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村镇十三五规划落实情况

来源:韩村镇发布时间:2022-05-16 17:04文字大小:[    ]背景色:       

韩村镇十三五规划落实情况

一、抓项目,区域经济提质增效。

1、201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22亿元,十三五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预计完成124.76亿元

2、“十三五”末,完成5000万元以上项目5个,亿元以上项目10个。

3、2016年工业化建设: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家,总数达到24家。“十三五”末预计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7家,总数达到41家。

4、2016年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33.29亿元;工业固定资产完成18.82亿元。“十三五”末,规模工业总产值累计预计达到420.49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预计完成80.38亿元。

5、2016年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完成16.2亿元。“十三五”末,工业技术改造投资累计预计完成45.8亿元。

7、2016年新增规模商贸企业2家,“十三五”末,我镇共有规模商贸7家,大个体9家。

8.201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810元,“十三五”末,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012元。

二、抓调整,农业产业持续优化。

1.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立足区位优势、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工作方式、凝聚内生动力,农业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效。调优产业结构,培育富民产业,现代农业提质增效,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全镇已流转土地3.5万多亩,做好100户科技示范户包村联户工作;完成玉米振兴计划项目8万亩,年出栏生猪3.2万头、禽60万只;完成254个村民组、16168户、10.7944万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落实了农业补贴类项目工作,每年科技培训1000人;年均推广适用技术6项,推广新品种、年均增加新机具5个;努力做好合作社、家庭农场的培育、管理工作,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300多家,其中省级示范3家,市级示范15家。注册农产品商标5个、绿色认证4家、完成可追溯平台建设1家;完成特色种养业扶贫任务各项工作。

三、抓建设,基础设施不断夯实。

严格农民自建房报批程序,保障城镇总体规划的实施,始终坚持对新建、改建、扩建工程进行严格审批,现场打桩放线,做到程序合法,对发现的未批先建、少批多建、乱占规划红线的违反户及时进行整顿。截至2019年12月底已审批办理农民自建房共783户。五年来韩村镇危房改造共有259户,发放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共计538.7万元,全部保质保量竣工通过验收,全部搬入安全舒适新房。

在城镇建设管理上,始终坚持“三分建,七分管”的原则,积极加强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严格履行建设审批程序,严格执行三级审批制度〔村委员会、镇政府、县建委〕,严把了规划实施关和建设审批关。五年来,对违反村镇规划的下发违法建设责令停工通知书,对严重违反城镇规划、突击抢建的违法建设依法强制拆除,共拆除违法建筑284间,建筑面积8111.75平方米,拆除围墙546米,拆除抢建塑料大棚5620平方米。

四、抓统筹,大力推进城乡发展。

一是稳步推进土地复垦工作,确保稳妥实施。五年里共完成13个批次土地复垦项目,治理面积3406.9646亩,新增耕地2771.339亩,小湖村塌陷水面通过招商引资信义光伏实现了渔光互补,使其变成观光旅游地,改善了生态环境,基本完成预期目标。二是稳步推进煤化工基地征地、压煤村庄搬迁,确保项目进度。积极协助镇委镇政府完成马店村、大殷村焦化搬迁及胜利村、光明村采煤村庄塌陷搬迁,圆满完成任务。三是稳步推进土地执法巡查,确保耕地保有量。韩村镇调整后的耕地保有量为7422.67公顷,通过加大土地巡查,早发现早制止早拆除,目前没有突破耕地保护红线,圆满完成任务。四是稳步推进宣传工作,确保群众满意度。通过加强宣传与加大巡查力度,我镇违法用明显减少,五年来没有出现大的违法用地现象,每年卫片顺利过关,圆满完成任务。五是稳步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确保企业用地指标。积极参与招商引资工作,引导企业依法依规用地,超额完成复垦任务确保企业用地指标。六是稳步推进信访工作,确保维护社会稳定。深入基层,走进群众,认真解决群众来信来访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五年来没有发生因土地问题越级上访现象,圆满完成任务目标。

美丽乡村建设:2016年以来先后建成省级美丽乡村4个,分别是建元中心村、韩村镇区、祁集中心村和和谐中心村,市级美丽乡村5个,分别是小湖中心村、河涯中心村、光明中心村、大庄中心村及双沟中心村,2020年在建的美丽乡村3个,分别是省级美丽乡村胜利中心村,市级美丽乡村大李村李兆吉中心村和马桃园村大马中心村。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 对照省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细则和清洁村庄评估标准,以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整治、公共服务提升为重点,坚持一手抓示范引领、一手抓全面清洁,一手抓标准引领、一手抓特色打造,使乡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逐步完善,乡风文明显著提升,实现示范村创建与一般村清洁行动齐头并进、相得益彰,整体提升生态宜居水平。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强化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基础作用,支持龙头企业引领示范,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加快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加快发展特色产业,以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平台,大力开展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创建,着力扩大“一村一品”覆盖面,推动特色农产品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着力提高产业竞争力和效益。推动返乡创业集聚发展,依托存量资源整合发展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完善返乡创业公共服务,引导返乡创业与万众创新对接,落实相关支持政策。发展现代农业流通服务新业态,实现农村电子商务向村级延伸和“快递下乡”全覆盖,推进农产品进城、农业生产资料下乡。

为保证美丽乡村建设科学规划实施,扎实有序推进,韩村镇委、政府强化决策部署、系统谋划、完善机制和督促检查责任。成立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实行班子成员包保制度,安排人员驻村指导组织实施。

五、抓落实,民生保障明显增进。

民政工作:一是全面逐步提高困难群众保障标准。认真对标上级有关标准和要求,不断完善救助保障标准科学确定和自然增长机制。截至目前,我镇低保保障标准已达到641元;特困集中供养标准已达到883/·月,分散供养标准达到833/·月;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已达到1050/·月;残疾人护理补贴达到60/·月;残疾人生活补贴达到了66.66/·月和33.33/·月。进一步加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

二是及时精准实施民政各项保障政策。立足困难群众实际困难和需求,严格按照救助标准,精准实施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和儿童福利等救助保障政策,确保各类困难群众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全力保障了我镇扶贫工作大局。2015年至20208月止,我镇共有城乡低保户5931166人(以目前数据为准),累计发放低保金21686万余元;现有城乡特困供养对象258人,发放保障金共840万余元;共有孤儿2人,事实无人扶养儿童3人,累计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57.5万元;现有困难残疾人362人,重度残疾人788人,共计发放生活补助138.9万余元,重度护理补助240.2万余元。现有80周岁高龄补贴享受人员 1441 人,共计发放高龄补贴169.9万余元。

社保工作:1.全面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十三五期间参保率达到95%,圆满完成续保任务;符合待遇领取条件的人员养老金发放率达到100%。2.做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我镇现有失地农民4015人,男性满60周岁,女性满55周岁,领取失地农民养老金,失地农民认定及领取养老金工作正常开展。

七、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增强践行初心使命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入推进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着力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和廉洁政府,进一步提升政府公信力、执行力。

1.深化改革创新,保持干事创业激情。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是韩村镇工业强镇的重要亲历者和推动者,也是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工作对象。新时代,为了进一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镇政府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营造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法制环境,提高政策的稳定性、透明性和可预期性,推动政策落地、落细、落实。坚持“客户导向”思维,搭建经常听取企业家意见建议的渠道,建立健全企业意见处理反馈的渠道。

2.切实改进作风,提高为民服务效能。始终把服务人民贯穿于履行政府职责的全过程,努力提高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水平。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认真落实领导干部挂钩联系重点项目、重点工作,建立项目进度倒逼机制,确保任务到位、责任到位、落实到位。镇村干部的群众观念、工作能力及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

3.加强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环境。全面贯彻从严治党要求,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坚持不懈整治“四风”。严控“三公”经费只减不增。

4.严格依法行政,确保权力阳光运行。强化法治思维,定期组织召开项目例会、财经领导小组会,促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注重政务公开,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执行信息发布。政协民主监督,定期向人大报告工作,依据时间节点办结人大代表建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