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读】《濉溪县公共服务能力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6年)》政策解读

来源:濉溪县人民政府发布时间:2024-03-14 17:13文字大小:[    ]背景色:       

一、决策背景和依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要强化对主产省和主产县的财政奖补力度,保障产粮大县重农抓粮得实惠、有发展,不能让生产粮食越多者越吃亏,保护好地方政府抓粮积极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要求,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资源下沉,着力加强薄弱环节。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减轻产粮大县财政压力,解决种粮农民在公共服务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进一步保护和调动重农抓粮积极性,根据《产粮大县公共服务能力提升行动方案》(发改社会〔2023〕1470号)等文件精神,县发改委会同相关部门出台了《濉溪县公共服务能力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补齐我县公共服务短板,解决种粮农民在公共服务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聚焦产粮大县公共服务短板弱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持续加大对产粮大县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稳步提升产粮大县公共服务能力,切实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多产多补的正向激励机制,筑牢粮食安全的民生基底,不断增强全县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2023年12月,县发改委结合我县实际,牵头起草了《方案》。为使《方案》提出的思路准确、任务可行、措施精准,2024年1月下旬-2月上旬,《方案》征求了各县政府部门、直属机构意见。在充分采纳各方意见的基础上,2024年3月11日,2024年3月11日,经县司法局合法性审查通过,2024年3月12日,报各位县领导审阅同意,于2024年3月14日以县政府名义印发。

四、工作目标

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分两步走。到2026年,以县城为核心、辐射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健全,公共服务能力水平进一步提升,“关键设施无缺项、供给质量有保障,高频服务就近享、基本医教不出县”的公共服务格局基本形成,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更加密实牢靠。到2030年,公共服务设施网络更加完善,服务资源配置和供给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人民群众需求相契合,公共服务提质扩容取得明显进展,力争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五、主要任务

瞄准我县公共服务薄弱领域、薄弱环节,集中力量补短板、强弱项,提出了9个领域具体的提升方向和29项重点任务。

以进一步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为重点,围绕公共服务提标扩面,优化托育、教育、医疗卫生、养老、就业创业、住房保障、社会福利、退役军人服务、文化体育等领域,统筹推进公共服务提质增效期。

推进托育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家庭小型化托育服务、探索医育结合托育服务模式等,形成以家庭为中心,政府主导、市场扩面和社会补充的托育服务格局。从“学有所教”转向“学有优教”,推进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入推进“健康濉溪”行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提升中医药事业继承创新水平,持续加强基层中医馆、人才队伍和服务能力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互联网+”养老服务创新,建立医养结合绿色通道,促进老年产品用品升级,全力建设优质养老服务供给体系。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优化职业技能培训方式,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打造高质量就业创业体系。不断完善住房市场体系,着力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全面提高居民住房质量。加强综合救助,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建立分层分类的梯度救助制度体系。多措并举,不断提升优军优抚服务能力与水平,切实做到“为军服务,为兵解忧”。打造丰富多彩文体产品,持续开展多元化体育活动,提供高质量文体服务,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六、创新举措

一是对照现状摸清底数。全面梳理我县公共服务设施和能力的基础底账,针对“设施旧、场地少、功能缺、服务弱”的问题,精准查找短板弱项。重点关注基本公共服务的设施缺项,以及建设期早、已临近使用年限,设施陈旧、存在安全隐患,容量不足、长期超负荷运转等三类设施,统筹建立基础台账。

二是加强前瞻谋划和预研预判,坚决避免资源闲置浪费。深入分析研判我县未来一段时间的人口出生和流动趋势,在人口集聚的重点区域、群众急需的关键领域增加公共服 务布局;当前存在一定服务压力、未来需求明显下降的服务事项,积极采取阶段性措施解决,不盲目做大增量;人口净流出区域,强化已有设施的统筹利用和功能转化。

三是对照标准明确差距。对照我县《“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主要指标任务和省市部署要求,明确我县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主要差距。优先解决基础教育、医疗卫生、 “一老一小”等高频服务的短板弱项,紧扣能力提升,对标目标任务,分析主要困难和关键环节,统筹软硬件需求,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提升。

四是紧扣目标制定方案。紧紧锚定主要目标,确定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的目标任务、建设需求、资金渠道和配套举措,制定一揽子解决方案。要聚焦需求有紧迫性、县域有能力做、群众有获得感的事项,区分轻重缓急,分年度有序推进。

七、保障措施

    一是土地保障。注重县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与城乡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的有效衔接,统筹人口分布和服务半径,合理确定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二是财政保障。注重统筹省市县相关财政资金,重点加强产粮大县公共服务领域投入,落实运转经费和各类财政补贴,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确保项目建成后有稳定的资金保障。

    三是人才保障。紧紧围绕吸引和留住人才,不断完善产粮大县公共服务人才的引入和激励机制。加强人员编制总量管理、合理使用和动态调整,以多种方式满足人才引进需求。

    四是组织保障。强化组织领导,各部门共同推公共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全局谋划,形成合力。建立完善运行保障机制,通过教共体、医联体等组织形式,让优质服务资源沉下去。

  八、政策咨询渠道

解读机关:濉溪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政策咨询电话:  0561-6891013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