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堆集镇2019年重点工作规划解读

来源:双堆集镇发布时间:2019-02-10 15:42文字大小:[    ]背景色: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做好全年的工作意义重大。

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以上;财政收入增长8%以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长8%以上;节能减排指标控制在市县规定范围内。为此,我们要重点做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农业农村位置,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培育乡村产业新动能。夯实农业生产基础,持续巩固高标准农田和农田水利项目建设成果。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不断优化种植结构,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狠抓农产品品质,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继续实施“一村一品”工程,大力发展甜桃、葡萄、瓜果蔬菜等特色种植,着重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释放农业转型新活力。推进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保障农民财产权益。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建市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示范家庭农场。强化品牌意识,大力发展品牌农业,积极培育规模农业企业和农业品牌。提升农村发展新水平。加强农村基础设施配套,重点推进道路交通、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群众出行及安全饮水问题。深化农村环卫作业市场化改革,一体化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三大革命”,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打造美丽乡村。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治理不良社会风气。深入抓好“大棚房”清理整治和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深化惠民殡葬改革。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开创脱贫攻坚新局面。坚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结合,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推进脱贫攻坚“九大工程”,发挥“四带一自”“三有一网”“三业一岗”等扶贫模式作用,激发贫困户创业致富内生动力,持续增加收入。落实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统筹推进贫困村与非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扎实开展“五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四送四通”等活动,持续推进精准帮扶,引导激励社会各界更加关注、支持和参与脱贫攻坚。不断巩固扶贫成果,确保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项目。坚持动态管理,落实精准识别、精准退出要求,确保应纳尽纳。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发挥项目引领作用,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保障。充分发挥重点项目引领全局的作用,全力推进,加快实施一批优质项目,为经济发展增后劲、添活力。谋深谋实重点项目。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紧扣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生态文明等重点领域,谋划实施压煤村庄搬迁、风力发电、淮海干部学校、淮海战役战场遗址恢复等一批全局性、战略性、基础性重点项目。高效推进重点项目。引入市场机制,破解资金、人才、技术难题,全力推进年内重点项目。全面推进邹圩村压煤村庄搬迁项目建设,加快双堆集中心镇新城项目落地。高质量完成重点采煤沉陷区应急搬迁工程项目。积极对接京台高速出入口项目和淮宿蚌城际铁路双堆集站项目,力争年内开工。全力保障重点项目。深化分管领导联系调度、“四督四保”等制度,完善目标责任、台账管理、动态管控、运行调度和督查考核机制,促进重点项目加快建设。聚焦脱贫攻坚、产业转型升级、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和专项资金、基金,支持项目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助推民营经济发展。

(三)突出抓好招商带动,着力打造开放高地。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转型崛起的“生命线”,持之以恒推动全民招商、产业链招商。深入推进精准招商。认真研究对接政策,紧跟形势变化,坚持“走出去”,瞄准上海、江苏、浙江等重点区域,围绕红色旅游、现代农业、食品加工、基础设施建设等潜力产业招商集智引资。加大对红色旅游项目的包装、宣传、推介力度,积极争取有机农业项目落地。着力引进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推进精准招商。大力发展食用菌、红薯、黄桃冷藏深加工项目,延长产业链,深挖特色农产品附加值,推进产业链招商。优化投资环境。严格落实招商引资奖励办法,对第一引荐人给予重奖,发动全民招商。落实招商项目全程代办制度,营造亲商、重商、安商的投资环境。完善招商机制,对重点招商信息,指定班子成员直接对接;强化重大招商项目服务,由镇主要领导亲自负责,提供“家政式服务”;对拟落地项目安排专人全程跟进、用心服务,力促领旗家居项目尽快落地。

(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着力提升城镇品质。以城乡协调为主攻方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纵深推进文明创建,提升协调发展整体水平。深入提升城镇功能坚持因地制宜推进镇政府驻地扩容提质,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污水处理厂后期工程进度,统筹做好黑臭水体整治,着力提升水环境质量。继续实施街道路面提升改造工程,不断提高街道绿化、亮化、美化水平。不断加强城镇管理。强化城镇执法监管,提升城镇法治化、精细化、数字化管理水平,有效治理违法建设和违法用地。规范城镇经营管理秩序,重点解决乱堆乱放、交通拥堵及停车难、停车乱等问题。开展镇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深化环卫作业市场化改革,营造整洁有序的城镇环境。持续推进共建共享。不断改善通行条件,完成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17.6公里。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结合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和森林长廊建设,提升道路绿化水平。深入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实现镇与村、村与村的互联互通,构建公交化便捷交通体系。

(五)扩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不断改善民生福祉。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持续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促进就业增加收入。持续推进小老板培育工程,搭建创业就业平台,提供全方位服务,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大学生等人员返乡创业就业,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开发公共服务性岗位,建设就业扶贫驿站、就业扶贫车间,促进就业脱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及时发放城乡低保、农村特困人员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资金。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织牢公共安全网。完善领导干部接访、包保责任制,依法处理信访诉求。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积极稳妥推进压煤村庄搬迁。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深入推进“七五”普法。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让学生享受优质教育。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群团组织开展好各项活动。不断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统筹抓好民族宗教、保密、防空防震、科普、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双拥”等工作。

(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着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面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切实加强和改进政府自身建设,着力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和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强化对标看齐。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做到学懂、弄通、做实,更加坚定自觉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恪守为民宗旨。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政府永恒的奋斗目标。深入开展“不忘推车情,干部户户行”大走访活动,倾听群众呼声,找准短板弱项,从实事小事抓起,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积极办理县长信箱、“12345”市长热线反馈问题,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为群众排忧解难。严格依法行政。切实履行法治政府建设职责,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健全依法决策机制,严格落实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提高“互联网+政务服务”网上办理率。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监督,让在监督下开展工作成为政府全体人员的自觉和习惯。坚守廉政底线。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把纪律建设贯穿于政府工作全过程,提升全面从严治党水平。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加大监督力度,从源头预防腐败。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省市《实施细则》,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持续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严惩庸政懒政怠政,提高政府工作质量和效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