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堆集镇:田间科技课堂 培育农家英才
6月30日,濉溪县双堆集镇双达果蔬种植合作社的葡萄大棚里,该镇农技员孙宝正手把手、面对面地指导果农蔬果和修剪枝丫。
“这样的‘田间课堂’太实用了,讲的都是我们听得懂、用得上的实用新技术。”农户马辉介绍说,去年春季他参加果蔬高产栽培技术培训后,不仅生产的葡萄品相好、味道佳,而且亩产提高了15%的产量。
在农技推广服务中,双堆集镇采用“参与式、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方法,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由传统“填鸭式”教学转变为“需求导向型”培训、农作物生长“跟进式”培训。目前,该镇已形成“龙头企业+田间学校+合作社+农户”的培训网络,相继开通了小麦、玉米、生姜、洋葱等专业种植和畜牧养殖课堂180余场次,并通过“线上理论+线下实操”培训体系,使一大批农民群众掌握1至3门实用技术。
双堆集镇党委书记黄从俭表示:“我们镇重点培育‘乡土专家’‘种田秀才’,让致富带头人成为乡村振兴的‘火种’和‘头雁’,示范引领更多的农民群众找到适合本土的、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双堆集镇魏圩村种植大户吕伟去年底种植160亩洋葱,今年喜获丰收,他说:“今年洋葱新品种表现亮眼,加之管理技术跟得上,平均亩产突破7000公斤,按当前最低每公斤1元的价格,去掉种植成本,每亩纯收益超过3000多元。”吕伟捧起一个重达1公斤的洋葱介绍说,今年洋葱品种好、水肥跟得上,实现了产量增加、价格提升的新突破,这些都归功于“田间课堂”,有了过硬的技术做支撑,种田更有底气了。
在双堆集,生姜产业发展已有8个年头,这个产业的引路人就是邹圩村村民、进步家庭农场负责人周进步。当初,他在一无经验、二无技术指导的情况下种植生姜,4年下来,因栽培技术和病虫草害防治本领缺乏,亏损70多万元。“打铁还需自身硬。”该镇农技人员周军在线上、线下查找资料,主动和山东农技人员联系,并与周进步一同前去实地考察取经,慢慢地学习掌握了生姜种植技术,踏上了成功之路。今年,在周军的宣传和“田间课堂”的影响下,该镇60余家生姜种植户种植面积达1300余亩,高于传统种植模式十几倍的回报,成为双堆集镇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近年来,双堆集镇大力实施农民教育培训提质工程,加强与县农技推广中心合作,充分发挥农技人员职能作用,通过“田间课堂”“微信课堂”“大喇叭课堂”,及时传播最新的科学种田和病虫草害防治知识,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让更多农民群众搭上了“科技兴农”的快车。(范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