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堆集镇各村简介
双堆集镇共23个行政村,
1、双堆村
双堆村位于双堆集镇镇政府所在地,全村人口约1320户,5326人,14个自然庄,18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65人,面积4.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400亩。村党总支部辖3个支部(种植支部、养殖支部、老年支部),12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48人。特色产业主要以种养殖为主,还有4户家庭农场种植特色瓜果葡萄。
2、沈湖村
沈湖村村位于镇东北约3公里,有17个村民小组,共1316户,全村总人口5260人,其中党员107人,劳动力人数1500余人,村干部13人。 土地资源:农用地总面积15104.35亩,其中农作物(玉米、小麦)面积13778.48亩,经济作物(大豆、芝麻、花生等)面积200余亩,果林业资源约287亩。土地流转面积1200余亩,可开发利用资源有煤炭。产业情况:产业主要以农业为主。无村办集体企业,有上规模水果苗圃基地30亩,经果林300余亩,本村从业人数约1800人。有个体工商户约15户。
村级集体经济:无经营性集体资产,村所在地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村级集体固定资产总额100万元左右。村级无负债。村级可支配收入主要来源于转移支付。农民经济收入:农民经济收入以产业务工,外出打工收入为主。
弱势群体:有五保户16户,集中供养3户。低保户35户,残疾108人。稳定脱贫户:有27户。监测户2户7人。
总体工作思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依托优势、凝心聚力、敢想敢干,努力将沈湖村建设成农业经济发展先进的乡村。
党建工作思路:党心连民心,干群心连心。全村共有3个支部,110名党员,始终坚持以“三进三增”、“双晋”活动和服务型党组织创建为载体,以建设五好支部为目标,帮助农民增收入,帮助村级壮经济,帮助企业解难题。”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3、邹圩村
邹圩村概况:邹圩村位于双堆集镇西大门,位临双芦路、双南路,邹圩村下辖20个村民小组,目前共有人口1964户6255人,其中贫困人口有84户314人。全村以种植业为主,耕地13359亩,流转近600多亩,目前我镇涉矿搬迁主要是邹圩村九庄一校,受神源煤化工邹庄矿采煤塌陷影响,邹庄等九庄加邹圩小学受到影响。现搬迁人口总数3150人,882户,建设安置地404亩,建居住房150栋
基层组织建设:邹圩村党总支设委员5名,其中书记李涛,副书记周大义,组织委员周继英、王虎、赖艳,
本总支设有1个党总支,3个党支部,18个党小组,党员共有144名, 占本单位总人数2.3%,妇女党员18名,占总党员人数12%。其中计生专干3名,乡村振兴专干1名,后备干部2名。
村内主导产业以种植玉米、小麦等农作物为主,经济作物种植量偏少。群众经济来源主要有:一是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的经营收入,部分农户通过流转土地种植风景树等。二是外出务工收入。近年来,村内凭借位置优势,先后发展了草莓大棚、葡萄园、桃树、风景树等项目,但由于邹庄矿采煤,新型农业发展缓慢,农村企业无法施展,导致基础性薄弱、创收增收渠道不多,村级债务负担较重等多种原因,村集体经济收入非常薄弱。
4、曹坊村
曹坊村部位于双堆集镇东南方向。离镇政府大约7公里,南至宿州地界大营镇,东至祁县镇,西至施刘村,北至张圩村。全村总面积18平方公里,下辖14个自然庄,17个村民小组,党总支下设3个支部,11个党小组长,全村共有党员138人,下设11个党小组,每个党小组长各司其职,能认真履行职责。总人口3998人,总户数981户,耕地面积11769.89亩。
我们将抓住合徐高速双堆集出口建设、淮宿蚌高铁项目建设等乡村振兴发展政策机遇,大力发展招商引资。把本村在外面发展比较成功的人士招回家乡创业,招一些适合当地政策且能够存活的一些农产品加工等中小型企业回来。这样既能带动地方税收,又能解决农村低效闲置的空心庄,还能解决当地群众就业问题,也能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一举多得。
5、施刘村
施刘村位于双堆集镇东南方向2公里,东与曹坊村搭界,北与张圩村搭界,施刘村目前有18个自然庄、1120户、5000人左右,全村占地面积19455.4亩,其中承包到户土地面积15084.09亩,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特色种植的很少,村部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本村以种植和务工为主要经济来源。我村村“两委”成员共6人,其中党总支成员4人,村委会成员2人。另有扶贫专干1人,后备干部2人。施刘村共有139名党员,党总支下设种植支部、养殖支部、老年支部3个党支部,每个支部书记各司其职,能认真履行职责。
6、张圩村
张圩村位于双堆集镇东北部,东与宿州市祁县镇忠陈村相邻,北与宿州市祁县镇白安村接壤,西与南与本镇沈湖 、施刘两村相接,合徐高速从本村穿过,目前合徐高速双堆集出口正在紧张建设,淮宿蚌高铁项目处于征地阶段。
全村土地面积13128亩,人口4552人;张圩村党总支下辖3个支部,分别是张圩村养殖支部、张圩村种植支部、张圩村老年支部,设有20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43名;我村特色产业主要以种养殖为主。
7、芦沟村
芦沟村位于双堆集镇西部,是双堆集镇西大门,305省道穿境而过, 土地面积约12523亩,共有23个村民小组,20个自然庄,人口4756人,3个党支部,103名党员。村两委现有7人、计生专干1人、乡村振兴专干1人,后备干部2人。
芦沟村在全县率先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成徽派建筑风格为主、各类公共设施配套齐全的居民住房500余套,铺设了“两纵三横” 混凝土路面2万多平方米。利用闲置土地建成良种繁殖小麦600余亩,修建反季节蔬菜大棚200余栋,发展粮食收购大户20余家,发展综合性超市3家;目前,全村共有蔬菜、葡萄1000余亩。引进培育中小企业11家,带动就业300余人。建成村卫生室一个、幼儿园一所、养老院一座,配套实施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工程。目前,村上公共设施齐全,基础设施完善,村民居住环境有了较大改观。新的面貌让芦沟人的生活更加的舒适,打造了环境优美、幸福美好的农民群众生活家园。
芦沟村因工作成绩突出,先后被授予“全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示范村”和“安徽省绿色生态村”“安徽省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8、陈桥村
陈桥村位于双堆集镇西部,西与南坪镇接壤,东与李圩庄相邻,南与亳州市接壤,北与芦沟村相邻,省道S305从本村穿过。全村土地面积11328亩,人口4280人;陈桥村党总支下辖4个支部,分别是养殖支部、种植支部、老年支部、企业支部,设有12个党小组,共有党员74名;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
9、李圩村
安徽省濉溪县双堆集镇李圩村,位于双堆集镇西部,X009县道贯穿南北,交通便利,民风淳朴。全村16个自然庄,20个村民小组,共1113户3748人,土地面积8541.26亩,以种植玉米、小麦为主。李圩村党总支部下设两个党支部:种植支部、养殖支部,共有党员102名。
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及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李圩村严格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谋发展,始终坚持以“认真、细致、踏实、求实”的工作理念来开展本村的各项工作,壮大村集体经济,改变村容村貌,提高生活质量,保证全村经济快速发展。
10、吴井村
双堆集镇吴井村位于双堆集镇政府南部1.5公里处,环境优雅,交通便利。吴井村共有19个自然庄,30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3750亩,村民有1489户5896人左右,人均年收入均13000元。全村现有建档立卡脱贫户56户,219人,现已经全部脱贫。党总支下设3个支部,全村共有党员138人,下设11个党小组,每个党小组长各司其职,能认真履行职责。
抓住乡村振兴发展政策机遇,大力发展招商引资。把村里一部分在外面发展比较成功的人士招回家乡创业,招一些适合当地政策且能够存活的一些机械加工和无污染的中小型企业回来。这样即能带动地方税收,又能解决农村低效闲置的空心庄,还能解决当地群众就业问题,也能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一举多得。
11、大桥村
大桥村位于双堆集镇西南部紧靠019县道,东邻宿州市,南与罗集村接壤,西与魏圩村毗邻。本村耕地面积18350亩,人口6600人,共24个自然庄,下设四个党支部。近年来大桥村“两委”班子成员,开启“党建+N”的合作发展模式,依托大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积极实施了农资销售服务和精品西瓜种植等重点项目,加快村集体经济发展。
12、罗集村
罗集村坐落于双堆集镇东南部,地处偏远,南临刘楼村,北至大桥村,西达熊庙村,东到埇桥区大营镇三关村交界处, 耕地面积9400余亩,共有16个自然庄,人口约4170人,2个党小组,107名党员。2014年被确认为贫困村,村现有建档立卡脱贫人口66户232人,监测户5户11人。,2020年已全部脱贫。
罗集村四季分明,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两季。工业经济基础薄弱,2022年由乡村振兴工作队为我村引进蔬菜加工厂一项目,目前工程正在建设中,为我村村集体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打下基础。
13、三和村
三和村隶属淮北市濉溪县双堆集镇南部,县濉刘路贯穿而过共有18个村民组,人口4446,土地面积14288亩,3个党支部,13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21人,其中男性党员102人,女性党员19人,60岁以上党员50人,60岁以下党员71人,党员队伍结构合理,三和村境内有中学一所,小学一所,幼儿园两所,县级卫生室一家,银行一家,更大程度上方便了三和村及周围村的群众。
三和村两委稳定团结,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提高村民的人均收入,目前我村村集体经济主要是由扶贫蔬菜大棚,和大拖拉机出租构成,从结构上看,我村村集体经济构成比较单一,薄弱,但我们现已开始着手招商引资,让我们村有意愿回来创业的年轻人回家乡发展,让有意愿回乡的成功人士带动发展,从而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但我村村民主导种植产业发展,全是小麦和玉米的种植,无其他特色产业种植,我村村民收入主要靠务工和种植。
14、魏圩村
安徽省濉溪县双堆集镇魏圩村位于双堆集镇的中部,背靠澥河,东临大桥村,西至祝庙村,南接三和村。009县道路从村中心穿过,交通方便,全村共有13个村民组,人口3543人,土地面积10857亩,全村共有党员72名,设立魏圩村党总支部,3个党支部,11个党小组。几年来魏圩村“两委”班子成员,根据本村的地理优势和2000年国家开发土地综合治理的有利条件,提高和引导村民以小麦,玉米主要种植业为主,洋葱、红薯特色种植为辅。
15、谢店村
谢店村坐落于双堆集镇南部,地处偏远,南至陈集村,北接三和村,西临张集村,东到熊庙村交界处, 耕地面积11000余亩,共有17个自然庄,人口约3813人,3个党小组,82名党员。村现有建档立卡脱贫人口42户161人,监测户7户13人。2020年已全部脱贫。几年来谢店村“两委”班子成员,根据本村的地理优势,提高和引导村民以小麦,玉米主要种植业为主,花生、大豆种植为辅。
16、高家村
双堆集镇高家村位于双堆集镇西南20公里处,西与蒙城县接壤,北与本镇祝庙村相邻,东与三和村交接,南与张集村相连,全村共有人口4195人,总户数1092户,党支部2个,党小组13个,党员79人。17个自然庄,22个村民小组,村内有小学1所,村卫生室1个,农业合作社5个。高家村总面积10.6平方公里,集体土地总面积16704.8,其中耕地面积12280亩。全村52户162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村集体经济由2019年实现零突破到2021年的十万余元,呈逐年递增趋势,预计2022年不低于30万元。村申请乡村振兴资金150多万元入股冠欧机械公司,目前已进入调试待产阶段,投产后年产值3000万元,三年内两期工程投产,年产值可达8千万元,带动农民200人,村集体经济收入三年内达到30万元,5年内超过50万元。
17、祝庙村
安徽省濉溪县双堆集镇祝庙村位于双堆集镇的西部,背靠澥河,东临魏圩村,西至蒙城赵集村,南接高家村。张黄路从村中心穿过,交通方便,全村共有24个村民组,人口5456人,土地面积16432亩,全村共有党员107名,设立祝庙村党总支部,两个党支部,12个党小组。几年来祝庙村“两委”班子成员,根据本村的地理优势和土地综合治理的有利条件,提高和引导村民以小麦,玉米主要种植业为主,积极实施秸秆回收再加工等项目,增强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收入。
18、张集村
张集村隶属于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双堆集镇,位于濉溪县南部淝河北岸,西与蒙城相邻,南与怀远搭界,俗有“鸡鸣闻三县”之称。张集村占地面积8平方公里,15个村民组,耕地12065亩,人口5070多人,总户数1428户,村级小学两所。全村共有党员89人,设立张集村党总支部,3个党支部,13个党小组。几年来张集村“两委”班子成员,根据本村的地理优势,提高和引导村民以小麦,玉米主要种植业为主,西瓜、红薯特色种植为辅。
19、熊庙村
熊庙村位于濉溪县双堆集镇南部019县道纵贯南北,这是一块红色的土地,英雄的土地,伟大的淮海战役的后方医院就设立在现熊庙小学处和部分农户家,周边分别与罗集、刘楼、赵元、陈集、谢店、三和、大桥7个村及淮海农场相接壤,辖22个村民小组,17个自然庄,12197亩耕地,总人口4116人,1131户。党总支下设老年、种植、养殖三个支部,8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00名,两委班子共7人,计生专干2人,后备干部2人,扶贫专干1人,班子健全。村内有小学1所,村级卫生室1所,村内新建一座党群服务中心和15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建设了省级美丽乡村前许南部中心村,设立农家书屋、老年活动室等文化娱乐场所。村两委始终坚持党的自身建设,注重学习理论知识,认真开展“双培双带”先锋工程,积极发展农村致富能手入党。改革开放以来,先后有数十位博士、教授、工程师从熊庙村走出来,还有部分有志青年办起了工厂,当上了老板。我村以传统粮食作物种植为主,有养猪大户2户,养殖面积20.8亩,常年出栏2800头生猪,规模化种养殖大户逐渐递增,充分发挥了带动群众致富的作用,对促进我村经济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20、刘楼村
刘楼村坐落于双堆集镇最南部, 土地面积约15800亩,共有22个自然村,33个村民小组,1268户,5548人,党总支下设种植、养殖两个支部,共有党员106名,预备党员1名。村里有16个网格组,16个网格员。村两委班子共7人,计生专干1人,后备干部1人,乡村振兴专干1人,班子健全。2017年建设了省级美丽乡村,设立了老年活动室、农家书屋、妇女之家等文化娱乐场所。村里还设有幼儿园、小学、卫生室、文化广场,方便群众学习和生活。村两委始终坚持党的自身建设,注重学习理论知识,认真开展“双培双带”先锋工程,积极发展农村致富能手入党。我村以传统粮食作物种植为主,有种植大户4户,种植面积600余亩,规模化种植大户逐渐递增,充分发挥了带动群众致富的作用,对促进我村经济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21、陈集村
陈集村位于双堆集镇最南部,西与蒙城南与怀远为邻。陈集村共有党员144名(其中包括3名预备党员);下设 3个党支部、15个党小组;辖12个自然庄(其中包括陈集街),村民小组 26个,村户数 1762户,人口数 6755人,耕地面积 15445.6 亩,两委班子共9人,班子健全。
目前主导产业小麦、玉米种植,特色产业有黄桃种植二百余亩,梨树五十余亩。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主要为秸秆打捆服务费,老村部出租,邮政土地租金,省投资金收益,百善粮仓收益,扶贫大棚租金,光伏发电等年收益为30多万。
22、马沟村
马沟村位于淮北市南大门,南靠怀远,西临蒙城,坐落在北淝河北岸。马沟村有14个自然庄,20个村民组,1000户4284人,耕地面积7314亩,人均耕地1.75亩。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68户228人,贫困户发生率为5.2%,是全县22个贫困村之一。2017年底贫困村出列,2020年面对洪涝灾害和疫情,克服重重困难,打赢了脱贫攻坚战,2021年人均纯收入已达到1.7万元,较2014年增幅375%,现有5户已消除致贫风险边缘户,2022年新识别1户边缘易致贫户。近几年来,马沟村的村容村貌也相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得到了明显改善,人居环境显著变化,村民健康有益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幸福指数日益提升,村民的满意度也越来越高,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越来越强。为此,马沟村党支部曾多次荣获市、县、镇授予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平安村”“移风易俗示范村”等称号。
23、赵元村
赵元位于双堆集镇南部紧靠濉刘路,南与怀远县接壤,北与本县熊庙村相邻,西与陈集村相邻,东与刘楼村相邻。全村人口991户3421人,耕地面积8817.62亩,流转土地近千亩。共11个自然庄,14个村民小组。下设2个党支部,8个党小组,74位党员。五年来由 2014年建档立卡55户,208人,经历多次动态调整现国办系统贫困人口62户253人:其中已脱贫60户245人(脱贫监测户4户14人),边缘户2户8人。
目前我们村特色产业有阳光玫瑰等品牌葡萄种植60亩、蘑菇种植6.5亩、蔬菜种植大棚25亩。村内暂无企业收益,村集体经济收益来源主要为扶贫大棚收益、沟塘租赁、秸秆回收服务费等,收益为14万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