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县双堆集镇:田间送技破难题晚播小麦育希望
“土壤相对含水量得降到70%-80%再整地,现在急着下种容易烂籽!”“这个品种是半冬性偏春性的,耐湿抗冻,晚播也能赶得上积温”……连日来,濉溪县双堆集镇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技指导员的身影,他们带着技术手册、扛着测量工具,手把手向种粮户传授抗湿晚播技巧,为今年小麦生产破解难题、注入信心。
今年9月以来,双堆集镇遭遇持续连阴雨天气,秋作物收获期平均推迟15天之多,土壤长期处于高湿状态,部分地块甚至出现积水。原本的小麦适耕适播窗口被大幅压缩,麦播工作面临“地湿、时紧、苗难出”的三重考验,种粮户们看着湿漉漉的田地心急如焚。“往年这时候麦子都出苗了,今年玉米刚收完,地黏得进不去机器,真怕误了农时!”双堆集镇双堆村种粮大户马辉的担忧,道出了当地农户的共同心声。
面对严峻形势,双堆集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迅速行动,组建由12名农技骨干组成的“抗湿晚播技术服务队”,分片区包保全镇23个行政村,开展“点对点”精准指导。服务队坚持“播期服从墒情、播量服从播期、进度服从质量”原则,针对不同地块墒情制定差异化方案:对积水地块,指导农户开挖深沟沥水、清理田间秸秆加快散墒;对散墒较好的地块,推广旋播施肥一体机浅旋播种,实现种肥同播减少土壤碾压;对晚播地块,重点推广“四补一促”技术,即选用抗冻性强、成穗率高的优良品种“以种补晚”,科学增加播量“以密补晚”,精细整地提高播种质量“以好补晚”,增施氮磷肥和中微量元素“以肥补晚”,全程跟踪做好冬前管理“以促为主”。
在卢沟村的麦田里,农技指导员丁怀礼正俯身拨开新覆的土壤,向农户讲解浅播技巧:“晚播麦要适当浅播,深度控制在3厘米左右,这样能减少出苗时间,避免苗小苗弱。播后镇压要记住‘压干不压湿、压轻不压重’,既能抗冻保苗,又能防止土壤板结。”
为让技术直达田间地头,双堆集镇还通过村民微信群推送技术短视频、发放“抗湿晚播明白纸”、召开田间观摩会等多种形式,把土壤散墒、品种选择、播量调控、病虫草害防控等关键技术送到农户手中。(范胜明)
皖公网安备 3406210200102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