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沟镇2023年建设美丽乡村经验

来源:五沟镇发布时间:2023-10-26 09:34文字大小:[    ]背景色:       
五沟镇2023年建设美丽乡村经验
五沟镇位于濉溪县西南部,东与孙疃镇、南坪镇为邻,南与蒙城县交界,西与涡阳县接壤,北接韩村镇。距县城51公里,镇域面积210平方公里,耕地19.6万亩,辖21个行政村,416个村民组,总人口10.99万。
五沟镇是淮北市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镇、“安徽省扩权强镇”试点乡镇之一。资源丰富,煤炭储量10.8亿吨。工业以煤炭采选、新型建材、金属制品加工、农产品深加工为主。农业种植业以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和蔬菜类为主,养殖业以猪、羊、兔、家禽类等为主。
2019年完成财政收入2.14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10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亿元,限上商贸及大个体完成销售额7207万元。

濉溪县五沟镇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严把关,重实际,讲长远,扎扎实实为百姓做实事、做好事,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开展深得人心,广受群众称赞。三年来,共建设省级中心村7个,市级中心村6个,其中庙前村、界沟村2019年度荣获安徽省第一批次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石门村、 大陈村2020年度荣获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开始就本着高起点,严要求,重实效的工作态度,科学制定措施。他们首先是科学编制规划,坚持规划编制更接地气、规划实施更好操作、规划调整更加严肃的原则,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规范和标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确保资金发挥实效。
  二是实施农村“三大革命”,打造干净、舒适、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重点整治乡村环境脏乱差问题,突出清除和整理房前屋后堆放的杂物,对人口密集、污水排放量大的村庄,采用集中处理方式,对基础较弱、污水不易收集的村庄采用污水净化池等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并实施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坚持见缝插绿,对示范点内道路、农户庭院、房前屋后空里闲地,发展“小果园、小菜园、小花园”,大力推广“经果林进村庄”提升绿化覆盖率,增加农户收入。
  三是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育新时代新思想新观念,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树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引导农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大力开展“好婆婆、好熄妇”星级文明户”“身边好人”评选等活动载体,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改善农民精神风貌;积极推进农村移风易俗,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鼓励群众讲卫生、树新风、除陋习,摒弃乱扔乱倒垃圾等不文明行为,提高群众文明卫生意识,营造和谐、文明的社会新风尚,使优美的生活环境、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农民内在自觉要求,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四是围绕提升耕地质量,大规模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合理规划产业发展布局、打造特色产业基地。依托现有产业业态,将产业空间分为传统农业种植区和特色种植示范区。积极培育发展主体,引导农户参与到合作社中来,持续促进农民増收、农村增效,不断提升群众生活“获得感”“幸福感”。
  五是精心安排。他们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村民理事会充分尊重广大农民意愿,了解村民的迫切需求,并广泛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提出发展思路,切实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不搞一刀切,不搞统一模式,杜绝“形象工程”。召开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推进会会、专题调度会议等方式,及时掌握工作进展,切实解决难点问题,有力有效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向纵深开展。
   下步工作打算;
1、“美丽乡村建设想事半功倍需得‘拉帮结派’让群众买你的帐。没有一套完整的长效机制很难做到。从建立长效机制着手,依托村民理事会引导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吸收有威望、有责任、有能力的村民进入理事会,参与村庄整治决策、实施监督和管理事务。
2、让群众自主拟定操作性强的村规民约,培养农民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不断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和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和引导农民群众自主自愿投工投劳投资,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久久为功,扎实推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