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落实】四铺镇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贯彻落实情况

来源:四铺镇发布时间:2023-04-18 08:59文字大小:[    ]背景色:       

2022101日正式施行《淮北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来,四铺镇充分发挥职能优势,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对标对表抓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致力于营造优化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

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多次研究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成立了党委书记、镇长任组长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小组,统筹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通过加强学习宣传,引导全干部职工提高站位,统一认识,牢固树立营商环境既是生产力又是竞争力的理念,牢固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代表四铺镇形象的观念,积极营造优化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

(二)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致力于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1.严格落实负面清单、非禁即入制度。认真落实发改委、商务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2年版)》,只要行业不在负面清单之内,即可进行企业注册登记。办理企业注册登记等手续,各类企业同等待遇。

    2.促进知识产权运用,助力中小企业融资。积极配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多措并举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对企业利用专利权、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的评估费、利息等支出给予一定补助。积极牵线搭桥,为银企合作创造更多机会,提供更完善的服务。建立全面、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共赢局面。

3.清理与企业性质挂钩的行业准入、资质标准、产业补贴等规定,开展供电、供水、供气、供热、消防等领域指定交易和歧视性限制问题专项整治。继续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进一步加强工作调度,确保农民工工资支付。健全执法司法对民营企业的平等保护机制,及时清理不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加大对涉民营企业方面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力度。完善民营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和执行机制。落实政策上做加法,行政许可上做减法,服务上做乘法,营商环境上做除法的工作制度

(三)积极推进商事制度改革,致力于营造高效便民的政务环境

1、对优化营商环境中涉及到的审批项目,优惠政策等便民利民措施,要求镇便民服务中心人员对工作进行详实、细致解答,及时对各类事项在镇便民服务中心进行公示,营造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加大对项目建设的帮扶支持力度,对重点项目在规划、用地、环境容量、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予以优先保障;实行重点项目干部帮包制度,坚持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理念,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压紧压实班子成员的包联责任,做到项目在一线推动、问题在一线破解、全力以赴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2坚持收、转、办、跟四步工作法,地毯式收集不留死角,高效率转交不留间隙,精准化办理不留盲区,全过程跟踪不留空当,切实帮助企业化解难题。一是全面收集问题。通过走访企业,宣讲涉企优惠政策、走访调研,接受企业咨询、给予政策解答,了解诉求、把脉问诊,并及时梳理汇总分类,逐项制定《为企服务工作问题台账》,做到问题收集无遗漏。开展滴灌式精准宣讲。二是快速转交问题。坚持即收即转、即转即办,对需要省、市协调解决的问题,形成问题清单、建立台账,第一时间转交责任部门,安排专人督促各地快转快办、限期办结。三是精准办理问题。坚持现场能解决的就地办、现场难以解决的给方案、实在不能办的提交办。同时,根据企业类型精准锁定责任单位,对照问题落实专人包保,并适时召开问题集中办理会。四是全程跟踪问题。建立回访机制,以回头看形式跟踪问题办理,力求企业满意。加强工作调度,实行挂牌督办,对于省综合服务平台转办的问题,及时催办,确保问题办理见底清零。

3.积极引导企业通过皖事通”APP安徽政务服务网提交电子申请材料和电子证件,办理各类政务服务事项。坚持把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导入到政务服务管理之中,有效推动濉溪县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行减证便民、证照分离等优化营商环境的一系列举措,创新提出集成化服务理念。持续深入开展创优营商环境提升行动。积极回应企业群众的期待和诉求,推动我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激发市场主体新活力。部门间通过信息共享、结果互认实现企业开办关联事项集成服务、并联办理,办理时限压缩到1个工作日完成。设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综合服务专厅,实行一份办事指南、一张申请表单、一套申报材料、完成多项审批的运行模式。推行窗口无否决权只说yes,不说no”等举措,采用告知承诺制、容缺受理预审(提前介入)”最多跑一次等一系列工作方法,不断提升便民利企服务水平。

(四)严格坚守安全底线,致力于强化法治保障基础

1.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与市场监管日常工作紧密结合。一是聚焦涉黑涉恶问题突出的重点行业和领域深入摸排走访,重点打击在商贸集市、批发市场等场所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收保护费的市霸、行霸等黑恶势力

2.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严把备案审查关口,开展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调整优化了镇政府权责清单、镇村公共服务清单和县级行政权力中介服务清单,实现了清单事项要素统一、标准统一、数量相当。实行规范性文件目录和文本动态化、信息化管理。在政务公开目录中打造规范性文件栏目,发布并解读规范性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