计划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完成23.8亿元,确保增速达到15%。
6、2016年非公经济全镇企业达到112家,个体工商户新增198户,非公经济增加值达到8.6亿元,上缴税金达到1.3亿元,新增就业人数2200人。“十三五”末,力争非公经济全镇企业达到300家,个体工商户新增1000户.
7、2016年新增规模商贸企业2家,“十三五”末,力争新增10家规模商贸企业。
8、201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450元。“十三五”末,力争达到18000元。
二、农业现代化建设
1、做好包村联户工作。2、开展好玉米振兴计划项目的落实工作。3、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4、落实好农业补贴类项目工作。5、做好科技培训工作,年均培训人数1000人。6、做好农技推广工作。年均推广适用技术6项,推广新品种、年均增加新机具5个。7、做好土地流转工作,规模流转面积6000亩以上。8、努力做好合作社、家庭农场的培育、管理工作。9、做好扶贫工作。
水利建设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省政府皖政(2013)66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践行科学发展观,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结合我镇水利现状,抓住机遇,加大工程管理力度,探索新型工程管护模式,积极申报、争取农田水利治理项目;落实大项目水系论证审批,加大宣传氛围,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提高个人、单位保护农田水利工程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让全社会认识到水利建设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伟业,全民投入到水利建设上来,不断开创我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的新局面,推动我镇各项建设快速向前发展。
三、城镇化建设
1、强化城镇管理。突出重点,健全机制,坚持不懈地抓好镇区和各村基础设施建设。认真规划,精心组织,增强其承载功能,提高集聚力和辐射力。到2020年,力争镇区人口达到30000人。完善集镇功能,按亮化、绿化、净化的要求,彻底改变韩村面貌。
2、扎实开展村庄整治工作。以农村环境整治为突破口,结合村庄布局调整,扎实推进中心村建设,尽快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及生活条件。 “十三五”期间,加大公共卫生投入力度,建立环境卫生保护长效机制。到“十三五”末,镇内全部村庄环境卫生均实现物业化管理。
3、进一步优化城镇功能。以发展第三产业为突破口,坚持把小城镇建设与市场建设和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加快镇政府驻地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周边群众向城镇集中,以人口和产业聚集带动小城镇发展。
四、美好乡村建设
1、明确任务,突出重点,责任到人,倒排工期,确保项目工程按时完成。
2、围绕“三线四边”,抓好环境整治。按照省、市、县相关文件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创新工作方法,加大小李家中心村、马店中心村、大殷中心村和建元中心村环境卫生整治力度,重点以“三线四边”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督查考核,强化宣传引导,建立长效机制,切实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
3、推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把兴业富民作为美好乡村建设的根基,把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与村庄整治建设同步规划,统筹推进,积极推动农业结构升级,把传统产业做大做强,新兴产业抓实抓好。
4、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建设美好乡村的重大意义;成立美好乡村建设理事会,村两委广泛号召村民积极参与,展现主人翁意识;
5、建立健全监督检查体系,进一步强化监督,完善考核,将美好乡村建设纳入各单位年度目标考核,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和群众的建设主体作用,逐步形成长效管护机制,确保各项建设任务顺利完成。
五、民生工程及社会救助等
1、强化扩面征缴、确保未来五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任务的圆满完成。以进一步贯彻实施《社会保险法》为抓手,继续以全镇规模企业、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通过政府部门联动、强化考核奖励、加大稽核力度、借助社会力量参与等措施,进一步深挖扩面潜力,力争应保尽保,扩大各类人群的参保覆盖面。全面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参保率达到95%以上,发放率达到100%。
2、做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根据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相关精神,按照市劳动保障局统一部署,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严格把握政策标准,精心组织实施,积极稳妥做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
3、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按照夯实基础、规范管理年“三化”建设工作标准(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进一步完善规范养老保险业务经办流程、工伤保险业务经办流程及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操作流程;进一步完善规范基金管理流程和内部控制制度,定期开展社保基金监督检查和内控制度执行情况检查,以完善的制度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差错和漏洞,从制度和流程上防范风险,确保各项业务顺利开展和基金安全平稳运行。
4、着力提高管理服务能力。进一步巩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全面推进职工队伍建设,强化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整体提高社保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深化优质服务窗口创建工作,争创一流服务水平,着力塑造敬业爱岗、服务优质、行为规范、风正心齐的社保形象,不断提升参保群众的满意度和社保机构的公信力。
六、国土工作
1、我镇范围内塌陷地较多,争取加快工矿废弃地治理工作,努力做好今后五年塌陷地治理工作,确保五年新增耕地3500亩。对于我镇小湖村约3000多亩目前不能复垦的煤焦化蓄水水面,在地方投资的情况下,争取国家投资,将其建设为生态农业发展地和观光旅游胜地。
2、协助镇委、镇政府做好村庄搬迁工作。
3、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工作,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确保我镇耕地保有量不低于8250.76公顷。
4、继续加大土地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土地日”等主题日开展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遵法守法意识。卫片检查工作已成为常态性工作,要继续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将违法违规用地情况摸清,及时与镇党委、镇政府和县局沟通,争取将问题先行处理,自行消化,确保每年卫片执法检查工作顺利过关。
5、继续为大企业、大项目做好服务工作,引导企业依法用地。
6、及时妥善地处理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力争五年内无因土地问题上访和越级上报现象发生,为社会维稳工作作出贡献。7、加强沟通,及时向县局及镇党委、政府汇报工作,同时增强部门之间的协作,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推向新台阶。
七、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韩村镇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站在新起点,谋求新发展,实现新跨越,要求我们必须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方向,更加解放思想、更加勇于拼搏,以更昂扬的状态、更扎实的作风推进韩村十三五期间的发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1、深化改革创新,保持干事创业激情。加强学习型政府建设,深入学习、研究、吃透各级出台的政策和工作部署精神,不断提升运用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应对新形势、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的发展能力和水平。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弘扬创新精神,以创造性的思维和办法解难题、促发展,力争在破解各类发展瓶颈、统筹推进城乡发展、维护社会和谐、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效。
2、切实改进作风,提高为民服务效能。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时刻想着群众,经常深入群众,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家的事,腾出更多精力察民情、解难题、促发展。强化公仆意识,严格落实“一线工作法”,做到常规工作雷厉风行马上办,突出问题迎难而上主动办,企业和群众反映困难深入实际上门办,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3、加强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环境。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决反对“四风”。落实重点岗位廉政风险点防控措施,健全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从强化服务、提高效能入手,抓好机关各种会务、接待、食堂等后勤保障工作,严格公务车辆管理,严格一般性支出,确保“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对政府性投资项目精打细算,确保有限财力用在刀刃上。
4、严格依法行政,确保权力阳光运行。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完善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机制,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水平。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畅通民意表达渠道,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的意见和建议,重视司法监督、舆论监督、公众监督。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抓好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