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县政府工作报告(2014年1月5日在濉溪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通过)

来源:濉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时间:2014-01-10 00:00文字大小:[    ]背景色:       

濉溪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1月5日在濉溪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赵德志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一、2013年工作回顾

2013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紧紧依靠全县人民,凝心聚力,砥砺奋进,较好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预计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87亿元,同比增长15%以上;财政收入24.38亿元,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181亿元,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7950元,增长13%。

(一)经济实力实现新提升

工业经济提质增效。预计,全年净增规模工业企业30家,总数达229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104家;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98亿元,同比增长21%,增速位居全省县域前列;完成工业投资114亿元,增长15%;工业化率达50%,提高0.5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9.6亿千瓦时,增长22%。美信铝业、凯强力科技、莱博特相框、华清化工等重点工业项目进入试生产。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成长,实现增加值21.7亿元,增长20%。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9个。理士电池、宇鑫新材料被批准为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安徽沪源铝业被批准为全省创新型企业。节能降耗完成省控指标。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增加值123亿元,增长23%;新增民营企业829户,个体工商户6120户。

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发放涉农补贴资金1.64亿元。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十连丰”,成功实现小麦单产千斤县创建目标。百善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建设管理水平继续提升,全市首个农业物联网在五铺农场现代农业示范园建成使用。推进土地适度规模流转,全年有序流转土地6.5万亩,落实千亩土地规模经营项目16个。鼓励支持家庭农场建设,培育家庭农场236家。新增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23个、标准蔬菜园12个。新增规模食品工业企业3家,总数达43家,食品工业产值突破100亿元。投入水利建设资金1.1亿元,新增和改善有效灌溉面积22.9万亩、除涝面积37.7万亩。全面完成森林增长工程任务,新植树木5.5万亩,建设绿色长廊15公里。改造县乡公路10条段66.5公里、农村危桥20座。

第三产业持续增长。积极培育和发展餐饮娱乐、休闲购物、商贸流通等消费市场,预计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2亿元,增长13.6%,新增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 42家。淮海国际商贸城、海通财富广场等市场运营良好,中苑大厦、融景国际等城市综合体加快建设。家电下乡工程、“五位一体”放心工程及农村商品流通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对外贸易稳步发展,新增孵化进出口企业12家,外贸备案企业85家,实现进出口总额1.65亿美元,增长28.97%。

(二)发展后劲得到新增强

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深入开展“项目建设推进年”活动,完成重点项目投资175亿元,其中64个省“861”项目预计完成投资41亿元,71个市重点项目预计完成投资88亿元。华中天力、弘邦铝业等重点制造业项目加快建设。邹庄煤矿、玉鑫铁矿等资源型项目顺利推进。萧淮路、宿蒙路等交通设施项目开工建设。浍河经济带及南坪港口经济区等前期项目列入市重大项目储备库。铝产业发展规划、铁路专线等项目正在完善前期工作。

园区发展步伐加快。开发区10万平方米工业地产主体竣工,污水处理厂二期投入使用,园区承载力大幅提升,被评为全省创新型园区。区内在建项目36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0个。濉芜产业园启动区拆迁任务基本完成,征地工作全面开展。融资超过5.3亿元,获批用地指标 2280亩。银桦路等7条道路和濉芜星城安居房加快建设,海棠路桥已经竣工,濉临沟桥建设加快推进。签订项目投资协议13个,投资额超过25亿元。百善食品工业园新引进规模项目6个。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全年引进省外资金10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46亿美元。引进亿元以上规模项目28个,其中投资1-3亿元项目20个,3-5亿元项目4个,5亿元以上项目4个。投资10亿元的美信铝业等项目正式投产;相江实业、弘邦铝业、金鸿盛电器等5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三本车业、兆瑞机车等项目即将开工建设;光安机电等项目正式签约;利丰电器、中邦汽配等项目达成投资合作意向。

瓶颈破解取得突破。加强政府融资平台建设,富强实业公司年内融资4.5亿元。濉溪农村商业银行已获中国银监会批准筹建,浙江南浔银行发起设立濉溪湖商村镇银行。新增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2家。加强银企对接,帮助企业融资8.46亿元。预计金融机构年末各项贷款余额110亿元,比年初增加34.22亿元,增幅位居全省县域第2位。努力缓解用地供需矛盾,实施土地增减挂钩复垦6个批次,复垦拆旧地块2310亩,预计新增耕地2100亩、建新面积1920亩。复垦工矿废弃地2745亩,预计新增耕地2100亩。通过增减挂钩方式,解决压煤搬迁村庄新村址用地5070亩。

(三)城乡面貌呈现新变化

县城建设明显提速。2013年是我县城建工作力度最大、投资最多的一年。濉永路等8条新建改建主干道路建成通车,碱河路桥竣工通车,浍河路大桥加快推进。龙脊山路、榕树路连接段加快建设。乾隆湖广场、明珠广场已建成开放,东关出入口、淮海南路出入口等8项景观建设已竣工,杨柳巷等12条背街小巷完成硬化亮化,沱河西路等14条城区道路实施全面绿化。濉河公园三期建成开放,申报全省人居环境范例奖已通过初审。完成新濉河大桥、沱河路等“四桥两路”亮化提升工程。32个房地产项目完成投资22.5亿元。完成房屋征收面积132万平方米,其中县城完成45万平方米,数码港、世纪辉煌等房地产项目加快建设。

县城管理显著改善。实施违法建筑网格化管理,集中拆除城区违建1.2万平方米,违法建设得到有效遏制。建立一日两清扫、两洒水、两班无缝对接制度,实施城区环境卫生全覆盖管理、全天候保洁、全过程控制。开通城区公共交通班线,建立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智能交通治安卡点系统建成使用,促进了安全绿色快速出行。强力推进文明创建工作,县城文明程度大幅提升,争创全省文明县城可望取得成功。

城乡同治凸显成效。首批25个美好乡村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效,完成投资基础设施建设3.86亿元。蒙村、道口两村建设规划获“全省美好乡村优秀规划”殊荣。黄新庄农民文化乐园在全省率先开园,芦沟现代庄园项目建成运营。深入开展城乡同治行动,镇村环境卫生明显改观。刘桥、临涣、百善等中心镇建设成效明显,集贸市场、休闲广场等一大批基础设施投入使用。五沟镇区迁建工作进展较快,新区整体框架基本建成。

(四)社会建设取得新成绩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财政支出重点向民生倾斜,实施民生工程33项,投入资金10.28亿元,其中县级配套1.39亿元。依托小老板培育工程,强化就业创业服务,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1800多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4400多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覆盖面超过98%。新建农村敬老院2所。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建设,新建公租房870套、城市棚户区改造住房910套。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前教育较快发展,民办学校逐步发展。县职教中心通过国家级示范性中职学校建设评估验收。申请专利520件,专利授权327件,被列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再次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稳妥推进,全面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扎实开展,村级卫生室规范化建设有序开展,重大疾病防控工作明显加强。县医院综合大楼、县中医院新大楼建成并投入使用。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基本实现全覆盖。新增古城汉墓、大运河遗址2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口子文化博览园、柳孜运河民俗博物馆加快建设。开展淮海战役胜利65周年纪念活动。人口计生服务质量不断提升。统计、档案、科技、人防、广电、对台、地震、气象、消防、扶贫、地方志、工商联、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法律援助等工作均取得新成绩。

社会管理不断创新。落实信访工作长效机制,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活动,一批信访突出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六五”普法和法治濉溪建设扎实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不断加大,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交通运输、煤矿及非煤矿山、危化品、城乡建筑市场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治超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国防、双拥、征兵和民兵预备役工作扎实开展。

(五)自身建设得到新加强

县政府自觉接受县人大依法监督、县政协民主监督,注重密切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联系,办理人大代表议案3件、意见建议22件,政协委员提案137件。回复网民留言526件,受理政风行风热线直播节目反映问题108件,妥善解决了一批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强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招标采购工作不断规范。政务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扎实开展公开评议机关和科(股)长活动,切实解决“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树立了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直面发展中的困难,坚定必胜的信念,勇担发展的重任,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及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在历年发展基础上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监督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人民团体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向关心支持濉溪改革发展的离退休老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重大项目和有效投资不足,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城镇建设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不快,少数单位和干部存在作风漂浮、推诿扯皮和消极腐败现象。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4年工作安排

做好2014年的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和希望同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改革涉及经济制度、市场体系、财税体制、城乡一体化、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必将进一步释放发展活力。我县被列入中原经济区,省委、省政府重点支持皖北发展,市委、市政府全力建设精致淮北,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经过多年努力,我县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速推进,发展基础逐步夯实,发展思路更加开阔,发展动力显著增强。尽管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不动摇,主动作为不折腾,就能在改革创新中展现新作为,在苦干实干中谋求新突破,无愧责任使命,不负人民重托。

2014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市县全会精神,坚持工业强县第一战略,突出项目、招商两个抓手,突破融资、用地两大瓶颈,提升开发区、产业园、食品工业园三大园区,做强铝基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食品精深加工三大产业,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发展,奋力打造实力濉溪、活力濉溪、魅力濉溪、美好濉溪。

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205亿元,增长12.5%;规模工业增加值112亿元,增长20%;财政收入26.3亿元,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219亿元,增长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8亿元,增长12.5%;农民人均纯收入9020元,增长13.5%;人口和节能减排指标达到省控目标。

(一)以产业升级为重点,着力提升工业运行质量

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按照重点发展“2﹢1”产业的思路,优先发展铝基新材料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拓展提升农副食品加工业。完善产业规划,依托现有产业基础,积极引进下游加工和关联配套企业,弥补短板、完善链条,推进结构升级,打造精良产业,建设产业基地。稳步发展矿产采选、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积极发展精细化工、电子、生物等新兴产业,努力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实施企业培育工程。突出政策倾斜、资金扶持、服务优化,支持民营经济和实体经济发展,促进企业扩规模、树品牌、增效益。围绕主导产业筛选50家优强企业,层层落实包保责任,引导企业制定全方位、多元化的发展思路,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升级,形成大企业大集团发展梯队。确保新增规模企业30家以上。

开展扶企助企活动。兑现各级促进工业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的扶持政策,深入开展“干部帮扶企业”活动,进一步搞好生产要素协调保障。严查违规涉企检查、收费、执法行为,全面优化发展环境。鼓励企业改变用能结构,推进清洁生产,培育一批能效之星和循环经济试点企业。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引导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升级。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力争新注册商标50件,培育中国驰名商标1件、安徽省著名商标1件。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科研单位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组建技术中心和研发机构,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两化融合示范试点企业。

(二)以项目建设为重点,着力推进投资快速增长

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全面落实省政府促进项目提质增效20条意见,推进实施一批层次高、结构优、效益好的优质项目。全年安排项目213个,年度计划投资157亿元。完善领导联系重点项目责任机制,强力推动项目建设。以最快的速度抓开工,形成新的投资增量;以最大的努力抓进度,形成更多工程实物量;以最实的举措抓竣工,力促项目提前投产达产。重点推进金鸿盛电器、三本车业等一批超5亿元项目加快建设,争取相江实业、东邦科技等10个重大工业项目投入运营,全年完成重点项目投资150亿元以上。围绕主导产业、城镇基础设施等,谋划储备重大项目100个以上。

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坚持领导带头、部门配合、招商组跟进,围绕铝基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食品精深加工产业及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延伸产业链,盯紧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央企和行业龙头企业,建立完善重点客商跟踪制度,对掌握的重点项目,安排专人重点联系、重点推介、重点跟踪,主动对接、争取引进一批优质项目。对意向、准入和签约项目,专人跟踪协调服务,确保利丰电器、中邦汽配等项目尽快签约落地。全年引进规模项目29个,利用外资1.5亿美元,引进省外资金100亿元以上。加强项目过程管理,完善跟踪考核、履约监督机制,提升引资质量。

全力打造开发园区。推动园区提质升级,使园区由资本的“蓄水池”变为产业的“孕育地”。按照重点打造“2﹢1”园区的要求,加快濉溪经济开发区、濉芜现代产业园和百善食品工业园的发展。濉溪经济开发区主攻“扩容提质”,完善功能配套,提升竞争优势,打造铝基新材料基地,培育全县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努力争创省级科技创新示范园区,争创国家级开发区。濉芜现代产业园主攻“项目落地”,推动签约项目落地,确保开工建设12个项目,培育发展装备制造产业,为全县工业化发展注入强大后劲。继续推进路网和安居工程建设。百善食品工业园主攻“提档升级”,提升规划建设标准,发挥神华、鲁王、福润等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确保引进10个食品加工项目。鼓励各园区大胆探索管理新模式,努力把园区建成零障碍、低门槛、高收益的创业宝地。

(三)以完善功能为重点,着力提高县城建管水平

强化规划引领。科学编制各项规划,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全面完成新一轮县城总规修编,完善旧城区与河西新区控规,编制县城绿地、地下管线、排水防涝、综合交通等专项规划。继续开展美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完善规划体系。加强规划管理,严格规划实施,维护规划权威性,以规划引领城市建设。

畅通城区交通。新建浍河西路,改造碱河西路,贯通闸河路,南延榕树路,延伸合欢北路与开发区对接。新建碱河东路铁路立交桥,改建郭楼桥、王桥。启动第二批背街小巷改造,全面硬化城区路网。实施县城区公共自行车二期工程,增加站点和自行车投放量。增设地下停车位、公交站台站点,增强交通保障能力。

加快拆旧建新。强力推进百货公司、老城组团等地块征收开发,全年完成城区房屋征收面积40万平方米。按照征收一块、建设一块的要求,快速推进项目建设,尽早改变形象。加快幸福家园二期安置房建设,完善水电气等公用设施。按照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先行原则,推进河西新区综合开发,重点实施“两横三纵”路网和安置房建设、高压线迁移工程。

改善生态环境。努力争创全省园林城市,落实淮北市争创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的各项分解任务,加快绿地、公园、绿道景观建设,完成东关、淮海南路等出入口景观绿化,推进城南绿地广场、新濉河公园延伸段建设。加强已开放公园管养工作,提升专业化管养水准。实施扩地增绿工程,加快绿道示范段建设,打造一批园林景观大道。推进 “一街、一河、一湖”项目建设,打造城市建设亮点。加快改造老城石板街,打造明清特色历史街区;结合老濉河清淤疏浚,实施河堤景观绿化,形成滨水休闲走廊;高标准设计乾隆湖景区,启动北岸片区改造。

强化县城管理。开展市容市貌、交通秩序、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巩固文明创建成果,推进城市管理制度化、精细化、常态化。拓宽环卫市场化作业范围,落实门前三包,提升清扫清运保洁水平。强化广告和渣土管理。加大城市管理和治乱力度。建立违法建设信息管理系统,完善控违拆违网格化管理机制,坚决遏制违法违规建设行为。实施道路、桥梁、公园、楼盘夜景亮化工程,建设城区路灯监控系统,提升城区美化亮化水平。

(四)以强基固本为重点,着力做好农业农村工作

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全面落实国家支农惠农政策,以建设百万亩吨粮田为主攻目标,稳步提高粮食单产。围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目标,实施“瓜菜示范亮点工程”,培育瓜菜种植示范镇、示范村、示范户。重点建设间作套种高效种植产业区10万亩,新增高效种植面积5万亩,瓜菜种植面积3万亩。提升规模养殖水平,新增标准化规模饲养小区86个。百善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五铺农场循环农业示范园升级为智慧农业示范园。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推进品牌创建活动,促进农产品标准化、安全化。

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流转,激发农村经济活力。落实支持家庭农场发展政策措施,鼓励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新增土地流转面积6.5万亩,发展家庭农场200家、示范家庭农场60家。推进农业产业招商,新增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5家。发挥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示范作用,以现有龙头企业为引领,多层次、多领域培育食品加工龙头企业,推进龙头企业建基地、带农户、创品牌。推进畜禽全产业链经营,打造年出栏5000万只肉鸡、200万头生猪生产基地,较大农产品加工企业突破300个。

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力实施农田灌排工程、小农水高标准重点县工程,实施王引河翟桥-王庄闸段治理、黄桥闸除险加固工程项目,解决16万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完成森林增长工程4万亩,建设森林长廊39.2公里。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300口、10个沼气生态示范村。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全面恢复S202 、S203、宿蒙路、宿涡路等干线路网。协助推进S235濉唐段、S101改建工程。加快推进濉漆路、濉岳路等7条县乡道路建设,完成浍河韩村大桥等5座桥梁改造任务。推进农网升级改造工程,建成35千伏变电站1座、35千伏线路2条、10千伏线路85千米,新增配变40台。推进五沟镇农贸市场、百善再生资源交易市场等专业市场的建设。

加快建设美好乡村。按照省市要求,重点推进8个美好乡村示范村建设。扩大城乡同治成果,以“三线三边”和矿镇结合部为重点,治污治乱、改水改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在四个镇布局垃圾焚烧厂,逐步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覆盖。建立小城镇建设多方投入、共建共享机制,打造各具特色小城镇。擦亮百善食品物流名片,挖掘临涣古镇文化底蕴,打响双堆集红色旅游品牌,打造五沟地矿共建型名镇。

(五)以促进消费为重点,着力扩张第三产业总量

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以城镇建设带动服务业的提升,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商贸企业,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推进消费结构升级。努力引进一线知名商业地产,建设多功能、高效率城市综合体,提升居住消费品质。加快商业购物中心、专业市场和特色商业街区建设,推进中苑大厦、瑶海家居广场等项目加快建设。加快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继续实施“五位一体”放心工程,开展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全年新增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43家。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鼓励发展综合物流、专业物流和物流配送中心,促进物流业集聚发展。做大百路、翔宇、东风等重点物流企业,支持开发区物流信息化平台建设,发展1-2家大型流通骨干企业。深挖优质文化资源,综合融入时代元素,打造精品旅游景区。加快县文化体育中心、淮海古今战地文化园、临涣古城开发、大运河高等级本体展示等旅游项目建设,推进口子文化博览园建设。培育发展金融保险、健康养老、文化传媒等新兴服务业。强化房地产市场监管,营造公平、公正竞争的市场环境。

(六)以资金保障为重点,着力聚强经济发展要素

增强财政保障能力。大力培植支柱财源,壮大特色财源,培育新型后续财源,确保财税收入持续增加。发挥综合治税作用,强化重点行业、企业、项目等税源监控,确保依法征收、应收尽收。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整合财政专项资金,采取贴息、担保、以奖代补、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重大基础设施、民生工程、重大产业项目和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推进落实营改增试点和税收优惠政策,健全贷款担保费用财政补助、贷款贴息等扶持发展机制,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加强财政预算支出管理,建立完善政府性债务风险防控机制。

创新金融工作机制。制定出台扶持政策,促进金融业加快发展,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全年确保实现新增信贷25亿元。发挥资源资产优势,做强富强实业公司,提升政府融资平台能力。设立金融发展专项奖补资金,引导金融机构设立法人或分支机构。确保安徽濉溪湖商村镇银行、濉溪农村商业银行一季度挂牌,积极对接招商银行、交通银行入驻我县。引导融资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增资扩股。发挥金茂、金福达担保公司的增信作用,缓解企业融资困难。引导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进行股权交易和债券发行,拓宽直接融资渠道。积极创建金融生态县,构建社会信用体系,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充分挖掘用地潜能。大力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完成工矿废弃地复垦调整利用项目2000亩。加大项目用地报批力度,全年完成建设用地报批2500亩以上。认真谋划一批重大项目,争取单独用地指标。做好邹庄煤矿、S203连接线等一批国家、省市重点项目用地报批工作。利用“先使用后复垦”搬迁模式,解决压煤村庄搬迁新村用地指标。进一步提高供地率,解决土地批而未供问题。严控“捂地圈地”行为,定期清理闲置低效建设用地。严格控制新上项目用地规模,节约集约用地。规范农民建房管理,严肃查处违法用地行为。

强化人才智力支撑。全面落实人才政策,完善人才管理、薪酬、福利等保障制度,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突出重点学科、领域和行业技术人才队伍培养,造就一支学科带头人和高层次“533”产业创新团队。结合企业生产发展、技术更新、产品升级要求,深化产教合作、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加大招才引智力度,重点引进铝加工高管人员及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携带铝基新材料领域科技成果来濉溪转化或领办创办企业。鼓励企业吸引和利用国内外人才和智力成果,为濉溪发展做贡献。

(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促进社会和谐安定

提高民生工程质量。坚持把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全县人民,围绕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的热点、难点问题,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创新民生工程管养模式,确保工程持久发挥效益。推进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大力提高居民工资性、经营性、转移性、财产性“四项收入”,全面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

加强创业就业工作。继续实施小老板培育工程,落实扶持创业就业优惠政策,拓展创业就业渠道,鼓励本地创业、就近就业,做好高校毕业生、城镇困难人员、退伍军人、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工作。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万人,营造公平环境,落实优惠政策,强化创业服务,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新机制。全年培育创业典型100名,新增个体工商户6000户、民营企业400家。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乡居民、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失业、工伤保险参保率。健全低保对象动态管理机制。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推进镇敬老院改扩建工程,提高“五保”集中供养率。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发展老年服务产业。继续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降低农民种粮风险。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做好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工作,推进农村信息化示范县建设。努力办好学前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升高中教育水平,发展特色职业教育,规范发展民办教育。加强“四德”教育,重视未成年人教育,打造“濉溪好人”品牌。大力发展群众体育。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及申报工作。实施柳孜运河核心遗产区环境整治工程,力争成功申遗。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医疗卫生服务机制。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推进县医院门诊、急诊综合楼建设,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推进人口计生工作良性发展。认真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广泛开展国防教育、人民防空建设和军民共建活动。加强民族宗教、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援助、外事侨务、气象、档案、地方志和残疾人等各项工作。

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处置各种突发事件能力。加强物价监测预警,保持市场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坚持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着力化解一批信访积案。加强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预警体系建设,努力把矛盾和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加强普法宣传,建设法治濉溪。扎实推进“平安濉溪”建设,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实施智能交通和治安卡点二期工程,大力提升交通管理和治安防范能力。大力开展交通、消防、建筑领域的专项整治,抓好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严防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强化产品质量安全、食品安全监管和药械市场监督检查,严肃查处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违规案件。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新期待,我们必须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切实转变职能,改进工作作风,敢于担当、敢于争先,求真务实,奋发有为,汇聚正能量,开创新局面。

坚持转变职能。围绕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完善政务服务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提高征收安置、民生工程、财政预决算等重点领域的透明度,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坚持为民执政。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把更多的时间精力用在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上。珍惜民力,尊重民意,把有限的财力用到经济建设和改善民生上。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求计于民,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做群众满意的事,不做群众反感的事。

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监督,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和建议,接受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监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科学执政、依法行政,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坚持勤政廉政。坚持政府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完善目标管理,严格绩效考评,加强督查考核,严格问责问效,增强工作执行力。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守廉政准则,强化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厉行勤俭节约,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加速崛起时不我待,富民强县重任在肩。让我们在中共濉溪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埋头苦干,改革创新,务实开拓,为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加快“四个濉溪”建设而努力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