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实录】2023年濉溪县医疗保障经办服务体系建设新闻发布会

来源:濉溪县医疗保障局发布时间:2023-11-29 14:58文字大小:[    ]背景色:       


一、发布会主题

2023年濉溪县医疗保障经办服务体系建设

二、主办单位

濉溪县医疗保障局

三、新闻发布会时间

2023年1129  9:00

四、活动地点

濉溪县医疗保障局6楼会议室

五、主持人

濉溪县医疗保障局党组成员、县医保中心主任丁正明  

六、参加人员

濉溪县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孙东海、局长马伶俐、党组成员、医疗保险管理服务中心主任丁正明医疗保险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纪永起,市传媒中心,县融媒体中心,濉溪新闻网记者朋友。

七、新闻发布会议程:

(一)介绍来宾

(二)介绍濉溪县医疗保障经办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濉溪县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孙东海

濉溪县医疗保障经办服务体系建设是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各项政策,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深化县级医保经办服务体系改革,推进优质服务下沉基层的有力举措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有效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介绍濉溪县医疗保障经办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举措

【濉溪县医疗保障局局长马伶俐

根据《安徽省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推进基层 医疗保障经办服务网络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皖医保办〔2023〕38号)及《濉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濉溪县医疗保障经办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濉政办秘〔20234文件精神,县医保局按照“有固定场所、有专兼职人员、有明确岗位职责、有科学管理制度、有统一的办事规程、有统一的标志标识”要求,依托县级政务服务中心、乡级为民(便民)服务中心、村级党群服务中心以及村(居、社区)民组,建立“县有大厅、乡有窗口、村有柜台、组有网格员”的四级基层医保管理服务网络全覆盖,积极推进医保网络阵地建设,真正将医保经办管理服务延伸至“服务末梢”。

)答记者问

1.请问,县级医保经办服务大厅建设情况及主要业务?

【濉溪县医疗保障局党组成员、医保中心主任丁正明

:县医保局依托我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置了濉溪县政务服务中心医疗保障办事大厅和濉溪县政务服务中心医疗保险征缴稽核窗口。服务大厅和窗口严格按照国家医保局印发的《医疗保障经办大厅设置与服务规范(试行)的通知》要求,不断优化服务环境,完善服务设施,推行文明服务。目前可办理单位参保登记职工参保登记、城乡居民参保登记、单位参保信息变更登记、职工参保信息变更登记、城乡居民参保信息变更登记等28项办事事项。

2.请问,镇、村医保服务站(点)建设情况及主要业务?

:依托镇、村党群服务中心,设置医保经办服务窗口和服务柜台,按照基层医保服务示范点标准要求进行建设。镇政府安排专人负责医保经办服务工作、村委员会安排专人负责医保经办服务工作。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镇医保服务站可办理城乡居民参保登记、城乡居民参保信息变更登记、参保人员参保信息查询等17项医保业务,村医保服务点可帮办、代办城乡居民参保登记、参保人员参保信息查询等8项医保业务。

3.请问,村民组网格员医保经办工作推进情况?

:根据《安徽省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推进基层 医疗保障经办服务网络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皖医保办〔2023〕38号)文件精神,今年以来,县医保局坚持规范标准、统一高效的原则,逐步推进完善了县、镇、村三级医保经办服务网络,到2024年年底将全面完成建立“县有大厅、乡有窗口、村有柜台、组有网格员”的四级基层医保管理服务全覆盖网络。

4.请问,如何强化基层医保经办机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濉溪县医保中心副主任纪永起

答:建立完善基层医保经机构工作制度,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AB岗工作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导办代办制、容缺受理制、否定报备制、延时办理制、离岗告示制。以创建基层医疗保障示范点为抓手,规范基层医保服务站(点)管理,严格遵守《安徽省医疗保障经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及办事指南、》《安徽省医疗保障经办窗口服务规范(试行)》、《濉溪县医疗保障经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及办事指南》实行服务公开,履行服务承诺,主动接受监督。目前,双堆集镇、刘桥镇医保服务站已获得省级基层医疗保障示范点。

5.请问,推进医保经办服务下沉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答:我县在推进医保经办服务下沉工作中,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基层医保服务站没有机构和人员编制,有些职能还未完全履行到位;二是村级医保服务人员没有专项补助,人员难以固定;三是镇、村医保服务人员服务能力不强,业务培训有待强化针对这些问题,下一步,按照能放必放、能放尽放的要求,扩大基层医保服务站职能,积极推进并规范医保业务网上办理。积极向有关部门呼吁争取,尽可能早日解决基层医保服务站机构和人员编制以及村级医保人员补助资金问题。争取多方投入支持,完善基层医保服务站软硬件设施,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医保服务站工作人员业务能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