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堆集镇2023年工作计划
(一)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重点,培育创新发展新动能。
充分利用我镇农业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充沛的优势,推进“空心村”治理,盘活现有建设用地,引进一批农业产业化、加工制造、文化旅游等低污染、低能耗和劳动密集型项目,带动群众就业,增加财税收入。扎实做好高速高铁项目的征地拆迁工作,为大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全力推进邹圩新村搬迁安置项目、双堆新城医院等项目建设,争取年内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力做好双堆集干部学院征迁工作,争取项目早日开工。加快双堆集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进,推进双堆集农副产品物流园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落地,结合双堆新城的建设,互为支撑,产城共建,建设农业向规模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的产业融合发展园。加强政策研究,围绕乡村振兴、小城镇建设、红色资源开发、民生等谋划项目,申报项目,努力提高项目申报的成功率。
(二)以绿色规模和节约高效为重点,谋取农业工作新发展。
实施粮食绿色增产攻关示范工程,推进小麦绿色增产示范片建设,加快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提高粮食生产效益。继续实施“一村一品”工程,巩固扩大甜桃、粉丝、火龙果、葡萄、瓜果蔬菜等特色农业规模,大力开发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积极推进“一户一田”“一庄一田”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探索建立群众参与的社会化管养新机制,确保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持久发挥效益。积极推进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管理,培育发展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申报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组织化水平。加大对曹坊村农产品加工创业产业园、高家村产业发展厂房建设、罗集村加工流通等项目调度力度,用好每一笔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加强“三资”管理,加快农村集体经济积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三)以促进消费和转型升级为重点,顺应美好生活新期盼。
鼓励支持发展连锁经营、大型超市等新型业态,积极培育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着力发展农副产品流通,重点建设粮贸市场和果蔬市场,统筹布局农村物流网点,推进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建设,提升商贸流通水平。积极谋划推进文化旅游产业项目,进一步完善红色旅游规划,努力争取红色旅游景区基础设施专项债资金。积极谋划推进淮海森林公园项目,建设农工体验园、儿童森林乐园、知青园和休闲颐养园等旅游观光景点。着力推进沿澥河,北淝河观光带建设,加快千亩桃花园,葡萄、草莓、火龙果采摘园建设。统筹红色资源和绿色资源的开发,打造“一红一绿”、红绿相映,熠熠生辉的精品旅游线路,建设旅游名镇。
(四)以和谐稳定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展现社会管理新作为。
积极申报民生工程项目,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做好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城乡医疗、孤儿救助、退役军人服务管理等民生保障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安全生产“铸安”行动,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平安双堆”。推进“法治双堆”建设。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精准发力加强疫情防控宣传,提高群众防范能力,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铲除黑恶势力,实现扫黑除恶“长效常治”目标。全力做好信访案件的处理和核查工作,健全利益表达、协调、保护机制,化解矛盾纠纷。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巩固“厕所革命”成果,强化农村污水、生活垃圾治理,推动人居环境从“一处美”向“处处美”,从“一时美”向“时时美”转变。坚持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并重,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巩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效。持续推进河长巡河常态化、制度化,确保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治理目标。加大集镇管理执法力度,对店外营业、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等乱象开展整治。统筹抓好国防动员、妇女儿童、共青团、工会、宗教、气象等工作,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五)以创新发展和提质增效为重点,落实政府建设新要求。
自觉将法治理念贯穿政府工作各个环节、各个领域,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切实维护宪法权威和法律尊严。坚持职权法定、依法用权,把政府权力运行监督管理纳入法治轨道,建立健全权力责任清单制度,强化社会对政府权力的制约监督,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和效能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社会监督,打造阳光政府。严格落实“一岗双责”,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坚决纠正“四风”问题,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推动“找差距、改作风、强担当、争先进”专项行动走深走实,树牢发展导向、实干导向、担当导向,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争先进位,确保高质高效完成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