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读】《濉溪县“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政策解读
一、起草背景及依据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卫生健康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卫生健康工作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积极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依据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有关精神以及《安徽省“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有关要求,结合濉溪县实际情况,制定《濉溪县“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全面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统筹推进“十四五”时期全县卫生健康工作。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当前我县基本建立了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融医疗、急救、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县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十三五”规划目标圆满完成,至“十三五”末,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3.59‰,孕产妇死亡率8.0/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3.52‰,婴儿死亡率2.56‰,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6.6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16%,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比2015年降低10%,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75%以上,县域内就诊率达91.68%,贫困人口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3.6%,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95%以上,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慢性病规范管理率达60%以上,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位居省市前列。《规划》是在总结“十三五”期间全县卫生健康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基础上,深入分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积极对接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统筹考虑全县人口结构、人口流动、疾病谱变化,科学制定的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是指导全县“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文件。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县卫生健康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十四五”期间,我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人口自身均衡压力进一步增大,人口发展已经进入关键转折期,人口自然增长率长期低于预期、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劳动力老化程度加重等问题凸显。《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全县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疗服务模式提供了新方式。
三、《规划》目标任务
《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全县卫生健康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即:到2025年,健康濉溪发展战略地位更加突出,居民主要健康影响因素得到有效控制,人均期望寿命接近80岁左右,居民各项健康监测指标达到或超过省定指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深化,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体系结构布局更趋合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基本建成,县、镇、村三级疾病预防控制网络更加健全,妇幼健康服务能级和水平显著提升,妇幼健康服务项目核心指标进一步巩固优化,老年健康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人民群众更高水平的健康服务需求得到更好供给。
四、《规划》主要内容
《规划》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规划背景、总体要求、主要任务、重点项目、保障措施、规划实施,包含了10项任务目标,42项任务内容,为“十四五”期间我县卫生健康事业明确了发展思路。
一是深入推进实施“健康濉溪”战略。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形成全民参与爱国卫生运动的新机制,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利用多种手段加大科普知识宣传,不断提高我县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面向全人群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连续的健康服务,从注重“治已病”向注重“治未病”转变,推动双向转诊等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拓展医疗服务新模式,针对婚前、孕前、孕产期、儿童等阶段特点,实施母婴安全行动计划和妇幼健康保障工程,完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优化健康服务供给、推进健康城市建设。
二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党组织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把党建工作贯穿公立医院改革发展全过程。发挥医共体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中的关键作用,深入推进濉溪特色医共体建设模式。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现医院治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提高综合监督执法能力,健全卫生健康行政许可、日常监督和行政处罚等制度建设,规范卫生监督执法队伍,完善监督执法配套保障措施。加强药品供应保障管理,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医保制度改革、医药制度改革,实现综合医改全面高质量发展。
三是加强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统筹规划区域卫生资源,合理优化医疗卫生机构布局,重点推进重大基础项目建设。引进优质医疗资源,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专业医疗品牌,加快推进五大救治中心建设,重点推进区域性诊疗中心建设。指导县级医院全面开展医院创建工作,支持乡镇卫生院创建二级综合医院,打造县域内区域医疗中心。加快推进民营医院建设,落实支持民营医院发展的有关政策。积极构建与国内领先医疗机构的长期合作机制,引培结合。全面开展预约诊疗和“互联网+”医疗模式,多渠道提供预约就诊服务,为患者就诊过程提供更多便捷和帮助。
四是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服务能力建设。统筹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三方力量,做好疾病预防控制网络建设,完善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构建由县、镇、村及其他医疗机构构成的传染病救治体系。加强县级综合性医院传染病收治能力建设,强化综合性医院重点专科建设,健全重大疫情救治应急响应机制。强化疾控机构基础设施设备建设,持续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和应急现场处置能力,培养疾病预防控制需要的人才及学科带头人,加大科研创新能力建设。
五是多措并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及水平。构建优质高效整合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优化城乡居民“十五分钟健康服务圈”,全面推进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大力推动牵头医院开展驻点帮扶、远程会诊、科室共建等工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待遇保障,推动“县管乡用”机制落实到位,建立医共体人才统筹使用和柔性流动机制。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探索多元化签约服务模式,建立以签约居民感受度为核心的绩效评价机制。强化慢病综合管理,逐步建立由家庭医生提供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综合健康管理服务模式。
六是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水平。合理配置和优化中医药资源,完善以县级中医医院为龙头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培育中医药特色优势明显的中医医疗机构和临床专科,加强中医医院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中医医院信息系统,实现县、镇、村三级中医药服务全覆盖,推动“互联网+”中医医疗新型服务模式。规范中医医疗机构“治未病”科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开展中医健康体检项目并进行健康干预,加强中医药科室建设,积极开展中医药“医养结合”工作,教育培养和引进中医药服务相关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加强中医药科技资源整合,建立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推进中医药协同创新,加大中医药防治研究、基础理论研究,广泛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活动。
七是加快推进智慧医疗建设,助力医疗服务提质增效。推进县卫生健康智慧基础服务建设,优化完善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促进卫生健康数据互联互通,整合归集医疗健康数据形成健康智能服务大数据资源体系。健全网络信息安全应急处置联动机制和行业网络信息安全通报机制,保障数据安全。建立健康医疗大数据公共卫生智能服务体系,对高危人群开展健康状态跟踪监测,及时提供健康干预和风险防控。强化重大传染病疫情预防控制为重点的疾控信息系统建设,完善卫生应急指挥调度信息系统。持续推进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智慧医院”示范建设,提升医院智慧化服务应用水平,鼓励医疗卫生机构利用健康医疗大数据建立重大疾病智能诊疗决策支持服务系统。探索“互联网+医疗健康”新模式,推进覆盖居民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信息服务,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符合评价要求。
八是加强应急体系建设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推进全县院前急救体系规范化建设,服务网络全覆盖。完善卫生应急管理协调机制,建设适应于各类突发急性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需求的卫生应急处置队伍。提高县综合医院、传染病医院建设管理水平,重点抓好突发急性传染病重症病例综合救治能力建设。提升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能力,切实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急救能力建设,配置急救设备。县、镇两级急救中心(站)、急救分站规范化建设合格率达到合适水平,急救车辆设备配备齐全,医疗队伍建设达到规定标准。强化卫生应急队伍管理与能力提升,做好专业人才培养。健全卫生应急社会动员机制,实施全民自救互救素养提升工程,组建县级紧急医疗救援志愿者组织。
九是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促进家庭发展。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广泛宣传“全面两孩”生育政策,做好出生人口监测和服务管理。完善并逐步实施两孩家庭奖励和优惠政策,加强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全面落实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推进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普及孕前优生知识,为育龄对象提供优质的生殖健康服务。
十是根植新时代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弘扬卫生核心价值观,将新时期卫生健康职业精神落到医疗服务中,推动卫生文化发展繁荣,以文化理念引领医院文化建设。
五、重点项目
“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共10个,计划投资24.96亿元。分别是濉溪县公共卫生应急中心项目、濉溪县南部次中心新城医院项目、濉溪县医院补短板能力提升项目、濉溪县河西新区医院项目、濉溪县妇幼保健院综合大楼项目、濉溪县中医医院补短板能力提升项目、濉溪县双堆新城医院项目、濉溪县村居医疗卫生补短板能力提升项目、濉溪县精神专科医院建设项目建设项目、濉溪县眼科医院建设项目。
六、创新举措
一是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全市卫生健康发展中找准濉溪定位,落实我省“十四五”卫生健康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
二是聚焦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围绕卫生健康体系构建新格局、健康服务能力实现新提升、重大疾病控制取得新成效等奋斗目标,“十四五”期间积极开展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建设,加快数字卫生健康发展步伐。
三是突出新时代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从环境、教育、医疗卫生等全方位、多部门规划卫生健康发展,针对妇幼、儿童和青少年、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全生命周期有效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推动实现卫生健康发展方式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四是坚持以改革创新激发卫生健康发展活力。将系统集成改革作为我县“十四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实现综合医改从打好基础向提升质量转变、从形成框架向制度建设转变、从试点探索向全面推进转变。
五是倡导全民参与健康濉溪建设,形成共创共建共享的新局面,从而实现全民健康。
七、保障措施和下一步计划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完善政策体系,明确各部门责任,确保完成任务。
二是加强项目规划与资金保障,做好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监督管理。
三是加强宣传引导。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多种媒体和新媒体,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十四五”规划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政策措施,广泛宣传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的新进展新成效新经验。要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履行健康责任和义务,主动参与到卫生健康事业中来,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卫生健康工作的良好氛围。
四是建立“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监测评估机制。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监测评估是促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要以“十四五”规划实施为契机,建立完善卫生健康发展监测评估机制,制定年度监测评估计划,通过开展经常性监测、专项监测和周期性监测等方式,建立考核机制,对全县卫生健康发展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分析,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五是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国家和省的部署、形势变化和实际情况,适时对《规划》进行调整完善,适时对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进行战略谋划,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和重大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六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充分发挥医疗机构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主体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卫生健康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卫生健康专业技术人员素质能力。
八、解读人及政策咨询电话
解读科室:濉溪县卫健委医政股
解读人:邬宏飞
咨询方式:0561-6063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