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堆集镇2020年年度重要事项解读

来源:双堆集镇发布时间:2020-05-22 08:41文字大小:[    ]背景色: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完成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谋篇之年,我们做好2020年的工作至关重要。2020年初,全国上下爆发了一场空前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国民经济整体放缓,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我们肩上的压力十分沉重。双堆集镇党员干部不舍昼夜、不畏严寒坚守在岗位上,十多万群众不懈支持、慷慨解囊,目前以零确诊、零疑似成功守护这一方百姓的安全。事实证明,无论前方的道路多么坎坷,只要全镇上下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我们就有信心、有能力去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

2020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历次全会精神,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乡村振兴为统揽,以农村各项制度改革为抓手,全力推进产业发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脱贫攻坚、红色旅游、生态建设、乡村治理、民生改善等工作,奋力谱写双堆集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完成财政总收入149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亿元;完成重点项目建设任务;招商引资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0.9亿元,其中工业0.5亿元;新开工规模项目1个;利用省外资金1亿元;外贸进出口50万元;限上单位零售额增速12%;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个;工业投资增长0.2%;新增个私企业60家;新增个体工商户500户。

为此,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 突出精准施策,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2020年要如期实现全面小康、打赢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的最后堡垒必须攻克,全镇上下必定要全力以赴。

坚持精准脱贫,保证脱贫质量。坚持因人因户施策,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继续实施脱贫攻坚“九大工程”,强化精准帮扶,科学谋划项目,巩固脱贫成果,切实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住房安全突出问题。

带动收入增长,增强内生动力。产业扶贫方面,以“有市场需求、有资源条件”为标准,以“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人有一技之长”为目标,积极推行“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实施“一村一品”产业推动行动;在就业扶贫方面,认真贯彻落实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方案,建立就业扶贫基地,促进转移就业,开发农村扶贫驿站公益性岗位,推进居家就业。在社会扶贫方面,一方面健全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助力脱贫攻坚的协调服务机制,推进全镇社会扶贫信息化建设。另一方面要组织开展好扶贫日活动,鼓励引导机关单位党员干部、社会团体、企业和社会各界提供帮扶。

做好问题排查,确保整改到位。结合中央脱贫攻坚巡视整改、省脱贫攻坚绩效评估、市县督查暗访认领和排查出的问题,做好问题整改落实工作,确保所有排查出的问题见底清零。

(二) 紧扣乡村振兴,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

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就是要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加快农业转型升级。一是要推进农田高标准治理,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户种养殖技术;加大良种培育,提高农作物抗风险能力。二是要发展特色农业经济。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育提升农业品牌;推动土地规模流转,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三是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推进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切实保障农民财产权益。

(三) 狠抓项目建设,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2020年是我镇发展建设的关键一年,借助高速、高铁的带动作用,我镇将迎来爆炸式发展,这就促使我们要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

完善管理办法,提升项目管理水平。根据项目管理办法运行情况,举一反三。不断完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办法,培养技术人员,指派专人跟踪项目推进,明确专人管理项目资料,不断提升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水平。

注重过程管理,扎实推进项目建设。一是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全面完成邹圩新村住宅施工以及基本配套设施建设;二是推进其他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加强过程指导,充实技术人员力量,全过程指导推进各项目实施。

加强沟通协调,争取谋划项目落地。加强市县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整合镇各部门力量,形成合力,推动我镇谋划项目落地。对高速高铁等已经立项的项目,做好项目实施前的征地拆迁工作,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对其他项目,争取相关部门支持,争取明年完成立项,并具备开工条件。

依托高铁高速,培育特色临铁经济  结合高铁新区建设,构建枢纽偏好型产业体系,培育特色临铁经济,重点发展高端服务业、商贸物流、商务会展等产业;借助高铁站枢纽,建设高铁新城,大力发展红色旅游、观光农业等绿色产业,推进爱国主义、党性党史、红色教育、干部培训“四个基地”建设,将双堆新城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濉溪南大门。

(四) 创优营商环境,激发镇域双创活力。

市场主体的活力和社会的创造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营商环境的好坏。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要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必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造浓招商氛围,发挥乡贤作用。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动员全镇干部群众提供招商信息,突出乡贤招商,全方位搞好宣传发动,最大限度激发全民招商热情,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优化招商结构,创新工作方式。结合我镇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特点,围绕特色小镇建设招商,紧抓沿海产业转移机遇,重点引进加工制造、农业产业现代化、文化旅游等低污染、低耗能的劳动力密集型项目,努力实现规模效应。继续优化“走出去引进来”等传统招商模式,推进以商招商等新模式,充分调动发挥广大企业、商会的力量,拓宽招商渠道。

发挥平台作用,强化服务保障。突出土地等要素资源保障,盘活存量土地。强化各级各部门协调发力,加强对项目的调研,主动对接联系、研究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见效。

(五) 持续环境治理,高标准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

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加大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严格实行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强森林、河流、湖泊等自然生态保护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边界;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政府监管责任;严格落实生态修复补偿、生态环境破坏赔偿制度;严格落实河长制、林长制。高质量完成中央和省、市、县环保督察反馈的问题。

开展环境治理,改善村居环境。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保证“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圆满完成。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完善乡镇污水处理设施,统筹做好2020年户改厕系统录入、验收审核工作,努力提高乡镇卫生厕所普及率。

(六) 强化民生保障,推进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带领人民群众创造幸福生活,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始终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提升群众幸福感聚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继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常规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向“办一流农村学校”目标迈进。进一步优化绩效方案,加强医院内部管理,认真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扩大交流与合作,努力提高医护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完善公共文化体系,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聚焦增强人民体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健全退役军人保障制度,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

提升群众获得感。加大民生投入,继续实施民生工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建立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机制。加大社会保险宣传力度,提高社会保险参保率,让政策惠及更多人民群众。在县局指导下,认真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提升群众安全感。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铲除黑恶势力,实现扫黑除恶“长效常治”目标。狠抓交办信访案件的处理和核查工作,努力消化各种矛盾,切实做好群众的思想教育疏导工作,解决好群众的合理诉求,做好重点人员教育疏导工作,力争将矛盾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坚决防范和遏制各类事故发生,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保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七) 着力效能提升,增强政府自身建设。

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重任,我们必须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增强为民服务本领,着力打造让人民满意的政府。

坚定政治立场,做到绝对忠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常住不懈,不断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切实增强践行初心使命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坚持依法行政,做到规范用权。强化法纪思维和制度意识,健全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推进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增强决策透明度。

坚守廉洁底线,做到遵规守纪。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全面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全力营造更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