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实录】濉溪县“你转账我把关谨防电信网络诈骗”新闻发布会实录

来源:濉溪县公安局发布时间:2024-04-29 15:43文字大小:[    ]背景色:       


一、时间

2024429日上午900

二、地点

濉溪县公安局三楼视频会议室

三、参加人员

(一)县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吴建军,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许存东,指挥中心、宣传、治安、刑侦、法制、出入境、网安等警种部门负责人,以及宣传科、刑侦大队无紧急任务的民警、辅警;

(二)媒体记者;

四、议程

主持人:周闽燕  县公安局宣传科副科长

(一)吴建军同志汇报全县公安机关2023年开展打击防范网络电信诈骗犯罪工作的基本情况;

(二)许存东同志汇报全县公安机关2024年以来开展打击防范网络电信诈骗犯罪工作的基本情况;

(三)媒体记者提问;

(四)资金返还仪式;

(五)受害群众代表赠送锦旗、发言;

(六)邀请媒体记者参观濉溪县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中心、110接警服务大厅和民意感知中心。


全县公安机关2023年开展打击防范网络电信诈骗犯罪工作的基本情况

2023年,濉溪县公安局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对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在县委、县政府和市公安局的坚强领导下,把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作为一项极端重要的民心工程来抓。始终坚持“党政主导,公安主力,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打击治理理念,立足本地体量小、线索少、破现案难度大的特点,及时调整工作思路,从由案到人向由人到案转变,充分发挥“涉网犯罪情报线索挖掘专班”的侦察、技术和资源优势,结合刑侦研判,对涉网案件线索全面收集,深度挖掘,精准研判。

一、高位组织部署推动,搭建系统治理平台。一是党政主导,高位谋篇布局。建立并完善了“党政主导,公安主力,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违法犯罪网格化组织架构,濉溪县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违法犯罪领导小组定期召开濉溪县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违法犯罪工作调度会,全面落实打、防、管、控各项措施,坚决打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攻坚战、整体战,坚决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明确各镇(园区)、成员单位具体责任分工,联动聚力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同时调整领导小组成员,充实反诈力量,坚持齐抓共管,源头治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二是优化机制,着力统筹推进。下发了《2023年度濉溪县“无诈社区(村)”“无诈机关”“无诈企业”“无诈校园”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等机制性文件,对被市领导小组挂牌单位开展约谈督导,进一步压实各镇(园区)、成员单位责任。三是合力反诈,筑牢反诈“长城”。打防结合、预防为先,通过整合资源、凝聚全警,筑起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铜墙铁壁,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案件发生,反诈中心与宣传科密切配合,针对电信网络诈骗常见手段进行社会宣传,群防群治着力构建全民反诈防骗新格局,更好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二、凝聚强化合成作战,营造高压严打态势。加强侦查破案、打好集群打击攻坚战,力争侦破一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抓获一批犯罪嫌疑人。重点围绕公安部、省厅督办案件及高发类案开展攻坚,摧毁一批国内诈骗犯罪窝点。2023年度,全县共抓获电诈类犯罪嫌疑人342人,破本地现发电诈案件256起(包含电诈专案),移送起诉电诈类犯罪嫌疑人319人。20233月,濉溪县局发起公安部集群战役1起,先后抓获诈骗嫌疑人230人。一是充实壮大反电诈中心。从全局各单位选择工作能力强、专业技能高的民警、辅警,调整至反电诈中心工作,整合全局各类资源,针对当前发案多、损失大、社会关注的突出类案以及涉诈黑灰产犯罪,组织开展集群打击行动。二是严格落实“线索落查快打”机制。对上级反电诈中心推送下发的涉诈线索,组建专门力量、集中资源手段,迅速开展落地核查和定点清除,实行全链条打击。深化打击网络诈骗犯罪侦查攻坚格局,会同市局反诈中心,联合相关部门同步发力,主动对本地黑灰产窝点开展侦查经营,深度挖掘违法犯罪线索。三是深化反诈预警体系。县局反诈中心紧密对接市级反电诈中心,有效提高了预警拦截效率,资金预警见面劝阻连续143天保持预后零被骗。明确专人负责资金返还工作,及时梳理涉案账户资金流水,冻结涉案账户,一次性报齐规范文书,提升资金返还效率,2023年度通过线上线下共计挽回被骗群众损失428万余元,同比提升16.7%

三、综合治理纵深打击,铲除犯罪滋生土壤。县公安局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加大线索核查力度,全面清理排查涉诈窝点,持续推进高发类案集群战役和专案行动,坚决斩断犯罪链条,与市公安局反诈中心建立快速联动工作机制,不断挤压开贩“两卡”等黑灰产业生存空间。核查“两卡”线索331条,上报失信惩戒人员360人,缴获VOIPGOIP等帮助电信诈骗犯罪设备3台。有效提升行业治理水平,为打处提供新的增长点。一是结合侦查办案、警情研判中发现的问题,排查分析我县电信网络诈骗黑灰产发展蔓延情况,开展辖区内的风险隐患大排查,定点发现、清除藏匿于我县公寓楼、城中村、自然庄内的黑灰产窝点。二是重点围绕上级公安机关推送的“涉案电话漫游地、涉案银行对公账户开户地、涉案手机开卡地、涉案手机开卡人户籍地、涉案GOIP窝点、高危多卡宝设备窝点”等问题,加强市场监管及各通信运营商的联动,在查找行业监管治理方面存在的漏洞同时,加大对非法买卖对公账户、“两卡”及网络账号等违法犯罪的查处打击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打击行动。三是结合“大走访”工作,组织开展“全警进万家,反诈齐宣传”活动。依托“一村一警”和“一标三实”信息采集工作,做到入户宣传率达到100%,在农村辖区每户群众家中张贴“反诈”平安提示单,在城区的各楼宇单元门禁、电梯内部、小区内充电桩等处张贴“反诈”平安提示单,全面覆盖城镇社区。各派出所协调各镇区、村民广场的持续播放反电诈宣传视频片,固定展板不断更新宣传内容,协调辖区酒店、商铺、宾馆等利用LED显示屏全天候循环滚动播放反诈宣传标语,张贴海报,群众抬眼即见防骗知识。

四、“花式”反诈宣传,营造全民反诈攻势。进一步推进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宣传工作,营造全社会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新型违法犯罪的良好氛围,从源头上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县公安局积极探索新思路,创新开展反电诈宣传工作。一是用科技手段赋能。通过对案件的分析,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受害人多为大中专学生、自由职业者、喜爱网络购物的女性、赋闲在家的宝妈、有一定经济能力的中老年人。网络兼职刷单、冒充客服诈骗受害人主要集中在宝妈、在校学生、教职工、医护人员、自由职业者等群体;网络交友诱导投资诈骗受害人主要集中在大龄未婚、离异单身男女等群体且中老年女性被骗比例较高;网络贷款诈骗受害人主要集中在无业、个体经营者等有贷款需求的人群。针对各类人群,创新不同的宣传方法,有针对性发送“只要不贪小便宜,电信诈骗没余地”“诈骗手法天天变、你我务必要防范”等防诈短信,提高防范意识,减少案件发生。二是依托媒体平台。原创反诈短视频《“杀猪盘”诈骗细节曝光!警惕你身边的爱情屠宰场》在中央网信办主办、新华网承办的“第五届中国互联网辟谣优秀作品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优秀作品。2023年县公安局线上依托拥有134.4万粉丝的濉溪警方“两微一抖”官方平台,针对冒充公检法诈骗、养老诈骗、刷单诈骗及“两卡”、FaceTime诈骗等新型诈骗手段共发布博文700余条,阅读量2900余万,不断提升群众的反诈意识和反诈能力。此外通过群众喜闻乐见、老少皆宜的方式进行推广,如快板、生活情景剧等方式创作原创视频作品,其中《远离网络赌博视频》《警惕电信诈骗》《这些全是“套路”注意擦亮双眼》《赌出去的,永远博不回来》等原创视频被中国警察网采用。三是宣传进“店”,宣传上“车”。乡镇派出所在每个行政村道路显要位置刷写通俗易懂的反电诈墙体标语不少于2处。全局各窗口单位把反诈宣传便贴张贴在群众户口本、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等各类“本”上。印制了反电诈宣传彩页和“反诈”车贴,通过14个派出所、交管大队、指挥中心和县政府公安政务服务窗口,把“反诈”车贴“送”到群众的轿车和农村电瓶三轮车上,让反诈理念“跑”遍全城。四是持续开展移动露天电影院宣传工作。铁佛派出所、百善派出所、临涣派出所等基层派出所利用工作之余,持续通过“移动露天电影院”播放反电诈宣传片,以低成本,少量警力的参与,实现“高质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宣传。五是建设“反诈主题公园”。在濉河公园设计了包含三块展板、两个警察卡通雕塑、两个长凳排椅的反电诈主题公园,结合最新的电信网络诈骗特点开展接地气的“反电诈”宣传工作,使群众在运动休闲之余,接受“反电诈”的预警信息,提高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能力。六是开展“警察小卖部”和“反诈直通车”。以独特设计风格创新实施濉溪警方移动摊点——“警察小卖部”。知识宣传与实用美观一体,包含印有警察元素和反诈标语的帆布袋、搪瓷杯、“手帕纸巾”等,2023年在人群聚集、人流量大的地方设置摆摊点15次,通过手持反电诈标语灯牌拍照打卡、填写调查问卷、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等互动形式“售卖”电信网络诈骗相关知识,引导全民主动参与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队伍中去,从而提高群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能力。“反诈直通车”在“为你说法”宣传服务队的基础上,结合近期电诈真实案例,针对各类易受骗群体,精心准备不同“套餐”课件。通过事前备课、反复打磨、增强互动的方式,紧扣精准宣传、精准服务,打造了一支干货满满的“反诈直通车”宣传队伍,为辖区企业员工送去了定制的安全套餐。七是警民议事厅反诈新阵地。借助80500人以上的“网上警民议事厅”警民沟通微信群,宣传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发布反电诈预警信息。“网上警民议事厅”工作专班认真梳理全县发生的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不间断编发反诈预警提醒,社区民警将预警信息发布至“网上警民议事厅”微信群内,让群内网友知晓电信网络诈骗的新手段和防范方法,变“追着宣讲”普法为群众主动参与普法,搭建了濉溪县人身边的反诈宣传新平台,形成了全县反诈、全民反诈宣传微信圈,有效遏制了电信网络犯罪案件发生,切实筑牢了反诈防线。

虽然防范力度和宣传力度都在不断加强,但是从整体防范整治成效来看,我县电信网络诈骗的发案态势和群众受损金额增长态势还未得到彻底扭转,特别是随着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的出现,新的诈骗手法将会不断翻新、升级、演变,我县反电诈斗争任重道远。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反电诈工作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一刻也不容懈怠。无论是强化打击、坚决遏制电诈犯罪,还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反电诈宣传,都需要不断创新治理思路与方法。与此同时,也需要创新治本之策,引导广大群众擦亮眼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财富观,着力营造诚实守信、勤劳致富的良好风气,努力从源头上铲除滋生违法犯罪的土壤,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在此,我们恳请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一如既往地关爱濉溪公安队伍、关心支持反电诈事业,对我们的不足多包容、多谅解,对我们的困难多呼吁、多支持,对我们的成绩多鼓励、多宣传。重任在肩,使命在前。在新的起点上,濉溪公安机关将继续铿锵前行,用初心和使命作注脚,书写构建警民和谐新篇章。

  

全县公安机关2024年以来开展打击防范网络电信诈骗犯罪工作的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全县公安机关坚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紧紧围绕“打得了、防得住、追得回”的总要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深入推进打、防、管、控、宣各项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主责、行业监管、有关方面齐抓共管、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2024年第一季度,全县共抓获各类新型电信网络犯罪嫌疑人119人,移送起诉61人,公诉30人,为群众挽回损失330万元。

   经过梳理分析,1-3月份,全县高发易发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别主要是:其中网络刷单、冒充客服、贷款、投资平台四类诈骗案件较为突出,网络刷单诈骗案件发案占50%以上。1-3月份,全县共立电诈案件104起,同比下降49%,累计损失961万元,平均日均损失10.56万元,同比下降37%

同时打击、预警、断卡、宣传同步发力,取得了积极成效。反电诈专业队伍健全纵向延伸至镇(街道)、村(社区)、横向覆盖机关事业单位、规模企业、中职以上学校中去,推动各单位宣传由被动落实向主动谋划转变。共开展反诈宣传进校园、进企业等“六进”活动20余场次,签订反诈“承诺书”5万余份。

为有效预防电信网络诈骗,增强人民群众反诈意识,最大限度地减少群众经济损失,下一步我们将在“谋”上下足功夫,在“抓”上彰显力度,在“做”上务求实效,在“立”上抓早抓长。

(一)扩大宣传覆盖面,切实消除诈骗犯罪滋生土壤。公安机关作为打击、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活动的主力军,我们会及时收集新发的诈骗手段和伎俩,通报给各镇(园区)及金融机构。积极组织、协调各相关单位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强化人们的防范意识。同时要结合各自特点,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类媒体揭露犯罪分子的诈骗手法。通过多角度、全方位、广泛性的宣传,切实增强群众对通讯诈骗犯罪的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扩大防范宣传的覆盖面,切实消除诈骗犯罪赖以滋生的土壤。以“无诈社区(村)”“无诈机关”“无诈企业”“无诈校园”创建为载体,采取不同的宣传方式,强化全域宣传、做实精准宣传、狠抓内部宣传,在平时工作中总结发生在本地典型案例、揭露骗子的诈骗手法等方式,以微信群、朋友圈为阵地,在全县机关单位转发扩散反诈推文,从而进一步完善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宣防治理模式,最大限度做到精准宣传、入脑入心。

(二)建立防诈骗工作机制,切实提升阻截实效。全县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被骗资金90%以上都是通过各银行和金融机构汇款、转账流出。建立银行防诈骗工作机制对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非常有效。一是要将公安机关印制的防诈骗宣传手册等资料在各营业网点的显著位置摆放、张贴、悬挂,同时要结合自身特点,采取电子屏幕播放防诈骗专题片、设置宣传栏等多种形式进行防诈骗宣传;二是要强制要求金融机构在ATM机等自助设备醒目处张贴防诈骗警示语,提示客户在进行自助设备操作过程中谨防电信诈骗;临柜人员和业务人员要在客户办理办卡开户、大额取款、转账、汇款业务和开通网银、手机、电话银行等业务时进行口头或书面提醒;各网点大堂工作人员和保安人员要加强对柜台、自助服务区域、填单台的观察和巡查,对手持他人账号,边打电话边操作的转账、汇款业务和具有其他反常行为的客户的要主动上前询问,及时提醒和劝阻。

(三)强化部门联动机制,提升防范效果。打击、整治电信诈骗犯罪活动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电信、网络等相关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建立联动协查机制,通过联合执法,综合整治来提高打击、整治电信诈骗犯罪活动的效果。电信、网络部门严格执行手机实名登记制度,详细记载、保存客户资料,加大网络监管力度,并加强对手机诈骗信息的筛选,防止诈骗短信蔓延,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持续完善督导考核体系,不断压实部门责任、凝聚部门合力,进一步构建“乡镇园区党政一把手抓总、行业部门抓具体、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主要负责人抓辖区”的“全社会反诈”格局,确保基层反诈工作走深走实。

(四)创新打法,多点进攻。公安机关继续深入推进“断卡”、“断流”等专项行动,全链条打击上下游犯罪。立足本地案件,从资金流涉案一级卡入手,快速出击,打帮信和洗钱窝点。依托部推线索落实快打机制,对疑似窝点地的涉案手机号、QQ、微信快速研判、快速落地、快速打击,确保不在我县形成犯罪洼地。加强网安研判力量,强化对本地线索的研判分析,提高对涉诈犯罪及关联犯罪团伙的发现和挖掘力度,全面深入开展侦查经营,及时开展落地打击。深度研判,深入分析黑灰产犯罪特点,对境内窝点和GOIP、猫池、APP技术开发、域名解析、虚拟币洗钱等犯罪团伙开展经营侦查、链条打击。同时坚持值班值守、快速反应,强化预警劝阻、止付拦截,最大限度避免与挽回人民群众财产损失。

全县公安机关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以更高的标准、更硬的措施、更实的作风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起凌厉攻势,全力遏制案件高发反弹势头,努力为新时代新征程新濉溪建设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答记者问

(淮北市传媒中心)记者提问: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主要类型和防范方法?

(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 许存东)答:当前最主要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类型主要有网上投资、博彩诈骗,刷单诈骗、网络贷款诈骗、红包返利诈骗、冒充熟人、领导诈骗,冒充客服退款诈骗、冒充公安机关诈骗等。广大群众勿要轻信网上、电话里推销的各类“高回报、高收益”投资理财项目,不要轻信网络上发布或是短信、电话收到的贷款信息,不轻易点击来历不明的文件和链接,不随意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验证码等,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不听不信不转账,预先交费就是骗,步步诱导只为钱。

 

(濉溪县融媒体中心)记者提问: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为什么难以侦破?

(县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吴建军)答:为逃避打击,诈骗犯罪团伙大量使用境外通联软件勾连,涉诈APP由安卓系统向苹果系统扩展,服务器向美、韩等国家转移,虚拟币洗钱向欧美国家交易平台转移,变换手段躲避侦查打击;近期利用“FACETIME+共享屏幕”等新诈骗手法犯罪高发,攻防对抗愈加激烈。

 

(濉溪新闻网)记者提问:为什么骗子抓着了,受骗者的钱却追不回来?

(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 许存东)答:这个可以总结为三点:专业化的洗钱诈骗集团、错综复杂的“子孙账户”和难以追踪的数字货币。专业洗钱集团主要服务于各类诈骗团伙,他们用最短的时间将诈骗所得钱财取出,并用合法途径返还。集团各个层级的人兢兢业业、分工合作、随时响应,形成了一张无形却又强大的蜘蛛网,只要一有资金触网,立即就会在这张网络的作用下消失得无影无踪。“子孙账户”通俗点解释就是,诈骗犯在收到骗款后,会对骗款进行拆分,通过银行账户和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N+1次的分散转账,之后再通过“取款手”取现。钱款一旦进入到这一步,想要证明资金来源和冻结账户就难了。诈骗分子在获得骗款时,第一时间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安全地将所获赃款洗白,通过购买比特币这类数字货币,能够快速、安全的让钱款成功变身,并完美躲避法律的制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